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卫生与保健知识读本
15608800000047

第47章 积极有效地预防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也就是俗称的“鸡瘟”。禽流感是由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候鸟等动物身上。病禽粪便中的禽流感病毒会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引起更大范围的流行。按病毒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且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导致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和人们平时熟悉的流感不一样,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什么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就是会经患病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事实上,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很多种,像结核病、疯牛病、布氏杆菌病等。人与患病动物直接接触或者食用了带病的动物肉、内脏都会发生传染,人禽流感只是其中的一种。

人类发现和认识禽流感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878年,欧洲的意大利首次报道了禽流感的流行。之后,禽流感在世界各地出现多次爆发流行,给养禽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1983~1984年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鸡群中发生了禽流感大流行,当地鸡场全部倒闭,损失了1700多万只鸡,经济损失高达6100万美元。

但是,用科学来证实禽流感能够感染人类却是近几年的事。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名3岁男孩突然因不明原因发病死亡,后来经国际上科学家鉴定,确认他患的病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人类。

在2003年年末到2004年年初,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禽流感流行来势凶猛,还引起了人的发病和死亡。

那么,哪些人容易感染禽流感呢?

应该说,不论男女老少,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上禽流感病毒。但是,从事家禽养殖或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与家禽有密切接触的人是最容易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人群。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抵抗力低,一旦感染发病,病情往往较重。因此,养殖家禽的农户,从事家禽收购、宰杀、食品加工和销售的专业户,应特别注意禽流感的预防。

怎样才能预防禽流感?

首先,应了解一些国家对禽流感的监测管理措施。

国家已经把对禽流感的管理纳入传染病管理体系,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应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国家已经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标本并送到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疫点采取封锁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因此,无论是大规模的家禽养殖场,还是农民自家小规模饲养的鸡、鸭,都应加强预防禽流感的措施,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在禽流感受威胁区内,应给鸡、鸭注射有效的疫苗。一旦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积极配合主管部门采取防治措施。

其次,对于人禽流感的个人防护,每个人都应熟知以下4条基本知识。

人禽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人、禽共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禽流感可防、可治、不可怕。

人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人接触病死鸡、鸭、鹅等家禽及其排泄物和通过呼吸道等途径感染。

预防人禽流感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加工、保存食物时做到生、熟分开;儿童要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接触禽类及其蛋类、粪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一旦有高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医,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