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21

第21章 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多由饮食不当,思虑过度,少动,素体阳盛及病后体虚等因素,以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

现代医学的功能性便秘,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肠胃积热证、气机郁滞证、阴寒积滞证、气虚便秘证、血虚便秘证、阴虚便秘证、阳虚便秘证。

辨证论治

肠胃积热证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兼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黄。

致病原因 热积于肠胃,耗伤津液,肠道干涩,故大便干结;积热上蒸,浊阴不降,故口干口臭。

常用药物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通腑泻热;麻子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敛津。若口干舌燥,可加生地、玄参、麦冬;若兼痔疮便血,可加槐花、地榆。

现代药理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麻子仁有润肠通便作用,同时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强,从而达到通便作用。枳实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杏仁有润滑性通便作用。

食疗方法 番泻鸡蛋汤 番泻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鸡蛋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留汁,倒入鸡蛋,加菠菜、食盐、味精,煮沸即成。

气机郁滞证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或不干结,但排便不畅,肠鸣,时常排气,腹部胀痛;兼频频嗳气,饮食减少,胸胁部胀痛。

致病原因 情志不和,肝脾气机郁结,传导失常,糟粕内停,故排便而不畅。

常用药物 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若腹部胀痛明显,可加厚朴、莱菔子;若口苦,咽干,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若腹部术后引起的便秘不通,可加红花、赤芍、桃仁。

现代药理木香、乌药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木香能加快胃肠蠕动。莱菔子能增强兔回肠节律性收缩。

食疗方法 香槟粥 木香5克,槟榔5克,粳米100克。水煎木香、槟榔,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将熟加冰糖适量,溶后即成。

阴寒积滞证

常见症状大便艰涩难于排出,腹痛胀满疼痛;兼手足不温,呃逆,甚至呕吐。

致病原因 阴寒内盛,凝滞胃肠,传导失常,故大便艰涩难于排出,腹痛胀满疼痛;阴寒内盛,四肢失于温煦,故手足不温。

常用药物 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若便秘腹痛明显,可加枳实、厚朴、木香;若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加干姜、小茴香。

现代药理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食疗方法 锁阳红糖饮 锁阳15克。水煎锁阳,去渣留汁,加红糖适量,饮服。

气虚便秘证

常见症状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兼用力努挣则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色苍白,神情疲倦,懒言。

致病原因 脾肺气虚,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排便困难;卫外不固,则用力努挣则汗出。

常用药物 黄芪——补脾肺之气;麻仁、蜂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乏力汗出明显,可加白术、人参;若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可升麻、柴胡。

现代药理蜂蜜又促进小肠运动作用,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食疗方法 黄芪苏麻粥 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将黄芪、苏子、火麻仁打成粉末,倒入300毫升温水,用力搅匀,待粗粒下沉时,取上层药汁备用。洗净粳米,以药汁煮粥。

血虚便秘证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兼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

致病原因 血虚津液亏虚,不能下润大肠,则大便秘结;血虚不能上荣头面,则面色萎黄;血不养心则心悸。

常用药物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引气下行。若眩晕明显,加何首乌;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胡黄连。

现代药理首乌中提出的大黄酚能促进肠道运动。

食疗方法 何首乌煲鸡蛋 何首乌50克,鸡蛋2个。将何首乌与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饮汤。

阴虚便秘证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兼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

致病原因 阴虚津液亏虚,不能下润大肠,肠道干涩则大便秘结;阴虚则形体消瘦。

常用药物 大黄、芒硝——泄热通便;玄参、麦冬、生地——滋阴生津;油当归——滋阴养血,润肠通便。若口干面红、心烦盗汗者,可加芍药、玉竹;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现代药理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芒硝所含的主要成分硫酸钠,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泻。

食疗方法 桑椹地黄蜜膏 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将桑椹、生地加水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取2次,再以小火煎至较黏稠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阳虚便秘证

常见症状大便干或不干;兼小便量多,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

致病原因 阳气不运,肠道传送无力,大便排出困难;脾肾阳虚,可见尿清,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

常用药物 肉苁蓉、牛膝——润肠通便温补脾阳;当归——养血润肠;升麻、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若老人腹冷便秘,可用硫黄、锁阳。

现代药理牛膝对肠道有加强收缩作用。升麻有抑制肠道痉挛作用。

食疗方法 胡桃仁粥 胡桃仁15克,粳米100克。将胡桃仁打碎,与粳米同入锅煮粥。

预防调护

1.忌过食辛辣炙博;宜多食蔬菜瓜果;常服蜂蜜、牛奶。

2.保持心情舒畅,克服对排便困难的忧虑,增加体力活动,切勿养成服药通便的依赖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便秘的治疗虽以通为主,但决不能滥用泻下的药物。尤其是慢性习惯性便秘,一般为虚多实少,若滥用攻下,容易损伤津液,以致便秘暂时缓解,但不久再次便秘,且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