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做到遵守一定的原则,会使用药更科学,药效发挥得会更好。
(1)药物服用时间的不同
大家知道,用药的次数除特殊规定外,一般都采取均分给药法,也就是常见的1日1次、1日2次、1日3次、1日4次等。
药物之所以分成不同间隔时间给药,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决定的:以往多是根据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而定。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些药物已可以根据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而决定。
药物进入体内经胃肠道吸收到血液中,随血液循环于机体到达作用部位,再经过一定时间,大部分经肾排出体外。药物治疗疾病,就要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也就是通常说的血中药物有效浓度。当药物排泄逐步消除时,体内药物浓度也随之下降。均分法给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体内维持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这就如同作战一样,一批士兵倒下了,又一批士兵赶来了,源源不断,永远保持着战斗力。
合理用药不仅要选药准确,还需要适宜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和剂量,使机体和机体特定部位的药物能达到有效浓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
(2)药物漏服时的补服时间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严格按其特定要求应用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如抗菌消炎药漏服了,或拉长了用药间隔时间,都会使血药浓度在一段时间内低于有效的抑菌浓度,这不仅会影响疗效,还可加速病菌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要严格按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明确的用法用量用药,不要漏服。如果漏服了怎么办呢?切记不要随意补服,要视漏服的具体情况而定。
漏服时间若在两次用药间隔1/2长时间以内者,应立即按量补服,下次服药仍可按原间隔时间。
如漏服时间已超过用药间隔时间长的1/2,则不必补服,下次务必按原来的间隔时间用药。
发现漏服马上补上,下次服药时间依此服药时间顺延。此法较前法好些。
发生漏服后,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服用,以免引起药物中毒。
(3)药物服用时间的特殊要求
为了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有些药物用药时间上也很有讲究。
①饭前服
这是指饭前10~30分钟内服药,此时胃及十二指肠内基本无食物,药物吸收干扰小、浓度高、吸收充分、作用迅速。胃肠道用药多为饭前服,如苦味健胃药复方龙胆酊、制酸药氢氧化铝、收敛药碱式碳酸铋、解痉药颠茄浸膏、止泻药次碳酸铋和鞣酸蛋白,以及肠溶衣的固体制剂、人参等贵重滋补药。
②饭时服
饭前片刻服用,如助消化药乳酶生、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有利于与食物充分混合,发挥疗效。
③饭后服
一般指饭后15~30分钟服用。当胃中有食物后,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药物说明中如无特殊说明,绝大多数药物都在饭后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更应在饭后服。如解热镇痛药复方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苯妥英钠、氯丙嗪等。
④睡前服
这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催眠药苯巴比妥,又如缓泻药酚酞片需服用8~10小时后方能见效,也应睡前服,翌晨生效。注意服用催眠药后切不可做易出危险的事情和躺在床上吸烟,以免发生意外。
⑤必要时服
是指根据需要服用,如解热药、镇痛药、止吐药、防晕车船药和抗心绞痛药等。
⑥空腹服
是指清晨空腹服,如盐类泻药硫酸钠、硫酸镁等。它能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
(4)有些药物不能随意停用
某些药物,特别是调整机体功能作用的药品长期连续使用时,机体适应了药物的存在,骤然停药,机体不适应这种突然变化,就可能发生停药反应,或停药综合征。
①抗癫痫药
这类药物常用的有苯妥英钠、抗痫灵、扑米酮及苯巴比妥、硝西泮等。为了控制癫痫发作,一般需要用药3~4年,如果骤然停药或任意更换药物会加重病情,使发作加剧,甚或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主要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基氢化泼尼松、曲安西龙、地塞米松等。主要用于治疗炎症、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一般需要长期或短期大量服药。在服用皮质激素药物后,不宜减药过快或突然停药,因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于脑垂体前叶促皮质素的释放受抑制,机体自身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并随之萎缩而出现皮质功能不全,突然停药可引起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出现发烧、肌肉痛、关节痛、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昏迷。
③硝西泮、氯氮卓、巴比妥类
这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易产生耐受性或依赖性,如果突然停用会表现出激动、忧郁、惊厥等不良反应。
上述这些药物决定停用时,切记不可自作主张突然停药,而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药。
(5)有的药物必须按疗程服用
疗程,是指按规定的应用剂量、方法所连续用药的时间。疾病的种类、病情不同,所用药物不同、用药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以治疗时所需的疗程也不一样,有长有短。
如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癫痫等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的疾病,一旦诊断被确立,就应以少而精的原则坚持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以阻抑疾病的发展。一些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总是反复,主要原因就是每当自我感觉好些时,就随意减药或停药。
又如感染性疾病应在药敏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应致病菌敏感的抗菌消炎药足量按疗程用药,具体时间应依感染性质而定。一般感染疗程最短不得少于3天,而治疗结核一个疗程则需长达6个月。对于感染性疾患,抗菌消炎药剂量不足或疗程不足,不仅病情容易复发,还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用抗菌消炎药治疗感染性疾患时,一定要足量足疗程用药,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吃吃停停。
毒性大、排泄慢、长期用易蓄积中毒的药物,一般一个疗程都规定一定的给药次数。若需重复用药时,也应间隔一定时间再开始下一个疗程。总之,为控制症状或根治疾病,不少药品必须按疗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