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15610700000027

第27章 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听力逐渐下降的现象,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它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内耳血循环障碍,进而造成内耳营养不良,发生生理性退化所致。中医认为,老年性耳聋与老年精血逐渐衰少,不能上充于耳有关。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老年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均有积极意义。

肝肾阴虚

主要特征:症见耳聋耳鸣,急躁易怒,听力每况愈下,头目眩晕,耳鸣尖细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舌红苔少,脉弦细。

致病原因:由外邪深入肝肾、久病伤阴、精血不足等因所致。

中药方剂:治宜滋补肝肾,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克,钩藤20克,石决明20克,熟地黄20克,川断15克,杜仲15克,杞果20克,煅龙骨20克,煅牡蛎20克,黄精20克,丹参20克。水煎内服。

肾精不足

主要特征症见听力下降,耳鸣声细,时有眩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致病原因:人至老年,肾精已虚或病深日久,损及肝肾,或先天不足均可致脑髓失充导致听力下降。

中药方剂:治宜益肾填精,聪耳开窍。方用耳聋左慈丸或杞菊地黄汤均可。常用处方为:熟地黄2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丹皮12克,泽泻15克,茯苓12克,杞果12克,怀菊花15克,女贞子20克,黄精15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炒枣仁20克。水煎内服。

气虚血淤

主要特征耳聋耳鸣,眩晕或头内空虚感,倦怠乏力,劳则加重,时有头痛或耳内闷胀,手指尖痒麻;舌暗淡或有淤斑,脉涩无力。

致病原因:有气虚之象,同时又兼有血淤病症。多由久病气虚,运血无力而渐致淤血内停所致。

中药方剂:治宜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4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地龙1.5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丹参20克,全虫10克,葛根15克。水煎内服。若煎药不便,可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配以复方丹参片亦可。

穴位按摩:点穴按摩翳风、听宫、听会,耳门和髎穴

用双手拇指分按两侧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中),两食指分按两侧听宫穴(在耳屏前凹陷中),两食指顺按两侧听会穴(在听宫穴直下),两中指分按两侧耳门穴(在听宫穴上方凹陷中),两无名指分按两侧和醪穴(在耳前鬓角下)。两手各四指同时用力先向前揉转50下,再向后揉转50下。

食疗方法

1.多吃维生素类食物。人体缺乏维生素类食物,特别是缺乏维生素D时,其代谢衍生物钙化醇减少,视听功能的内耳听觉细胞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同时维生素缺乏可致红细硬度增加,难以通过末稍微血管,导致听觉细胞缺氧缺锌,这也和老年性耳聋有关。因此,老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铁、锌等元素的食物。这类食物主要有瘦肉、豆类、木耳、虾、蘑菇、各种绿叶蔬菜、萝卜、牡蛎等。

2.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因此,老年人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烹调方法尽量选用炖、煮,避免炸、煎、油氽。

3.老年性耳聋病人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尤其是青鱼。因为青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使呈胶状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从血管壁上游离出来,避免产生高血脂,从而达到防治老年性耳聋的目的。

4.老年性耳聋病人应戒烟禁酒,不喝浓茶、咖啡和食用其他刺激性食物。

预防老年性耳聋的措施

1.注意耳部卫生:不要用不卫生的东西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2.擤鼻涕要轻:因鼻咽部有耳咽管通向中耳,若过度用力,容易把细菌送往中耳腔引起中耳炎的发作。

3.避免病毒感染:流感、脑炎等病毒感染的疾病,也可能损害听神经。

4.保持健康的心理因素:有乐观的心理环境,心情要愉快。

5.不能滥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6.避免噪音干扰:噪音会损伤内耳的传音系统,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听神经会加速退化。

此外,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舞蹈等,也都有助于改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这都有利于预防老年性耳聋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