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佛骨舍利
15610400000006

第6章 阿育王与八万四千塔(下)

此后,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盛大的无遮大会,参加此次大会的有天竺18个国王以及婆罗门代表,再加上外道义解各派僧俗人等1万余人,推举玄奘作为大会的论主,以此弘宣大乘的教义。玄奘将自己所写的《制恶见论》和《会宗论》在大会上进行阐释。大会一共进行了半个多月,竟然没有一人对玄奘义论提出一字反驳意见,甚至会后,一向对大乘怀有偏见的小乘论师们也把玄奘尊称为“解脱天”。此时的玄奘已经声闻全印度。很多年后,印度的一些寺庙里仍收藏着玄奘穿过的衣物和鞋袜等。一些人把收藏着玄奘的片纸只字作为几代人的骄傲。

冬去春来,玄奘在印度已经度过十几年的异国生涯,随着一个个日子的逝去,玄奘思乡的情绪也愈加浓烈。戒日王看出玄奘归心似箭,便也说,人命如露,非旦则夕,为使大法弘化,即可还也。

玄奘在印度的这些年,正是李世民在长安大展宏图的日子。唐太宗从隋朝的迅速灭亡中汲取了教训,并接受了魏征“偃文息武”的意见,意识到要想建立永久的大唐盛世,必须先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唐代社会。玄奘欲返的消息传到长安,唐太宗十分高兴,说希望能与他早日相见。同时太宗命令于阗王备足鞍马,前往迎接玄奘的归来。

公元645年,离别故国十七年的玄奘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17年后的长安,已经与他当初孤雁单骑离开长安时不能同日而语了。正出征东辽的太宗命留守长安的宰相梁国公、房玄龄等朝廷要员代表他出城迎接玄奘的归来。听说玄奘西域归来,长安百姓摩肩接踵地拥堵在长安的街道上,都想一睹这位为法忘躯的法师尊容。铺满鲜花的长安街头展览着玄奘从西域带回来的一部分实物,其中佛舍利150粒,金檀佛像7尊,经论520夹、600余部。

几日后,玄奘前赴洛阳与太宗见面。太宗对玄奘的才华及风度大加赞赏,太宗提出,希望玄奘能弃佛从政,玄奘说,我冒九死一生,往返17年,行程5万里,亲历了100多国,终于迎回大乘法宝,人命无常,我正要利用余生,将这些经典认真翻译出来。

太宗为玄奘的出行感动,即命宰相房玄龄等人为玄奘提供一切费用,设立译经场,以实现玄奘译经的宏愿。此后的20多年里,玄奘主持译经75部,1335卷。后人把鸠摩罗什的译著称为“古译”,把鸠摩罗什以后的译著称为“旧译”,而玄奘的译著则被人称为“新译”。与古译和旧译不同的是,玄奘的译著在考校上更加严谨,也更多地保持了原著的特色,所以评价说,玄奘的旧译也更有价值。除去以上经卷,玄奘还把自己在西域沿途各国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这12卷著作对后人研究印度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高宗即位后,对玄奘同样十分推崇。公元657年,唐高宗前去洛阳,敕玄奘陪同。四月,高宗前往明德宫避暑,仍敕玄奘作陪。玄奘不敢懈怠自己的译业,随行随译,日夜操劳。7年后,中国阴历正月初九,玄奘自知死期临近,让人将所有译著名录读给他听。在侍者的朗读声中,玄奘露出欣慰的微笑。

自释迦牟尼去世之初,已证罗汉的五百弟子在大迦叶带领下,曾历时7月,在看耆奢倔山的毕钵罗窟,举行了佛教经律的第一次结集,得以将佛法的基本内容以书面形式完整地记载下来传诸后世。这次结集,因地点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又称王舍城结集。过了百年,以长老耶舍为首的七百比丘,在毗舍离国的波利迦园举行了佛教律藏的第二次结集,就小乘三藏取得了共识,这次结集,又称毗舍离城结集。

由于阿育王崇信佛教,沙门在社会上地位崇高,不少外道之人披上僧侣衣衫以谋衣食,有的还打着佛法旗号散布似是而非的外道邪说蛊惑人心。同时,在佛教界内部,上座部与大众部之间也发生了不休的争执。为了保持佛法的纯洁和僧界的团结,阿育王在他即位第十七年(即佛陀去世235年),下旨召集一千比丘,一起聚集在波咤厘佛城的鸡园寺,重新进行经律论三藏的结集。鸡园寺亦为阿育王所造,楼宇重重,规模宏大,住在里面的僧人都由朝廷给予四时供养,玄奘法师九百年后游历此地时,见该寺院毁坏已久,但遗址还在。

这次结集,应阿育王的迎请,由德高望重的目犍连帝须担任主持人。在鸡园寺里,僧众仿前两次结集之法,一一诵出正宗法藏,驳斥了外道的异端邪说。

这次结集,历时九月才完成。完成之日,空中彩虹夺目,大地发生震动,万众为之欢呼,全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后世将这次结集称为第三次结集或波咤厘佛城结集。此次结集之后,在印度一度比较猖獗的外道邪见遭到重大挫败。

为扩大影响,阿育王还派人去次大陆各地、希腊化国家、锡兰、黄金地(今缅甸、苏门答腊等地)宣传“达摩”和第三次结集,使正信佛法得到更广泛的弘扬。从阿萨姆到兴都库什山,从迈索尔到喜马拉雅山南麓,阿育王被帝国的万千民众敬称为“法王阿育”。

从“凶暴的无忧”,到“法王阿育”,这是何等巨大的反差!此时,作为一个帝王,阿育王依然要日理朝政,不辱当朝皇帝的职责;而作为一个虔信的佛教徒,他退朝之后便每每把自己锁进密室,精进修行。他听说东印度鸡胤精舍的阿罗汉耶舍度婆奢德行高深,便亲自上门,拜他为师,把他恭恭敬敬请到波咤厘佛城里来,为他在城里建了精舍,常向他请教修行方面的问题。

有一次,帝国派往国外的商船在返国途中,所载宝物被海浪沉入海中,阿育王去精舍请教师父,耶舍度婆奢指示国王,此为得罪龙王所致,只要你供养天空、地神、佛陀和僧枷,可将众龙降伏。阿育王遂依耶舍度婆奢所授之法,供养六万阿罗汉等三宝,比以往更精进地念经诵咒不止,三个月后,众龙果然亲自将宝物送到门上。

耶舍度婆奢有一次告诉国王,他在定中得悉佛陀在世时为阿育王所作授记,当年分成8份的佛陀舍利,现在已到广布天下、利乐无量众生之时。耶舍度婆奢所说,正合阿育王之意。此事亦不难办到,因当年各自为政的8个国家,如今都已被囊括在孔雀帝国大一统的版图内。阿育王便将各国的佛陀舍利塔依次拆毁,取出贮于宝瓶中的佛陀舍利。他十分惊喜地看到,二百年来佛陀舍利增长了不知多少倍,有的舍利塔里,不仅宝瓶里面舍利已经长满,连瓶外也堆满五彩夺目的舍利子。

当阿育王拆掉了七座舍利塔,准备拆最后一座时,塔旁水池里的龙王变成一个婆罗门,来到他乘骑的象前叩头说:“大王,您对佛陀和佛法充满情感,广建福田,我大胆地请您屈驾降临我家做客。”

阿育王问:“你家在哪里?是远是近?”

婆罗门说:“我是这水池里的龙王,日日看护供养佛陀舍利塔,因大王来此,特来谒见。”阿育王便随婆罗门一同进入龙宫,看到了种种人世间没有的奇珍异宝。龙王请求阿育王保留这座舍利塔,不要拆毁,他愿以龙宫里的珍宝相赠。阿育王想想七塔已拆,聚集的佛陀舍利已经够多,便答应了龙王的请求。

阿育王回到皇宫后,诰书天下,广建灵塔,并派出使者,携佛陀舍利,分送给各地新建的灵塔,一时间,不仅在印度建新塔成千上万,在东南亚各国包括中国都建塔无数。

据传,阿育王广建佛陀舍利塔,得到本尊药师佛鼎力相助。他依耶舍度婆奢之说,拆当年七国所建佛陀舍利塔,将佛陀舍利聚拢来后,摒一切杂务,除一切杂念,勤念本尊药师佛心咒:“班堪贝呀,班堪贝呀……”,诵满十万遍后,十二药叉明王于一刹那间将佛陀舍利送往世界各地,建塔八万四千座,供各地人民瞻仰供养。

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公元335年~422年),于后秦弘始年间去印度求法,曾到过阿育王当年的都城波咤厘佛城,那时离阿育王时代已有600多年,他还亲眼见到当年阿育王所建的大塔。

太阳差不多已收尽了它最后的光线,寺院前的那片田里的稻子也差不多收割完了。望着那些堆集在大田里金灿灿的稻谷,沙弥们抹着脸上的汗水,一个个露出轻松的面容。

忽然,从对面的山坳里冲来十几个汉子,那些人一个个用锅灰抹着脸,大叫着,向稻田冲来。又是谁叫了一声,不好,强盗来了,快跑呀!

这些日来,不时有饥民抢人稻谷的传闻,说是如若遇到反抗,他们就会拔刀相向,甚至不惜取人性命。说时迟,那时快,眼看着那些人已经冲进了稻田,小沙弥们在刹那间全都逃得无影无踪了,唯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仍站在那里,像是不明白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一个汉子逼到小沙弥的面前,将一把明晃晃的刀子抵到他的胸口。小沙弥明白发生什么事了,他双手叉腰,轻松地说:“你们不就是要拿稻谷吗,尽管拿就是了,何必弄把刀子吓人呢?”

那些人见这小沙弥站在那里无动于衷,先就觉得奇怪,现在又听这人小鬼大的东西竟然说出这番话来,一个个反而站在那里不知所为了。只听小沙弥接着又说:“如果你们真是闹饥荒了,可以稍许运几袋谷子去。”

那几个人又开始装运谷子,小沙弥又说:“不过你们不能全都拿走,你们都拿走了,我们吃什么呢?”那几个人相互看看,就又从马背上丢下几袋谷子。正要赶着马离去,又听到小沙弥在叫他们,这些人站住了,不知这孩子到底还要说些什么。

小沙弥说:“过去你们有谷子的时候,从来不肯施舍半点给别人,这是你们今世受饥荒的报应。现在,你们受穷了,又不肯劳作,却来抢夺别人的,我真替你们担忧,说不定来世你们还要受更大的饥荒。”沙弥说着,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拾起镰刀从从容容地走了,丢下稻田里一帮强人一个个站在那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怎么办才好。说来也怪,这些抢夺惯了的人发一阵愣后,忽然自觉地把装在马背上的谷子一袋一袋卸下来,牵着几匹空马,就这样离开了稻田。

这个小沙弥,就是后来被后世的历史称作旅行家兼翻译家的东晋僧人法显。而人们每每说到法显,总不会忘记他十二三岁时在稻田事件中的不凡表现。

20岁时,法显正式成为一名比丘僧人。他在长安大寺里一住就是几十年,然而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无法排解的梦想总是驱之不去地萦绕在他的心中。由于当时律藏的不全,虽然不时会有人有违戒行,却又找不出合适的律条来加以约束。法显想起佛在寂灭时说过的话: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见戒是致使僧团不败的法宝,就像一道铁箍紧紧保证水桶的不致散失。可惜古印度的律藏至今没有完整地传到汉地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在长安大寺里,法显与一个名叫道整的僧人十分投契。有时候,当谈到汉地律藏不全的问题,二人感受几乎相同。又谈到希望有一天能西去印度取回律藏的愿望时,二人更是一拍即合。

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流逝着,法显很快就由青年跨入60岁的门坎。他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把西行的计划付诸实施,今生今世就再也没有希望西去印度了。然而有人告诫他说,西去的路途漫长而艰辛,不仅有号称杀人魔窟的大沙漠,更有连鸟也难以飞过的小雪山,你一个60岁的老人,又何谈西行求法?就像当年他在那片稻田里面对一批强人一样,法显从容不迫地做着西行的准备。他与道整约了慧应、慧鬼以及慧景一行5人,于公元399年自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行征程。一年后,他们到达甘肃的张掖,与另外5名西行的僧人会合,于是,10人结伴而行,继续开始漫长的行旅。

西行之路,举步维艰,等最终到达中印度时,就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二人了。终于踏上心目中的圣地,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的僧人千百年来一直是口口相传,并无佛经可写。为了把这些存留在印度僧人腹中的律藏带回国内,法显不得不在摩诃衍僧寺暂时居住,一边学习天竺语,一边与这里的僧人不时进行密切的接触。15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异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法显西行的初衷,带着抄写完整的《摩诃僧祗阿毗昙》以及《十诵律》等律藏,法显开始做着回国的准备。他去找道整,道整却说,我若再回中国,只怕也会像慧景和慧应一样,把一条僵尸留在那片大沙漠或是小雪山了。

道整的话使法显意识到,要想把这批律藏完整地带回国内,他必须选择另外的归途。

公元419年秋天,法显在狮子国搭乘一条商船泛海东行,开始了他回国的征途。海上的航行的确别有一番风味,法显陶醉在大海那绮丽的风光之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海有旦夕变幻。一片海面上,商船突遇风浪,眼看就要颠覆,偏偏商船上有一位排佛的外道,外道说,要想商船不致沉没,必须要把这个和尚扔到海里去。商人们听信了巫师的煽动,一些人一哄而上,就要将法显扔进大海。这些人的行为遭到另一位商人的反对,原来这位商人在国内时曾做过僧人的施主,施主用身体护住了法显,一边大声地说,大家都不要听信巫师的妖言,法师为人天师范,和这场风浪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大家一定要把这位法师扔进海里,就请先把我杀了吧。法显对天默祷说,如果我带回去的是真正的大乘佛法,就请让这场灾难尽快过去吧。过了一会儿,风浪果然渐渐地止了,于是商船继续向东航行。

90多天的海上航行,商船终于到达一个海岸,一踏上岸上的土地,当看到岸上的岩石上刻着“青山无恙”的汉字时,法显知道,已经是踏上青州(今山东青岛)的土地了。法显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扑到那块岩石上,顿时老泪纵横。想想十五年前他和道整等人从长安出发开始西行,途中五人而成十人,后来十人而成二人,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人回到国内,而此时他已是一个75岁的耄耋老者了。所幸的是,他所带回来的40多卷律藏完整无缺。中国的大乘佛法,终于又增添了一批无价的法宝。在青州,法显受到太守李嶷的热情款待,他在这里休整了一年。

公元413年,法显继续南下,经过彭城来到晋都城建康,住进了道场寺,恰好在这里遇到了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于是,二人合作,共同译出了他千辛万苦从印度带回来的所有律藏。

法显回国后在其所著《佛国记》中,记下了他在印度看到的景象:

阿育王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所作大塔,在城南三里余。此塔前有佛脚印。起精舍,户北向塔。塔南有一石柱,围丈四五,高三丈余,上有铭题,云:“阿育王以阎浮提布施四方僧,还以钱赎,如是三返。”

又过了两百多年,玄奘法师西行游历印度各地时,也来过这里,只见该塔已倾斜陷落,他回国后,在《大唐西域记》中对此记载说:“地狱南不远有堵坡,基址倾陷,惟余覆钵之势,宝为厕饰,石作栏槛,即八万四千之一也。”

不过,波咤厘佛城里的阿育王塔虽已倾陷,在别处保存完好的塔并不少见,《大唐西域记》里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例如:

阿耶穆怯国(在今印度北部):“城东南不远,临克伽河岸,有堵坡,无忧王之所建也,高二百余尺,是如来昔于此处三月说法。”

婆罗尼斯国(在今印度北部):“大城东北婆罗尼河西有窣堵坡,无忧王之所建也,高百余尺。前建石柱,碧鲜若镜,光润凝流,其中常现如来影像。”

战主国(在今印度东北部):“大城西北伽蓝中堵坡,无忧王之所建也。《印度记》曰:此中有如来舍利一升。”

摩揭陀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迦兰陀池西北行二三里,有堵坡,无忧王所建也,高六十余尺。傍有石柱,刻记立堵坡事,高五十余尺,上作象形。”

萨他泥湿伐罗国(在今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内):“城西北四五里,有堵坡,高二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砖皆黄赤色,甚光净,中有如来舍利一升,光明时照,神迹多端。”

憔萨罗国(在今印度中部):“城南不远有故伽蓝,傍有堵坡,无忧王之所建也。”

羯陵伽国(在今印度南部):“城南不远有堵坡,高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

珠利耶国(在今印度南部):“城东南不远处有堵坡,无忧王之所建也。”

摩诃刺咤国(在今印度孟买):“大城内外五堵坡,并过去四佛坐及经行遗迹之所,无忧王建也。”

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有四堵坡,并无忧王建也,各有如来舍利升余。”

臂多势罗国(在今巴基斯坦):“城北十五里大林中,有堵坡,高数百尺,无忧王所建也。中有舍利,时放光明。”

那揭罗曷国(在今阿富汗):“城东二里有堵坡,高三百余尺,无忧王之所建也。编石特起,刻雕奇制。”

漕矩咤国(在今阿富汗):“人性轻躁,情多诡诈。好学艺,多技术,聪而不明……无忧王所建堵坡十余所。”记载颇多,不一而足。

玄奘法师回中国时,据说还带回150粒获赠的佛陀真身舍利。

阿育王共有11个儿子,立三波提为太子继承皇位。

晚年阿育王卧病在床,自知不久人世,对三宝的施舍之心更为强烈,一次又一次将皇宫中的金银珍宝施舍给寺院僧侣。

众臣对太子三波提说:“看来大王将要命终了,不能让大王再这样施舍下去,不然国库要空竭了,今后你靠什么来治理国家?”太子答应不再让父王把宫中的东西拿出去。

阿育王见大臣不肯再替自己向寺僧施舍宫中财宝,就把自己吃饭用的金器送给了鸡园寺。太子见状,叫侍者换用银器给阿育王送饭。阿育王吃完饭,将银器也送给了寺院。太子又令人换铜器。结果阿育王将铜器也施舍掉了。太子得知后,令侍者再换瓦器。

阿育王心里很难过,令侍者把众臣叫到跟前,手里拿着吃剩半只的庵摩勒果(一种印度水果,可作药用,仅看外表,生熟难辨),眼中噙泪,问大家:“你们说说,谁是天下的主子?”

众臣齐声回答:“当然是您大王啦。”

阿育王摇了摇头,说出一首偈言:

汝等护我心,何假虚妄语,

我今坐王位,不复得自在。

庵摩勒半果,今在于我手,

此即是我物,于是得自在。

呜呼尊富贵,可厌可弃舍,

先领阎浮提,今一旦贫至,

如恒河驰流,一逝而不返。

富贵亦复然,逝者不复还。

群臣没什么话好说,皆沉默不语。

阿育王将手中的半只水果交给侍者,对他说:“你把这半只庵摩勒果拿到鸡园寺去,代我礼拜诸比丘僧,对他们说,就说是我阿育王说的,我曾统领阎浮提,阎浮提是我所有,可我现在再也没有任何财宝可供布施,只有这半只庵摩勒果是我的,我把它布施给你们,这是我今生最后的布施了,希望你们接受,并让我最后得到供养僧侣的福报”。

侍者受命来到鸡园寺,走到上座跟前,奉上半只庵摩勒果,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将阿育王要他说的话转述了一遍。

上座手捧半只庵摩勒果,对众僧说:“阿育王从前期望周济天下,如今重病在身,奸臣弄权,他已没法支配自己的珍宝,只好以这半个庵摩勒果作最后的布施,每个人都应分到。”他叫人将庵摩勒果磨成粉末,煮一大锅石榴羹,把庵摩勒果粉末倒入搅匀,这样每个僧人都吃到了。庵摩勒果中的果核,则收集在一起,建塔供奉。

侍者回去禀告阿育王说,按照他的吩咐,每个僧人都已吃到了他送去的那半只庵摩勒果。

阿育王又问身边几个还没离开的大臣。“谁是阎浮提的王?”

大臣齐声回答:“当然是您大王。”

听此回答,阿育王由卧而坐起,眼望虚空,合掌作礼,心念口言:“我今再次以此阎浮提布施三宝,随意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