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15610700000023

第23章 老年性眩晕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由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或痰火气逆,上犯清窍。眩晕的发病过程中,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或肝风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肝阳上亢

主要特征:素体阳盛,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致病原因:眩晕久发、眼花、视物模糊、耳鸣、健忘、失眠、腰膝酸软乏力等。

中药方剂:治以滋补肝肾,活血熄风,临床以杞菊地黄汤加减。方药: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云苓10克,泽泻15克,枸杞10克,菊花10克,天麻12克,钩藤12克,牛膝15克,赤白芍各12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仙鹤草30克,葛根15克。方中天麻、泽泻、川芎、当归、葛根、仙鹤草6味,必不可少,且量要偏大,一般可用在15~30克。

气血亏虚

主要特征:头晕乏力,耳鸣耳聋,心悸气短,视物昏晕,健忘不寐,腰膝酸软,手足麻木,纳少腹胀。

致病原因: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中药方剂: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20克,人参6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升麻6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木香8克,枸杞10克,当归15克,天麻10克,仙鹤草30克,泽泻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重在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加上天麻、当归、川芎、泽泻、仙鹤草,其效更彰。

穴位按摩:用中指指尖在该穴位进行轻度垂直按压,强度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5秒钟,直到症状缓解为止。

老年眩晕的饮食治疗

如果眩晕由高脂血症引起,膳食中就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坚持低脂饮食,每天膳食中脂肪总量不超过50克,可采用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每日要控制在10~15毫升。还要坚持低胆固醇饮食,每日胆固醇量不超过300毫克,平时要注意选择降脂食物,如大蒜、洋葱、蘑菇、绿菜、绿豆、山楂、酸奶等食物。同时,应注意坚持低盐饮食,食盐用量过多时也可造成内耳动脉压力过高,而内耳淋巴压力增高会产生眩晕,每日食盐量要在6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