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接过话头,反唇相讥接过话头,反唇相讥法是在受到语言攻击的情况下,及时、巧妙地利用对方讲话内容中的漏洞、或套用对方的进攻套路来反击,回击恶意的挑衅,解脱自身的窘境。
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衣着不讲究。有一天,他戴着破帽在街上走。有个路人讥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长。在某次晚宴上,一个肥胖的富翁嘲笑他说:“哈,萧伯纳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目前世界上正闹饥荒。”
萧伯纳迎头反击:“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这两则小故事都蕴含了一个共同点,即适时地采用了反唇相讥的战术。你可以借用对方的某些语句,借助比喻、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来给予致命痛击,以揭露丑恶,戏弄无知。
可以说,这是一种快速反应的智慧,是一种机智。
它的表现是受攻击时保持冷静,冷静中敏捷反击。反击时一剑封喉。
这种战术最能体现人的机敏和语言的灵活性,是说话高手尽情点缀自己才华和风采的最佳舞台。
被后人传颂千古,晏子使楚的故事,就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晏子在突然遇辱的情况下迅速反击、巧言善辩的才能。
晏子为齐国出使楚国,是在楚强而齐弱的情况下成行的。
刚到楚国,楚王便命侍者让矮小的晏子从大门旁供狗出入的小门进城。
面对这种侮辱人格和国格的闹剧,晏子的反击自然是十分犀利的,他当即声明:“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入城。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当从此门进入吧!”
此语一出,对方自然自讨没趣。
因为如果再让晏子钻狗门,等于是自认楚国为狗国,因而只好打开大门,让晏子昂首而入。
然而侮辱还没有结束。
在为晏子举行的宴会上,楚王又发难:按照预谋捆绑着一个人,当面指责是齐人在楚国为盗。
晏子又一次面临复杂的局面,因为这种并非真实的偶然事件,却是以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尽管晏子知道这是对齐国和他自己的严重挑衅,但是在无法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又必须做出不辱国家尊严的解释。
晏子是在退一步假定被缚者是为盗的齐人的前提下进行反击的。
他先用了一个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指出它们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水土异也”,以此来说明“公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这种高明的驳斥令晏子在片刻之间化被动为主动,使楚王陷入无法申辩、尴尬不已的境地,结果,晏子终于取得了出使的全面胜利。
由此可见,及时、机敏、有效地反击,确实是舌战中坚硬的语言盾牌。
一位女作家的新作刚刚发表,受到各界好评,却引起一位男作家的嫉妒。有一次文学界举行聚会,许多人当面向女作家表示祝贺,称赞其作品的成功。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谢。忽然那位男作家分开众人,挤到前面,大声向女作家说道:
“您这部书的确十分精彩,但不知您能否透露一下,这本书究竟是谁替您写的?”
女作家正陶醉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冷不防他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在她一愣的刹那,已有人在偷偷地发笑了。女作家马上镇静下来,露出谦和的笑容,对男作家说道:
“您能这样公正恰当地评价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荣幸,并向您表示由衷的感激!但不知您能否告诉我,这本书是谁替您读的呢?”
男作家的问话,用意十分明显,女作家的反问,则是针锋相对,潜台词是说,你从来不认真读别人的作品,所作的评论无非信口雌黄。连书都不读的人,有什么资格作评论!巧妙的反问,使男作家陷入了十分狼狈的处境。
论辩中的接过话头,反唇相讥法,多是为了批评、嘲笑、讽刺和挖苦对方。这种讥讽,一般是承接对方的讲话内容,借用其中的某些语句,反手一击,点明对方的谬误本质。
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就是用对方的观点制服对方,用对方的方法击败对方,让对方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中国福建的民间传说中,有一则关于巧媳妇的故事。
它讲述一位知县老爷为了霸占史老汉的财产,故意给他出了一道难题,要他在三天内送来三头怀孕的公牛,如果做不到,就要把史老汉的财产“全部充公”。
史老汉急得不知所措,唉声叹气地回到了家,把事情告诉家人,他的儿媳妇听后,安慰公公不要担心,她自有办法对付。
第三天,知县坐轿来到史家,进门就问:“史老汉在家吗?”
巧媳妇回答说:“在是在,就是不便走出来。”
知县不高兴了,厉声喝问:“我是知县大老爷,他怎么敢不出来见我?”
巧媳妇不慌不忙地回答:“你小点声,公公他正在房里生小孩呢!”
知县听了,哈哈大笑说:“胡说!我从来没听说过,男人也会生小孩!”
巧媳妇对知县说:“怎么没听说,公牛不是也会怀胎吗?”
一句话把知县老爷说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这里,巧媳妇巧就巧在效仿知县老爷的逻辑思维,巧妙地导演了:“公公生小孩”这“荒唐”的一幕。
知县若要否认,那么按照充分条件推理的否定式,他等于否定了自己夺财产的理由;如果他不否认,那么史老汉就有理由不来见他,他的阴谋同样不能得逞。
这种自打耳光的结果,对知县老爷来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上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语言技巧,其直接效果就是让对手当场认输,因为击败他的武器是由他自己提供的。
犹如你正和敌人作生死决斗,一不小心将自己的一柄利剑撒手丢落在地,反而让敌人拾起来利用一样。
在这妙不可言的语言智慧面前,任你胸中有多少兵甲,都难以抵挡它的攻击。
一个无赖向邻居借了一笔钱,一个月后邻居向他索讨。
这位无赖故作惊讶地说:“你大概弄错了吧!我没有向你借钱呀!”
邻居说:“你上个月向我借的,难道这么快就忘了吗?”
无赖得意洋洋地解释说:是啊,我是上个月向你借钱。但是,哲学家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上个月向你借钱的那个我了。你怎么可以让现在的我替过去的我还钱呢?
好心的邻居没想到此人会这般耍赖,他回家苦思,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拿了一根棍子,直奔无赖家,结结实实将他痛打了一顿。
无赖疼得龇牙咧嘴,气呼呼地说:“好啊!你打人,我控告你伤害。”
邻居笑嘻嘻地说:“无赖啊!你要去控告谁呢?你不是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吗?现在的我早就不是刚才打你的我了。你要告,就向法庭去告刚才的那个我吧!”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了武林好手慕容复的看家本领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其实,这招也能应用在说话技巧上!
顺水推舟,出其不意运用顺水推舟是在论敌的攻势面前,要把握其意图和要害,表面上因势顺从,实际上是借敌力为我力,引诱对方孤军深入,一直走向荒谬的极端;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逆转,集中火力杀回马枪,使对方冷不丁受到当头棒喝而晕头转向,失去招架之功。
“文化大革命”期间,某农场召开批斗大会,批斗一位小学教师打了自己的妻子。
台下的群众都知道那位教师的妻子与造反派头头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大家敢怒而不敢言。教师的妻子第一个上台声泪俱下地控诉说:
“他不把我当人看,把我当成他的私有财产。”
这时一位下放的知识分子突然跃身上台,顺着那位教师妻子的话发言说:
“你也是个读书人,是人民教师,怎么能把你的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你的错误是严重的,必须彻底认罪……”
造反派头听了频频点头,教师的妻子也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这时,那位知识分子又突然提高嗓门接着说:
“我警告你,今后一定要把你的老婆当成公有财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在台下的一阵哄笑声中,造反派头和他的姘妇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出其不意是说辩论中的一方根据需要突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或是承认对方的论点,而得出利于己方的结论,使对方感到不知所措的答辩技巧。
在菲律宾的总统竞选中,总统马科斯攻击阿基诺夫人“没有经验,不懂政治”。对此,克拉松·阿基诺并不讳言自己是家庭主妇,也承认对政治问题不甚了解。但是,承认这一切并不可信,可以理解。她接着反守为攻地提出:
“对政治我虽然是外行,但作为围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我精通日常经济。”
她的这一句话,一下子把矛头对准了执政党的要害之处。在当时的菲律宾,工厂的开工率仅为49%,人口总数的60%的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物价暴涨、民怨鼎沸,政局动荡不安,加剧了经济的进一步恶化,维系民众生存的“日常经济”更是糟糕透顶。克拉松·阿基诺以菲律宾经济状况的事实为依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对马科斯进行直接反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对方问题的症结所在,赢得了选民的支持。
又如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思维敏捷,智慧过人,善解难题,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能言善辩的生动事例。有一次,乾隆想开个玩笑难难纪晓岚,便问他:“纪卿,忠孝怎么解释?”
纪晓岚答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
乾隆马上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如何?”
“臣领旨!”
“你打算怎样去死?”
“跳河。”
“好,你去吧!”
纪晓岚走后,乾隆边散步,边吟诗。一首诗还未吟完,纪晓岚就跑了回来,乾隆问道:
“纪卿,你怎么没死,又转回来了?”
纪晓岚答道:“臣碰到了屈原,他不让臣死。”
“此话怎讲?”
“臣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大夫从水中向臣走来,他对臣说:‘晓岚,这就不对了,想当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圣明,你应该先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你再死也不迟啊!’”
一席妙语,竟令乾隆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收回了“圣旨”。
在生死问题上,纪晓岚只有领旨听命了,选择死来表示其忠心。那么,怎么又能让乾隆收回成命呢?纪晓岚出其不意地搬出了屈原,并用归谬法说服了皇上。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屈原是忠君的忠臣;纪晓岚也是忠君的忠臣;如果君令忠臣去死,必是昏君,屈原被逼投河自尽,楚王可见是昏君,乾隆皇上不会承认自己是昏君,所以,皇上不会令纪晓岚去死的。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隋朝时,有个叫吴里的人很聪明,但说话结巴。官高气盛的杨素常常在闲暇无聊的时候,把他叫来聊天。
年底的一天,两人面对面地坐着,杨素就和他开玩笑:“有个大坑,深一丈,方圆也是一丈,让你跳进去,你有什么办法出来吗?”
吴里:“有有有有梯子吗?”
杨素:“当然没有梯子,若有梯子,还用问你吗?”
吴里:“是白白白白天,还是黑黑黑黑夜?”
杨素:“不要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你能够出来吗?”
吴里:“若不是黑夜,眼眼眼眼又不瞎,为什么会掉掉掉掉到里面?”
杨素不禁大笑。
杨素:“忽然命你当将军,有一座小城,兵不满一千,只有几天的口粮,城外有几万人围困,若派你到城中,不知你有什么退兵之策?”
吴里:“有救救救救兵吗?”
杨素:“就因为没有救兵,才问你。”
吴里:“我审审审审慎地分析了形势,如如如如像您说的,不免要要吃败败败仗。”
杨素大笑了一阵。
杨素:“你是很有才能的人,又是个百事通。今天我家里有人被蛇咬了脚,你能医治吗?”
吴里:“用五月端午南墙下的雪涂涂涂涂就好了。”
杨素:“五月哪里能有雪?”
吴里说:“五月既然没没没没有雪,那么腊月哪里有有有有蛇咬?”
杨素笑着打发了他。
这个故事虽然是一则笑话,但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时常都会遇到。故事中的吴里尽管是个结巴,但回答问题却很能运用顺水推舟法,杨素不但难不倒他,而且被他的睿智逗得哈哈大笑。
正话反说、妙用双关有些话,直接说可能会使对方不能接受,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反面说起。
汉武帝刘彻有位乳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奶娘。这位乳母在宫外犯了罪,被官府抓了,并禀告汉武帝。汉武帝心中十分为难,毕竟是自己的乳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自己是被她的乳汁养大的。但是,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如果不处置他,有失自己天子的尊严,以后何以君临天下。思来想去,汉武帝决定以大局为重,依法处置自己的乳母。
乳母深知汉武帝的为人,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便想起了能言善辩的东方朔,请求东方朔能够帮自己一把。
东方朔也颇感为难,他想了想说:“办法也有,但必须靠你自己。”
乳母急切地问:“什么办法?”
“在你被抓走的时候,要不断地回头注视武帝,但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你也许还有一线希望。”
乳母虽不解其中玄机,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传讯这位乳母时,她有意走到武帝面前向他辞行,用哀怨的眼神注视着武帝,几次欲言又止。汉武帝看着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心想赦免她,又苦于天子金口玉言。
东方朔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时机成熟了,便走过去,对那位乳母说:
“你也太痴心了,如今皇上早已长大成人,哪里还会再靠你的乳汁活命呢?你不要再看了,赶紧走吧。”
武帝听出了东方朔的话外之音,又想起了小时候乳母对自己的百般疼爱,终于不忍心看乳母被处以刑罚,设法外开恩,将她赦免了。
东方朔一番反弹琵琶终于救了乳母,同样齐国的晏子也深谙此道。
晏子的语言智慧,可以说是流芳千古的了。有一次,齐景公的一匹爱马突然病死,他迁怒于养马人,下令将养马人推出去斩首。
在场的晏子听说后,他略一思索,便跪到齐景公面前数落起养马人的“罪状”来了:“大王,您想处死养马人,应该先让他知道,犯了什么罪才行呀!现在让我来列举他的三条罪状,请您听一听。”
齐景公点头同意,晏子便对着养马人高声说道:你为君王养马,却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死掉的这匹马,又是君王最喜爱的,所以又增加了一条罪状;因为马的死,君王要处死你,这消息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他们就会怨恨君王,让邻国知道了,他们就会看不起齐国,让君王背上一个重马不重人的恶名,这不是你的第三条罪状吗?
你犯下如此三条大罪,就应该处以死罪。
齐景公听完这些话,觉得晏子是句句冲着自己来的,顿有所醒悟地说:“把养马人放了吧!别损害了我仁爱的名声。”
晏子的话表面上处处顺着景公的心意,口口声声数落马夫的罪状,而实际上却是字字句句讽刺齐景公,从反面申述齐景公的错误,点出杀掉马夫的危害是“积怨于百姓,示愚于诸邻。”
这种蕴含大义的弦外之音,齐景公当然还能听得出,只好释放了马夫。
遇到不可理喻的人,善辩者总是一反常态,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在虚顺实逆、明褒暗贬的语言怪招中,收获正面说理难以出现的奇效。
现实生活也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正面的语言交往已不能进行或难以奏效,也就只好先以反话切入,再找机会平反。
台湾南部某企业待遇苛刻,下级职员苦不堪言。
在经济紧缩、差事难谋的情况下,又不好“一怒之下,摔冠而出”,只好多次向老板进言,但均无功而返。
一天,某部门经理灵机一动,想了一个计策,决定在老板面前试一试。
他对老板说:“公司员工都表示待遇太低,生活太艰苦,别的花费暂且不说,每月上班的交通车马费,也不胜负荷,叫他们如何解决呢?”
老板说:“叫他们安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借此还锻炼了身体,不是一个好办法吗?”
此君摇摇头表示不行:走破了鞋袜,搞不好还没钱换新鞋呢?我倒有个建议,希望老板出一布告,提倡赤足运动,要求大家赤足上下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谁叫他们命运太差,偏偏生活在这个时代!谁叫他们不去想发财的门路,偏偏来我们公司上这样辛苦的班!他们坐不起公车、客运,也不能鞋袜整齐地到公司来,都是活该!”
部门经理一面说,一面笑,弄得老板也不好意思起来,只好答应调整一下待遇。
妙语双关法运用之妙,体现在利用语义等的各种条件,有意识地构建在特定环境中语意的双层性,且两层意义都是有实在性,但存在隐显和轻重之别。
下面我们不妨看一看文艺作品中运用语义双关法的例子。《三国演义》里写曹操率百万大军南下,诸葛亮到东吴帮助周瑜部署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整个部署很周密也很顺利,充分体现周瑜的才能,但当周瑜想到眼下是隆冬时候,风向不对,将影响到整个计划时,竟然病倒。诸葛亮洞若观火,去探望周瑜,两人有一段对话,亮问瑜为什么会病倒,瑜答:“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亮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是一句入木三分的双关妙语。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与“人有旦夕祸福”本是并用的两句成语,瑜用其一,亮再用其二,配对协调,似乎平常,但这一句却正中周瑜心病的症结。周瑜也是绝顶聪明的人,所以闻言失色,后面亮的“必须用凉药以解之”、“必须先理其气”、“亮有一方”,直“此都督病源”,连周瑜想进一步调问的“欲得气顺,当服何药?”“先生已知我病源,将以何药治之?”这都是具有表里不同的意义,而又你我皆知的话中有弦外音的双关语。这一段文字,由于连用双关语,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谁也不率先挑穿点明,虽然诸葛亮索来纸笔,屏退左右后的十六字密书,揭了谜底,但双方对答,始终明来暗往,仔细咀嚼,极富幽默机智的情趣。
经常为人引用作为“语义双关”,却情况有所不同的例子,是《红楼梦》里写黛玉见宝钗劝宝玉不可喝冷酒这一段。宝玉听了宝钗的话,令人把酒烫热了喝,这时恰巧黛玉的丫环雪雁送小手炉来,黛玉立刻借题发挥:“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我了呢?”这里的“他”和“冷”都是双关语,“他”表面指紫鹃,实际指宝钗,“冷”表面指自己手冷,实际指宝玉的冷酒。雪雁没听懂,回说:“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更进一步发挥:“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里的“你”和“他”又是双关语,指代转换,“你”表面指雪雁,实际指宝玉,“他”表面指紫鹃,实际指宝钗。宝玉当然听得懂,但是因为这是双关语,表面的意思的确无可非议,至于实际的意思,只能领会,说不出口,所以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地笑了一阵罢了”。
这一段文字相当传神,它集中表现了黛玉的性格,这性格一方面地聪慧过人,另一方面却是心胸狭窄、尖刻孤傲,所以黛玉说话虽然机智,对于当事人来说并不具备幽默的特点,但作为旁观者,即我们读者却能从中咀嚼到一点幽默意味,因为双关语一般都有一点幽默的意味。从此看来,幽默不是属于林黛玉,而是属于这部书的作者曹雪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人认为,在辩论中应变要设法逼对方掉进你设的陷阱,使之无可自拔。如果对方一掉入陷阱,就要马上采取还击行动。有时当对方因退缩或招架无力,也出尽了“牌”,你就亮出你的“王牌”,一举逼使对方陷入进退不得的困境。
欧布利德是古希腊一个有名的诡辩家,他在某个大公那里供职。
一天,他对他的同事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么你就有这件东西,对吗?”
他的同事回答说:“对呀。”
欧布利德接着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你的头上就有角了。”
大公听了他们的争吵,心生一计,决定利用这种方法来整治善于诡辩的欧布利德。他对欧布利德说:“在我的城堡里,你没有失掉坐牢的权利,是吗?那么,就让你享受三天这种权利吧!”于是,欧布利德被关了三天禁闭。他真是有苦说不出,只有自认倒霉了!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恃才傲物的人最容易犯下面的毛病。在开始时,容易小看对方,以为自己只要开口,来个“先发制人”,就能成功,没想到由于对方介意在心,回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而会抢了先手。这时候,不该心慌意乱的一方看出对方不易就范,可能会乱了招数,加速败北。
有一次,后唐庄宗外出打猎竟然随意践踏老百姓的庄稼,当地县令在庄宗马前恳切陈词,为民请命。庄宗大怒,叫县令滚蛋,并扬言要杀掉他。
敬新磨抓住县令说:“你身为县令偏偏不知道我们天子好打猎,还让老百姓去种庄稼,交赋税!为什么不让老百姓饿着,把这片地空出来,让我们天子来自由驰骋?你真是罪该万死!”说罢,建议庄宗立即处以极刑。庄宗听后深感自己的举动有失民心,马上放了县令。
又有人提出,到了紧要关头,非说明己意不可时,可采取我觉得这件事该这么做的招法。这一招比任何方法都管用,使对方不知不觉中掉入你预设的陷阱。如此,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回到辩场上来,我们也不难举出一系列利用对方自相矛盾进行攻击的辩例。且以95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就《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辩题正反双方的一段辩词为例:
正方二:我方也主张发展中国家必须重点发展普及应用,就像教育必须从基础做起,我们现在不做的话,以后怎么跟得上呢?
反方二:对方辩友还是同意了我方的论点,首先要发展教育,首先要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国力呀!
正方四:信息高速公路恰恰能够帮助教育的发展,这个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
反方一:信息化也是我方的立论。我们并不否认发展中国家应该缩短南北差距,应该发展信息化,但那并不代表信息高速公路啊!
反方四:那对方辩友为什么就一定认为信息高速公路是发展中国家的万能药呢?难道你不知道药对症可以治病,不对症可以要人命的呀!(掌声)正方二:对方同学承认信息高速公路是有利的,但又认为发展中国家没有信息高速公路。可是实际上就算是没有信息高速公路,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因为只要一样花了5万块为两位同学装个电脑,就上了国际网络了。
反方三:信息高速公路有利,这谁都知道啊!但今天的辩题是谈对发展中国家有没有利啊!
正方二:对方同学不是说信息高速公路还没做出来吗?你怎么知道它有利呀?
反方一:对呀!这不正是否认了你方的观点嘛。你怎么就知道信息高速公路就有利呢?
反方二:因为我们已经做出来了嘛!我们已经用过了,所以要分享给你们嘛。(笑声、掌声)上例辩论中,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发现了各自的自相矛盾之处,也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可惜双方都仅限于抓在同一点上,形成了一种“凝固”战,最后若不是一语幽默,还不知谁要失守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辩词的“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战术在双方都运用得很隐蔽,没有大肆渲染,只是双方战术碰撞,导致辩手都有些累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是该感受到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战术在辩论中所显示出的威力。
巧设圈套瓮中捉鳖到了辩场上,由于双方均被镶上了竞争的色彩,那么,辩场便也成了一个小社会,一个有圈套的社会。在辩论场合,没有圈套就很难定出谁输谁赢。只要是对手,双方都会自然地想给对方设置圈套。于是,只要是辩论,你也圈套,我也圈套,圈来圈去,就看谁先陷进去,谁要是先陷进去,谁就要有麻烦。设圈套的技巧主要为了蒙蔽对手,使对方在你所预期的某种圈子内不明不白地往里陷。这一陷就正中你下怀了。我们常见的辩论场合中的圈套战术有两难战术和诱敌战术两种。
1.两难战术在论战过程中,只列出两种可能性的情况,使得对手自愿地从中选择,然而不论对手选择哪一种,得出的结果都对他不利,除此以外又别无选择。这就必然使对手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完全落入“我”方的控制之中,这种论辩方法称之为两难战术。
两难战术是一种神奇的雄辩绝招。其主要特点是运用二个条件命题和一个析取命题为前提进行推演的论辩方法。因此雄辩者必须使用预先设定好的推演形式,注意所使用的条件命题必须是雄辩者本身心中有数的,析取命题必须将某方面的情况列举完全。
有时候,辩手双方彼此都想用两难战术来制服对手。在此情况下,先手者则获主动,但后手者也未必就无药可治,只要你能有信心支撑,那么,当对手先用两难战术时,你未尝不可通过构成一个相反的两难选择,“以难攻难”,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手。
从前有一个皇帝心血来潮,向全国宣布说:“如果有人能说出一件十分荒唐的事,并让我说出这是谎话,那我就把我的江山分给他一半。”
不久来了个农民,挟着一个斗。
农民说:“万岁欠我一斗金豆?我是来讨回金豆的。”
皇帝吃惊地问:“一斗金豆?我什么时候欠的?你分明是在撒谎!”
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你已经说出这是谎话,那您就给我一半江山吧!”
皇帝急忙改口:“不,不,这不是谎话。”农民笑笑:“不是谎话,那就还一斗金豆吧。”
上例中的这个皇帝穷极无聊,自作聪明,结果反被一个普通农民的聪明所算计。从对话中可以看到:农民善于运用悬念进行引诱,想出一个让皇帝看起来简单,而实际回答起来较难的二难推理,使皇帝不知不觉地上了当。
2.诱敌战术诱敌亦即诱敌深入。从词义上理解,诱敌本身就是极具圈套的意味。辩论和兵法一样,需要讲究战术。诱敌战术可谓辩场上常常可以制敌的一种战术。不过这要看自己和对手现场的实际交锋情况视机而定。
论辩,常常会碰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但有时也会碰到“非常规”的蛮不讲理者,甚至还会遇到凭借权力以势压人者(指生活中)。对此,雄辩者可巧设圈套,投以诱饵,引诱对方往小胡同或你预先设好的“埋伏圈”里钻,一旦条件利于己时,给对方来个“一锅端”。
从前有位渔民,不幸丧生。他的儿子决心继承父业,像他父亲一样冒着风浪继续在海上打鱼。有个自以为聪明的人向他发难——聪明人:你的父亲不是被大海淹死了吗?
小渔民:是的。
聪明人:那你为什么还到危险的海上去打鱼呢?
小渔民:你的爸爸是在哪儿死的呢?
聪明人:他呀,他是死在家里的床上的。
小渔民: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天天睡在那危险的床上呢?
从上例辩词来看,聪明人和小渔民二人究竟谁更聪明?回答当是不言而喻的。对话最终导致的结果无疑是聪明人被小渔民驳倒了。既然被喻之“聪明人”,怎么也会聪明不过一个小小的渔民?
原因很简单,聪明人反被聪明误,以为小渔民无聪明才智可言,结果正是这一点被小渔民利用了。小渔民用的计谋,自然是“诱”字,就把对方张口即能回答的问题转瞬间就引申到他抓耳挠腮也找不到正确的结果来。所以说,这段对话的精彩之处应该在于:“你爸爸是在哪儿死的”一句。通过这一问,使对方不知不觉地上钩。这时,渔民的儿子轻巧地一反驳,那聪明人一下就傻了。
使用诱敌深入战术,关键是要“诱”得好,“诱”得巧,“诱”得让对方“不知其计”而乖乖中计。
诱敌深入的方法不仅如上所述能使对手陷入被动,俯首称臣,还能使对手在步步上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否定自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好效果。
孟子的朋友陈相受农家许行的蛊惑,抛弃了儒家学说,改信奉农家观点,反对社会分工,盛赞“与民并耕而食”的滕国国君,很明显,这是思想的倒退。
孟子深感痛惜,只好委婉以劝。
他首先从陈相的崇拜者许行谈起。
孟子问陈相:“许行是自己种粮吃饭吗?”
“是的。”陈相回答。
孟:“许行必定自己织布做衣服?”
陈:“不是。”
孟:“许行戴的帽子是他自己织的吗?”
陈:“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许行为什么自己不织布呢?”
陈:“因为耽误种田。”
孟:“许行做饭用锅、种田用农具吗?”
陈:“当然。”
孟:“那他的锅和农具是自己做的吗?”
陈:“也不是。也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接着说:“用粮食交换炊具和农具,许行是这么办的,这当然不算是农夫妨碍制陶工和冶铁工;那么反过来,制陶工和冶铁工用其产品去换取粮食,难道就说是妨碍了农夫吗?许行既然反对社会分工,他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陶器、做农具呢?为什么还用粮食与百工交易?”面对这一连串质问,陈相不由自主地说道:“百工之事,本来就不能一边种田,又一边做工呀!”
孟子见陈相承认了社会分工这个事实,就接着说:“你讲得很对嘛!做工与务农属于合理的社会分工,难道偏偏当国君的就得一边种田一边治理天下吗?统治者的事和劳动者的事,这都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谈话到此,陈相心悦诚服。
许行、陈相反对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主张是倒退的谬论。
为了驳倒这个谬论,孟子从日常生活出发,从许行穿衣、戴帽都离不开交换这个事实出发,反复诘难、连环诱问,把对方引导到否定自己的结论上去,巧妙地改变了对方的立场,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综上所述,巧设圈套是辩论中一个重要的战术方法。只要有人与人发生口角的地方或多或少地都会有圈套的辩机蕴含其间,只要你留意,你就会发现,原来圈套战术是制敌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手段之一。生活中不能少,辩手就更需掌握了。
金蝉脱壳,暗度陈仓在论辩处于困境的条件下,巧妙地虚晃一枪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借以迷惑对方,以便脱离不利于自己的境地,这就是论辩的经典技法金蝉脱壳术。它是一种绝妙的困境解脱术。
例如:古时候,一个叫彭玉麟的官员有一次路过一条偏僻小巷。一女子正用竹竿晾晒衣服,一失手竹竿坠落下来,正好击在彭的头部。彭大怒,指着女子大骂。
那女子一看,是官员彭玉麟,内心十分害怕。猛然间,她急中生智,正色地说:“这位大人,看你这副腔调,像是行伍里的人,所以这样蛮横无理。你可知道彭玉麟大人就在这儿!他清廉正直,假使我去告诉他老人家,怕要砍了你的脑袋呢!”
彭玉麟一听女子夸奖自己,马上转怒为喜,心平气和地走了。
这位女人在碰到困难之时,利用人们的心理特点,故意说些话迎合彭玉麟,说得对方飘飘然,免除了被骂。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经常应邀到各大学讲学。
有一次在去讲课途中,那位送他跑这跑那的司机对他说:“博士,我听过你的课大约有二十次了,那些内容我都可以背得滚瓜烂熟。我敢说,这课我也能上呢!”
“那么,好吧!我给你个机会,”爱因斯坦说,“我们现在要去的学校,那里的人都不认识我。到了学校,我就戴了你的帽子充当司机,你就可以自称为爱因斯坦去讲课了。”
果然司机准确流利地讲完了课。
然而当他准备离去时,一位教授模样的人走来,向他请教一个复杂的问题。
眼看要露馅了,司机忽然灵机一动,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好吧!为了让您明白它是那么的容易,让我去叫我的司机来为您解释。
这位司机自然是抽身而退了,那位教授毫无疑问也会在假扮司机的爱因斯坦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这种圆满的结局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司机的智慧。
因为聪明的司机在大事不妙时,使用了金蝉脱壳法,自己安然撤退,而将火力引向了和自己已无关联的“壳”——爱因斯坦了。
金蝉脱壳,原意是指蝉在蜕变时,身体会脱皮壳而去,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壳挂在枝头,使人远观是蝉,而近看是壳。
在外交活动中,常常运用这种金蝉脱壳法抽身而退。
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里任过要职。
一天,一位外国友人向罗斯福问及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
罗斯福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你能保守机密吗?”
“当然能。”友人回答说。
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建立潜艇基地,属于军事机密,当然不能泄漏。面对友人的询问,罗斯福没有直接拒绝回答,机智地诱导友人表示可以保密,以此封住友人的口,再话锋一转,表示自己也可保密,巧妙地摆脱了困境。
金蝉脱壳的核心是怎样巧妙地避开锋芒,转移话题。我们看下列对话:
甲:“我想知道,对××问题贵国所能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
乙:“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我倒真的有点担心,如果贵国的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政府是否仍具有维持现行统治的能力。”
甲希望知道乙所能采取的最后措施,这一点,乙方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宣布,便答以一句“我们最终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轻轻带过。然后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即关于“如何制服反动政府运动”的话题。这样精巧转移,利于自己脱离窘境。
“暗度陈仓”的本意在于:表面上不动声色,或制造某种假象,来稳住敌人,而自己则暗中进行活动,在敌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攻击目的。
语言的“暗度陈仓法”则取其一部分意义,侧重于利用对方不易察觉又终会察觉的表述方式,从间接角度切入,曲折委婉地暗示出所要传达的意义,在不致激怒对方、恶化矛盾的情况下巧妙地改变对方的语言态势,在温情脉脉中,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和情感的有效沟通。
宋代名臣寇准刚刚当上宰相时,曾虚心地向自己的好友张咏请教立身为官之道。
作为至交,张咏当然知道寇准机敏有余而学术不足的特点,但如今寇准位居宰相,直接指出效果不一定好。而且传出去还可能有损寇准形象,但不予提醒也有违朋友情谊,且于国家大事也很不利。
权衡再三,张咏才慢条斯理地说:“公为当朝一代奇才,于家国大事当能应付自如。公务余暇,倒是可读读《霍光传》。”
寇准还想深问,但老友已不愿多言。
揖别之后,寇准回到相府,想到张咏特别提到《霍光传》,便赶紧找出此书,从头仔细阅读。
当他读到“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时,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此张公谓我矣!”自此以汉代大将霍光有能无才、不明事理为鉴,一有空闲即手不释卷,遂成为一代名相。
张咏的进言手法实在是“暗度陈仓术”的典范。
他将“不学无术”这种常人难以接受的批评,转化为借书代言的委婉方式,“暗”中“渡”意,使朋友在愉快的心态中接受了自己的劝诫。
这种“借它书上言,传我心中事”的方法,正是“暗度陈仓术”这种语言艺术的奥妙所在。
欲擒故纵,以谬制谬欲擒故纵法,即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合乎逻辑地推出荒唐可笑的结论,简言之为引申归谬,设真推假。
据说明朝时,四川的杨升庵才学出众,中过状元。因嘲讽过皇帝,所以皇帝要把他充军到很远的地方去。朝中的那些奸臣更是趁机要公报私仇,向皇帝说,把杨升庵充军海外,或是玉门关外。
杨升庵想:充军还是离家乡近一些好。于是就对皇帝说:“皇上要把我充军,我无话可说。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哪样要求?”
“任去国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
“为哪样?”
“皇上不知,碧鸡关呀,蚊子有四两,跳蚤有半斤!切莫把我充军到碧鸡关呀!”
“唔……”
皇帝不再说话,心想:哼!你怕到碧鸡关,我偏要叫你去碧鸡关!杨升庵刚出皇宫,皇上马上下旨:杨升庵充军云南!
杨升庵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粉碎了奸臣的打算,达到了自己要去云南的目的。
日本大银行不允许职员留长发,因为留长发会给顾客留下颓废和散漫的印象,有损银行的形象。
有一次,一家银行的经理和人事部主任接见一批经过笔试合格的考生,发现其中有不少留长发的男子。为了能使这些留长发的考生都剪短发,人事部主任在致词时,没有正面提出要求,而是充分运用了他杰出的口才和幽默感,只说了几句话,便使留长发的考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他是怎么说的呢?
人事部主任留着陆军式的短发型,他说:“诸位,敝行对于头发的长短问题,历来持豁达的态度,诸位的头发只要在我和经理先生的头发长度之间就可以了。”
众人立即把目光投向经理,只见经理先生面带笑容站起来,徐徐脱帽——露出了一个光头。
人事部主任使用的就是欲擒故纵法,他的本意是要求考生们都留短发的,但他却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故意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似乎他们的要求并不高。
表面上看来,银行对于头发长短问题历来持“豁达的态度”,好像是“纵”,实际上,“诸位的头发长度只要在我和经理先生的头发长度之间就可以了”,却是“擒”。他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
逻辑学常识告诉我们,有时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概念;有时不同的语词却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人事部主任所说的两句话,表达的显然是同一个概念,他们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
这种欲擒故纵法,很有效力,一是增加了幽默感,从而使他的要求更易于为对方所接受。因为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同一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客观效果是不一样的。二是先放后收,使对方难以讨价还价,只得照办。
说到以谬制谬,忽而让人想起有这样一则外国幽默笑话:欧伦斯庇格走进一家饭店想吃饭,因为等了许久肉还未烤熟,只好吃了一些面包后就躺在烤炉旁的长凳上打盹。当烤肉端上桌时,店主请他就餐,他却睡眼惺忪地说:“你在烤肉时我都闻饱了。”店主便端着托盘要收他的肉钱,理由是他说已闻饱了肉味,所以也应该付同吃肉一样多的钱,于是欧伦斯庇格掏出一枚银币,扔到长凳上,对店主说:“你听到了钱的声音了吗?”店主回答说:“听到了。”他马上抓起银币,放回钱袋,对店主说:“你听到了我的银币发出的响声,正好够付我闻你的肉味的钱。”店主哑口无言了。
这段对话中,欧伦斯庇格一句夸张性的气话被店主掠之以去,当作一种合理的强盗的逻辑,有仿拟的意味。店主以为通过这样的仿拟,该贪得便宜了。殊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欧伦斯庇格既能导谬,又能制谬,其后一句对店主的回答,可谓以谬制谬,“谬顶绝伦”。
以谬制谬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在明知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前提下,先假定对方的错误是正确的,以对方的“正确”为前因,构成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由对方的“正确”作为前提条件引申出一个荒谬的后果;以此推理,否定后果必否定前因;因此从后果的荒谬推演出前因的荒谬。
有一天,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酒壶里没酒了,他连忙喊来长工去给他打酒。
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很不高兴地瞪了长工一眼:“有钱打酒算什么本事?”
长工拿着酒壶默默地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暗自高兴,接过酒壶。可一看,壶里是空的。地主冲长工喊:“怎么没有酒?”这时长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壶里有酒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
长工为了反驳地主:“有钱能买酒不算本事”的观点,先假设地主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有酒能倒出酒来不算本事”的观点,给地主以沉重的打击。
以谬制谬法在论辩中如果运用得好,就能发挥一锤定音的功效。运用时关键在于大脑反应快,能迅速明确对方话中的原理,并由此推出一个符合这个原理的荒谬的事例。
下面再看一例: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有一条法律条文规定,当选议员的人至少要拥有30美元的财产资格。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反对这一条文。他驳斥说:“想当议员的人须有30美元以上的财产资格,可不可以理解为这样:我有一头驴,它恰值30美元,因为拥有他,我当上了议员。可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的议员资格也就没有了。请问,这究竟是谁在当议员?是作为人还是作为驴的代理人在当议员?”
把驴这个蠢货与神圣的法律条文扯到一起,很绝,暗示了这个法律条文的制订者和驴子一样蠢。如果这一条文的荒谬性不易直接得以洞见的话,通过归谬,得出了议员竟成了驴的代理人,其错谬则暴露无遗。
以谬制谬反驳关键是要选择好进攻点,寻找出对方论题中最荒谬的论点作为突破口,把对方荒谬的论点展开推理,使其结果更为荒谬。
我们再来看一看辩场上的以谬制谬吧。且以99国际大专辩论会上西安交大(正方)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反方)就《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辩题的一小段——正方三辩:对方说,因为足球是人的运动,所以她才喜欢,所以不要引进任何一种辅助的工具。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大家都不要穿球鞋,大家都不要穿衣服,光着身子光着脚踢球,那才是的的确确、彻彻底底的人的运动。(掌声)正方一辩:你们的观点我坚绝不能够同意,因为这个观点是从对方那里演化过来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要提醒对方的四位小姐,你们可不要被人误会成为一种工具恐惧症啊。
从辩论性质来看,因为这是文明的一种语言交流,所以,出谬者一般都不会太荒唐,但当你也用其谬来反制其谬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逻辑上摧毁对方的论点了。从这一点上说,如上面西安交大三辩的反驳词应该是较为成功的。
巧释逆挽,借力巧辩一次智力竞赛抢答会上,主持人问:“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一名女同学抢着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在慌忙中她把三者关系正好弄颠倒了,引起哄堂大笑。
女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补充道:“笑什么?我说的是新‘三纲’。”她接着解释说:“现在,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才是主人,而领导者,不管官有多大,皆是人民的公仆,这不是‘臣为君纲’吗?近来丁克族日益增多,很多夫妻都只生一个孩子,这些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小皇帝’,岂不是‘子为父纲’吗?现在,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远远超过了丈夫,‘妻管严’、‘模范丈夫’四处流行,岂不是‘妻为夫纲’吗?”话音未落,同学们对她的机智应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如能巧妙地随机应变,对突然出现的变故作一番别出心裁的解释,不失为是挽救危局、化逆势为顺势的一个良策。
但是,巧释逆挽的语言技巧不仅须有机敏冷静的头脑,还要有渊博扎实的知识作基础,所以,平日里应多磨炼涵养,以备不时之需。
巧辩是不直接用自己的话来与对方争辩,而是借用对方的言论或他人的言论来作答,从而改变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昭公十八年,郑国发生火灾。
为了防备敌人和歹徒趁机作乱,趁火打劫,子产就分发武器来加强戒备。
没想到,这一来邻国晋国驻守边境的官吏竟指责说:“郑国有了火灾,晋国的国君、大夫都不敢安居,占卜占筮,奔走四方,遍祭名山大川,哪敢爱惜牲畜玉帛,郑国有了火灾,是寡君的忧虑。可是,执事您却大发武器登上城楼,究竟打算拿谁治罪?边境上的人都为此害怕,不敢不向您报告。”
子产听后回答说:“正像您说的那样,敝邑的火灾是君王的忧虑。敝邑的政事不正常,上天已降下火灾。我们更害怕邪恶的人乘机打敝邑的主意,再次对敝邑不利,更加重君王的忧虑。如果将来有幸不被灭掉,那还可以解释;如果将来不幸灭亡了,那么,君王即使为敝邑忧虑也来不及了。郑国如果遭到别国的攻击,只有希望取胜或投奔晋国。现在我们已经臣服了晋国,岂敢有三心二意?”
郑国的举措,纯属内政,别国原本无可非议。可是当时晋强郑弱,得罪不起。所以,子产在回答时充分注意避免激化矛盾;而且,为了巩固双方的“和平共处”,他巧妙地把颁发武器以防备“乘机打敝邑主意之人”的正当理由有对方的话挂上钩。经过解释,不但字字在理,而且处处为对方所言的君王忧虑着想,实属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再在结语进一步说明郑国对晋国的依赖关系和忠心不二,从而有效地打消了对方的疑虑。
偷换概念,逻辑论证有句话说得好:“法律不承认良心,良心也不承认法律。”在法庭辩论中,为应付对对方极为有利的局面,可采用“偷换概念应变术”,这样,由偷换概念而引起法官及对方陷入思维怪圈,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
普罗塔哥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著名人物,相传,他与爱瓦特尔进行过一场著名的辩论。
事情是这样的:
爱瓦特尔是普罗塔哥拉的学生。他跟老师学习诉讼,条件是:先付一半学费,其余一半等爱瓦特尔结业后第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爱瓦特尔结业后,长时间呆在家里,一直没替人打官司,自然,也就没有支付欠普罗塔哥拉的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终于禁不住向法庭起诉,要求支付另一半学费。他向爱瓦特尔说:
“如果我的官司打赢,那么根据法庭判决,你就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败诉,换言之,你胜诉,那么根据我们订的契约,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因为这是你第一次打官司,而且赢了。无论法庭如何判决,总之你都该付我那另一半学费。”
普罗塔哥拉的论证可归结为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我胜诉,则你应付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败诉,则你应付另一半学费,或者我胜诉,或者我败诉,总之,你都该付那另一半学费。
普罗塔哥拉以为稳操胜券,非常得意。
不料,“名师出高徒”,爱瓦特尔也不甘示弱,他告诉他的老师:
“我根本用不着付给你那另一半学费,因为,如果我的官司打赢了,那么根据法庭判决当然就不必再给你学费。如果法庭判我败诉,那么,我就用不着给你学费。因为这是我打的第一场官司,而且打输了,不合原先契约的要求,总之,无论法庭如何判决,我都不必付给你那另一半学费。”
爱瓦特尔的论证,恰恰也是一个与老师针锋相对的二难推理:
如果我败诉,则不必再付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胜诉,则不必再付另一半学费。
或者我胜诉,或者我败诉。
总之,我不必再付另一半学费。
学生的二难推理,它的前提与老师的相同,结论却正好相反。而且,看来也非常“有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半费之讼”。据说,这个案子当时就难倒了法官,无从做出判决。
从这个诉讼案例中,我们就看到了,爱瓦特尔就偷换了“官司”这个概念,使本来对自己不利的诉讼,变成了法官无法判决。
在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对方提出伪证的情况,这时怎么办?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实际情况,用严密语言逻辑来揭穿对方的谎言。林肯就是用这种方法驳倒福尔逊的。
林肯在当美国总统之前,是一位有名的律师。
一次,他有个老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人指控谋财害命。原告收买了福尔逊作证人。福尔逊赌咒发誓说他亲眼看到被告开枪击毙被害者。被告有口难辩。
林肯主动担任了小阿姆斯特朗的辩护律师。
他仔细研究了全部案卷,调查了现场,掌握了全部事实,然后,要求开庭复审。
开庭时,林肯首先向证人福尔逊,你是否亲眼看见被告开枪杀人:
“你认清是小阿姆斯特朗吗?”
福尔逊回答:“是的。”
林肯问:“你在草堆后面,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相距有二三十米,你能看得清楚吗?”
福尔逊说:“看得很清楚,因为当时月光很明亮。”
林肯又一次强调地问:“你肯定不是从衣着等方面认清的吗?”
福尔特再一次回答:“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楚的,我肯定是看清了他的脸蛋,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最后,林肯问证人:“具体时间也能肯定吗?”
福尔逊说:“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到屋里时,看了时钟,那时是11点1刻。”
说完这些,福尔逊松下了一口气,因为林肯不再提问。
“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林肯不容置疑的口气使举座皆惊,林肯接着说:“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点他在月光下认清了被告人的脸。请大家想一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到了晚上11点,月亮早已下山了,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时间记得不十分精确,时间稍有提前,月亮还没有下山,但那时月光应是从西边往东边照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脸朝大树,月光可以照到脸上,可是证人就根本看不到被告的脸。如果被告脸朝草堆,那么月光只能照在被告的后脑勺上,证人又怎么能看到月光照在被告的脸上呢?又怎么能从距离二三十米的地方看清被告的脸呢?”
林肯的辩论,蕴含如下推论:
如果证人的话是真的,那么就不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矛盾。
既然与实际情况相矛盾。(或者,在10月18日晚上11点,这时是不见月亮的,或者更早一些,这时也是根本不可能见到“月光照在被告的脸上。”)所以,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在场的人们沉默了一会儿,接着,掌声、欢呼声一起迸发出来。证人福尔逊傻了眼,被林肯驳得张口结舌,无地自容,法庭宣告被告无罪释放。林肯的辩护取得了胜利。从此,他成为当时美国不负众望的著名律师。
我们分析这一案例,就会看到,林肯之所以能够扭转不利的局面,最后取得这场法庭辩论的胜利,重要的是他掌握与案情有关的极为关键的情况,并借严密的逻辑论证说明了证人证词的虚假,揭穿了对方的谎言。由此可以看出,掌握事实非常重要,但严密的逻辑论证更为重要。所以说,严密的逻辑论证是法庭应变口才的必备技巧之一。
装聋作哑,答非所问在某种勾心斗角的场合,如果处境不利而又无计可施,什么也不能表示,那就索性装聋作哑,避免落入对方设计的圈套,更加被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大首脑在波茨坦会谈。一次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有意对斯大林透露:美国已研制出一种威力极大的炸弹,即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这时,丘吉尔也两眼死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应。而斯大林好像什么都没听见,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其实,他听得很清楚,当然也听出了杜鲁门的弦外之音,内心焦灼。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加快我们的研制进度。”一个人面临这种窘境,拿腔作调反而会暴露缺点,还不如装聋作哑,暗中使劲。
有意思的是,后来丘吉尔也用了这样的“战术”。1953年6月,年已79岁的丘吉尔参加百慕大的英、美、法三国首脑会议。他为了回避某些难题,就借口年事已高,装作没听见,不予回答。而他在感兴趣问题上,就与美法两方讨价还价,一点也不聋了。他这种时而聋哑、时而正常的做法使与会者颇感头痛。美国总统艾森威尔曾幽默地说:“真没办法,装聋作哑成为这位大演说家的新式防卫武器了。”
三国时,刘备就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消除了曹操对他的疑心,因而保住了自家性命。
那是刘备落难,投在曹操属下的时候,为了提防曹操因多疑而反复的试探,他常常装出一副木讷迟钝的模样。
有一天,两人在后花园饮酒,突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顷刻间就要下来,而天上正巧出现龙挂,于是,两人凭栏眺望。
曹操:“刘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否?”
刘备:“未知其详。”
曹操:“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请试指言之。”
刘备:“备肉眼凡胎怎能知道当世英雄?”
曹操:“休要过谦。”
刘备:“备叨思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曹操:“即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刘备:“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谓英雄?”
曹操:“他有如坟中枯骨,我早晚必擒获他。”
刘备:“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里。今虎据冀州之地,部下能人甚多,可谓英雄?”
曹操:“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非英雄也。”
刘备:“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策可为英雄?”
曹操:“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刘备:“益州刘表,可为英雄乎?”
曹操:“刘表虽是宗室,只不过一只看家狗罢了,哪有资格当英雄。”
刘备在有意识地举了上面几个被曹操蔑视的人物后,又举出了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就是不提曹操和自己,令曹操很是失望。
而这时刘备又开口说:“舍此之外,备实不知。”于是曹操说:“夫英雄者,应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刘备故意问道:“那么谁能当之?”曹操手指刘备,又指自己,说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啊!”
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不觉落到地上。
这时,天上雷声大作,眼看骤雨马上就要下来。刘备胆怯地说:“一震之威,乃至如此。”曹操笑道:“大夫亦畏雷乎?”刘备回答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听刘备这样一说,曹操终于安下心来,打消了对刘备的疑虑。
在这段对话中,刘备以防为守,回避锋芒,并以怯弱,愚笨的形象掩饰真实心理,用装聋作哑,答非所问的方法来挡住曹操的逼近,从而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
妙用谐音,会意别解鲁迅的《哀范君三章》: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这里“鸡虫”一词是用典,杜甫《缚鸡行》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月寒江绮山阁,”鸡和虫都不得重视,用来比争权夺利的可鄙人物。了解了这一层意思,这首诗就成为可解。但鲁迅在“鸡虫”上面还运用谐音双关法,排挤范爱农的自由党主席叫何几仲,所以“鸡虫”又谐音为“几仲”,于是,我们对于这首诗又从理解进入了欣赏。从这里,我们发现,除了上面所讲述的语义双关之外,谐音双关法也可以带来幽默机智的效果。
《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咸通年间,优人李可及运用谐音双关法,取得幽默机智的故事。宫里的人问优人李可及:“释迦牟尼是何人?”李可及答道:“释迦牟尼是妇人也。”众人都大吃一惊,释迦牟尼怎么会是女性呢?李可及却不慌不忙地解说原因:“金刚经》里说:‘敷坐而坐’,如果释迦牟尼不是妇人为什么要等‘夫’坐,然后才坐呢?”这里他运用谐音双关法,把“敷”当作“夫”字解释,证明释迦牟尼是妇人。宫里的人又问:“老子是何人?”李可及答:“老子也是妇人。老子的《道德经》里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老子不是妇人,怎么会有‘娠’呢?这里他又运用谐音双关法把”身“当作”娠“解释,证明老子是妇人。宫里的人再问:孔子是何人?”李可及仍然答道:孔子,妇人也。孔子的《论语》里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如果孔子不是妇人,如何能待‘嫁’呢?“这里他再一次运用谐音双关法把”贾“当作”嫁字解释,证明孔子是妇人。李可及故意说释迦牟、老子、孔子都是妇人,并且分别用各自的话进行论证,论证的时候都是运用谐音双关法,抛弃原来的意思,采纳了所谐之音的意思,幽默机智的效果由此而生。我们知道诱人的职业是专门以滑稽的言行娱乐帝王或公卿大臣的,这里当然也只是为了开开玩笑,并没有其他的意图。
清代学者纪晓岚与和坤同朝为官,纪晓岚为侍郎,和坤为尚书。一次同饮之际,恰好一条狗从旁跑过,和坤指着狗问“是狼是狗?”此话问得蹊跷,纪晓岚立即听出了弦外之音,答道:“垂尾是狼,上竖是狗。”原来和坤并不是真的弄不清狼狗之分,这是一句运用谐音双关法的骂人的话,“是狼”是指“侍郎”,即纪晓岚,连起来便骂他是狗。哪知纪晓岚敏慧过人,一听就觉察了其中的奥妙,但是他不动声色,仍然顺着他问话的表面意思,同样运用谐音双关法进行反唇相讥。“上竖”表面上指尾巴翘起,与和坤问话的表面意思联结得天衣无缝,其实却是谐音“尚书”,即和坤,连起来便回敬他是狗。两人犹如打哑谜一般,旁人假如不多一个心眼,竟全然不感到他们之间已经骂得十分激烈。同样的,当事人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落得个挨了骂还不自知的境地。当然,这只是文人之间的戏谑。
李白去蜀远游,应诏入京,在皇帝面前展露了才能,却遭到当朝宰相杨国忠的嫉妒。有一天他想了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意即由杨国忠出题(上联),李白要在三步之内对出下联。李白如约而至,刚一进门,只听见杨国忠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为何对锯?”上联出得很刁,运用谐音双关法,“锯”谐音为“句”,直接骂李白是来对句的“猴儿”。哪知来者不善,李白毫不犹豫地说:“请宰相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来,愿受罚。”当杨国忠跨出步去,李白立即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同样运用谐音双关法,“蹄”谐音为“题”,直接骂杨国忠是出题的“畜生”。杨国忠出题出得古怪而且刻薄,李白对句对得巧妙而且辛辣,幽默机智从这样巧妙而辛辣的对句中来。
使用别解法时,要求辩者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能透过某一语句表现的含义洞察出其隐含着的特殊或深层的语意,然后选择符合我们观点的某一种相关的意义,做出巧妙的别解。
运用别解,可使辩者变守为攻,变被动为主动。
运用别解,可以帮助摆脱困境。
运用别解,还可以嘲讽对手,调侃戏谑,顺势发表议论。辩论中运用此战术,可增强辩者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自己的辩论雄健有力。辩论中,有意违反常规、常理、常识,利用语言、语汇、语法等手段,临时赋予一个词语原来没有的新意而做出奇特新颖但是毫不利于对方的解释手法,这就是别解。
有一位学生在学位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宣读作文时,有人说道:“哼,那作文,是抄的。”老师一听立即警觉起来。在一片交头接耳的议论声中,这位学生突然大声地说道:“是的,是抄的!文章当然是‘抄’出来的,这毋庸置疑。我说的‘抄’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打好腹稿之后,再抄到草稿纸上加以润色,最后定稿再抄到规定的稿纸上,我‘抄’的正是我自己独特的思想,难道,这种‘抄’不对吗?”
在这特定场景中,费尽唇舌地加以表白、辩解,说不定会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这位学生利用“抄”的多义性,进行一番奇特新颖的解释,使自己从那极为困窘境地解脱了出来。显然,这种“歪解”所产生的效果胜过那苍白无力的“我没有抄”之言何止百倍。
回到辩论赛场说,其性质也不外如此。比如99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新南威尔士大学(反方)和西安交大辩论《足球比赛引进电脑裁判利大于弊》中,二辩就很机警地撇开了题目的“利大弊大”之说,而是以点概面进行别解——要提高裁判员的裁判水平,说是要提高裁判员本人的人的水平,而不是电脑的水平。电脑和人是不一样的东西,电脑裁判就是电脑来取代人的裁判,电脑就是取代人脑;而人如果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就要靠自己。谢谢大家!(掌声)这一段辩词不甚精彩,但却赢得了掌声,为什么?就是“取代”二字起了效用。这么一取代,在观众中起了效应。掌声就自然来了。
现场发挥,声东击西这种幽默技法也许用不着解释,现场发挥就是现场发挥,在发挥中实现幽默角色的自然转移。
在美国的一家大饭店里,当侍女为一位顾客端上来一份芥末土豆糊时,顺便问道:
“您是干什么的?”
“我是葡萄牙国王。”
“噢,这个工作倒不错!”
这位侍女的幽默,就在于使用临场发挥法,把自己上升到和国王平起平坐的地位。
有个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看到这样的一段话:
“那天早上刚开门,就看见一只被毒死的老鼠,使我大吃一惊!”
老师看后,忍不住笑,便在这段话的一旁写下批语:
“千万不能大吃一斤,小吃一两也使不得。”引出幽默临场发挥,当然错别字还得更正!
写错别字闹笑话的,当然不是这位学生的“专利”,而是自古有之,下面一则笑话也有同工异曲之妙。
李鸿章有个远亲,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却也赴京应考,想谋个一官半职。
试卷到手,他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只知道瞪眼睛咬笔杆子。最后,勉强写了几句,总算不是交白卷。可是,这样的卷子又怎么能考中呢?急中生智,他想起了自己和李鸿章的亲戚关系,便连忙在卷末写上了:“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几个字,想让考官大人看在李鸿章的面子取他。无奈他连“戚”字也不会写,竟写成了:“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
这年的主考官为人耿介,看了他那狗屁不通的答卷,正要弃之一旁,忽然发现了卷末的这行文字,一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起笔在卷旁批道:
“所以,我不敢取(娶)!”
这位主考官的现场发挥似乎更为绝妙,他巧用谐音,一语双关,成了一时佳话。
如果说前面的侍女在现场发挥的幽默属于高攀法,那么,那位老师的幽默就是一种低就法了。然而,不管高攀也好,低就也罢,只要把临场发挥法运用得当,幽默角色也就自然而然地转移了。
声东击西法,是一种更加含蓄迂回的说话技巧。目标向东而先向西,欲要进击先后退。在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回击或反驳一些错误观点的时候,这种技巧的运用特别有力。
1957年,毛泽东率我党代表团出席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代表会议,会前,中苏领导人就“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提法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有次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共同进餐。赫鲁晓夫不失时机地想宣扬他的观点,但毛泽东转而与赫鲁晓夫就另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赫鲁晓夫同志,你对我们提出了‘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怎么看?”
赫鲁晓夫为难地眨眨眼,他早已请人捎话到北京,表示过对这个口号忧虑。
“毛泽东同志,我想,你们的本意可能是说在文化艺术中要允许不同的倾向发展,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争鸣……可是,花是有各种各样的——有美丽的花、丑恶的花,甚至有毒的花,对于有毒的花就不能让它开。”赫鲁晓夫小而胖的手做了一个有力的掐掉的动作,“要掐死!”
“我们不掐死,留在那里做对比,做反面的教材。”
赫鲁晓夫以沉默表示反对这个口号。
毛泽东又说:“苏联报刊不发表这个口号,我们是理解的,赞成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这个口号对于苏联也许是不适合的,情况不同么,都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毛泽东表面上讨论“百花齐放”这个问题,实则是不同意赫鲁晓夫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观点写进会议宣言。赫鲁晓夫虽不失精明,但还是落入了毛泽东声东击西的圈套。他已经不知不觉同毛泽东一道论证了“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强加于人”的观点,这样,就不便再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问题搬到餐桌上来了。
使用声东击西法,从人的心理来看,也是可取的一种方法。爱面子是人皆有之的自尊心的表现,如果在语言或行为上直接损伤了对方的面子,那么即使这个语言或行为是善意的,对方也难以接受,而采用声东击西法就可以避免这一点。
阿凡提是一个智者,而且他还是个大幽默家。他的话大多属于声东击西法的典型,而且显得十分幽默。
一个穷人找阿凡提诉苦说:“我去年向巴依老爷借了一个熟鸡蛋,今年却要我还300个鸡蛋。理由是蛋孵鸡,鸡生蛋。”
阿凡提与穷人一起告到了法官那里。
审理时,阿凡提迟迟不到。后来很晚才来了。法官问他:“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呀?”
“我在家炒小麦准备下种。”阿凡提回答说。
法官听了哈哈大笑:“炒熟了的小麦下种后怎么会长出麦苗来呢?”
阿凡提笑着说:“那么巴依老爷的熟鸡蛋怎么会孵出小鸡来呢?”
显然,阿凡提以声东击西法,说的是小麦,但意却在熟鸡蛋。
声东击西法在不少场合都可以见到:明是说罪,暗里摆功;明是说愚,暗里表忠;明说张三,实指李四;欲东而西,欲是而非;敲山震虎,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等等,都属于这类。当然,在日常的生活中,这种声东击西法的幽默技巧也可以诙谐地加以运用,以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绵里藏针,釜底抽薪和别人说话、辩论是非曲直,如果面红耳赤,唇枪舌剑,虽然也可能达到不打不相识的效果,但那到底是不得已的事情,并且常常容易出现彼此都难免动气的话,这就很可能成为人际关系破裂、矛盾激化的兆头。
然而,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如果好话当作恶话说,即便不至于导致事业失败,至少落得不会说话和人言极差。假如你面对的听话对象是你的顶头上司,或是与你的事业兴衰成败密切相关的对手,那怎么与他们说话就更应该十分讲究。
绵里藏针,是外表柔和,内含刚健使人有刺痛之感且不露痕迹。例如: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一位能言善辩、风趣幽默的政治家。
一位女议员对丘吉尔说:“如果,我是你妻子的话,我会在咖啡里放毒药。”
而丘吉尔答道:“如果你是我的妻子,我会喝掉它。”
另有一次,在丘吉尔脱离保守党,加入自由党时,一位媚态十足的年轻妇人对他说:“丘吉尔先生,你有两点我不喜欢。”
“哪两点?”
“你执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须。”
“哎呀,真的,夫人。”丘吉尔彬彬有礼地回答道:“请不要在意,您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中任何一点。”
在这里,丘吉尔便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来摆脱尴尬的场面。尽管其外在形式是温和的,但这种温和之中蕴含着批判,使用了“绵里藏针”的技巧,让对方虽然恼怒,却又不便发作,具有特殊的力量。
美国总统林肯的容貌很难看,常被人们嘲笑。一次,有人当面说他是两面派,他答道:“我要是有两副面孔,就不会以这丑陋的面孔对着你了。”
孙中山先生旅日期间,有一天,日本右翼浪人头目头山满邀请他和陈少白到东京的一位朋友家聚会,并找了些一流的艺妓作陪。中山先生既不喝酒,也不谈笑,总是埋头看书。头山满问他:
“您觉得在座的女人哪一个最漂亮?”
“都很漂亮。”中山先生漫不经心地答道。
“其中谁最漂亮?”头山满再问。
“都一样的漂亮。”中山先生又答道。
这时头山满指着坐在孙中山旁边的女人说:“是不是这个最漂亮?”
头山满以为孙中山一定会说“是”。然而孙中山再三端详地后却说:
“我想,十年前她一定比现在更漂亮。”
大家听了一个个大笑起来。
“绵里藏针法”的运用常常跟喂小孩子吃苦药的道理一样,要用糖衣包着药片,或者就着糖水送服,招术因人而异,窍门却一通百通。
春秋时期的晋灵公,奢侈腐化。某年下令兴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群臣劝说,他火了,干脆又下了一道命令,敢劝阻建九层台者斩首。这样一来便没人敢说话了。
只有一个叫孙息的大臣很逗灵公喜欢。他就告诉灵公说他能把九个棋子摞在一起,上面还能再摞九个鸡蛋。灵公听了,觉得这事儿挺新鲜,立即要孙息露一手让他开开眼界。孙息也不推辞,就把九人棋子摞在一起,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往棋子上摞,放第一个,第二个……孙息自己紧张得满头大汗,战战兢兢。看的人也大气不敢出一口。因为孙息倘不能把鸡蛋摞好,就犯了欺君杀头大罪。
这时,灵公也憋不住了,大叫:“危险!”孙息却从容不迫地说:“这算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哩!”灵公也被勾起了好奇:“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
孙息便掂掂手中的鸡蛋,慢吞吞地说:“建九层台就比这危险百倍。如此之高台三年难成,三年中要征用全国民工,使男不能耕,女不能织,老百姓没有收成,国家也穷困了。而国家穷困了,外国便会趁机打进来,大王您也就完了。你说这不比往棋子上摞鸡蛋更危险吗?”
灵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立即下令停工。
孙息让晋灵公看了场不成功的杂技表演,更受了一场形象生动的批评,那味道确实是又甜又苦。正在气头上的人,是难听进别人的直言相劝的。何况他还有无上的权威支持,那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然而“不摸也得摸”,“绵里藏针法”每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就能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釜底抽薪法就是要找出言论中赖以存在的论据之虚假处,然后用确凿的事实来论证其虚假性,这样,对方精心构筑的言论布局就会因基础瓦解而全面崩溃。
1960年5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应邀到中国参观访问。
一天晚饭后,陪同人员和蒙哥马利到街上散步。当走到一家剧场门外时,他突然向里头走去,陪同人员也跟着进去。
剧场正上演着京剧“穆桂英挂帅”,陪同人员立即与剧场联系,给蒙哥马利安排了座位,并由翻译介绍剧情和唱词。
中间休息时,他离开了剧场,边走边向陪同人没说:“这出戏不好,怎么能让女人当元帅?”
陪同人员熊向晖解释道:“这是中国的民间传奇,群众很爱看。”
蒙哥马利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熊向晖回答说:“中国红军就有女战士,现在解放军中就有女少将。”
蒙哥马利说:“我对红军和解放军一向很敬佩,不知道还有女将军,这有损解放军的声誉。”
熊向晖立即反驳说:“英国的女王也是女的。按照你们的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可是熊向晖就此打住话头,有意识地看着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一怔,不吭声了。
挖掉根基,大厦必倾;薪火已去,釜汤难沸。
熊向晖巧妙地揭露了蒙哥马利引证的事实,也就是运用论据的错误性,并以其无法辩驳的事实显示了这种错误的实质。
“抽薪止沸,斩草除根”的原理,运用在语言交流中,可以成为一种充满智慧的语言技巧。
无论在谈判桌上还是在辩论台前,都会碰到咄咄逼人或是气势汹汹的对手,其语言攻势如同锅中热水,往往达到了沸沸扬扬的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舌战的当务之急是抑制对方逐渐高涨的气势,而抑制的最佳方法就是抽去“锅下的柴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种为许多人所熟悉的釜底抽薪法其关键就在于找出“薪”的存在,然后断然“抽”之。
论点全部来自论据,是建立在论据基础之上的,论据属实,则论点正确;论据虚假,则论点谬误。
所以只要你善于从对方的论点中分析出其虚假论据之所在,那就如同釜底抽薪,刨根倒树,所有论点就会被你驳倒。
正如古人所云:“故扬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有一人自认为对佛学的研究很深,大谈轮回报应,并警告人们不要轻易杀生,凡是杀过牛和猪的人,来生便做牛和猪,所以,蚂蚁之类的也要仁慈对待。
听众中当即有人反驳:“那还是杀人好了。”
众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按这种说法,哪怕来生报应也还是做人呀!”
那人一下子被驳得哑口无言。
此人的论点是“不要轻易杀生”,论据是:“杀牛杀猪就会变牛变猪。”
旁人依其逻辑推论:“要想来世变人,就得杀人。”
然而这是非常荒谬的,由此可见那人的论据必然站不住脚。
论据虚假,论点如何能成立?
看来,釜底抽薪确实是舌战中一招制胜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