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52

第52章 产后大便难

产后饮食如故,大便艰涩,或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于解出者。本病属于现代医学中之产后便秘。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血虚津亏证、阴虚火燥证、气虚失运证、阳明腑实证。

辨证论治

血虚津亏证

常见症状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无胀痛,饮食如常,兼面色萎黄,皮肤干燥。

致病原因 由于产后失血伤津,肠道失于濡润以致便秘;血虚不容于外,则面色萎黄,皮肤干燥。

常用药物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润肠;肉苁蓉、柏子仁、何首乌、火麻仁——润肠通便。若口干咽燥,加玄参、麦冬。

现代药理首乌中提取的大黄酚能促进肠道运动。

食疗方法 蜂蜜芝麻粥 蜂蜜40克,芝麻20克,粳米60克。将芝麻碾碎与粳米同煮粥,待粳米将熟之时调入蜂蜜,煮沸而成。

阴虚火燥证

常见症状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大便坚结,腹部胀满,兼小便黄。

致病原因 由于产后失血伤津,阴虚火盛,肠道干涩则大便干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大便坚结;虚火灼津,则小便黄。

常用药物 火麻仁、麦冬、阿胶、白芍——养血滋阴润燥;玄参、生地、地骨皮——养阴清热;枳壳、大黄——泻热通便;人参——益气扶正。

现代药理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食疗方法 地黄鲫鱼 生地、麦冬各10克,木耳5克,鲜鲫鱼1条。鲫鱼去鳞及内脏。将生地、麦冬装入鱼腹中,加木耳及调料,蒸30分钟即可食用。

气虚失运证

常见症状大便数日不解,临厕努争乏力,便出不干硬,兼汗出气短,乏力。

致病原因 素体虚弱,产时用力耗气,气虚大肠传送无力,则大便数日不解,临厕努争难出;脾虚失运,津液未伤,则大便不坚;气虚则神疲乏力;气虚腠理不固,故气短乏力。

常用药物 人参、甘草——益气;当归——养血;生地、火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槟榔——行气通腑。

现代药理麻子仁有润肠通便作用,同时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强,从而达到通便作用。枳实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

食疗方法 栗子鸡 党参50克,栗子20克,母鸡1只。母鸡在沸水中汆过,将党参纳入鸡腹中,栗子、鸡、调料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1小时即可食用。

阳明腑实证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数日不解,腹部胀痛,兼身热,矢气臭秽,口臭。

致病原因 产后正气亏弱,又饮食不节,伤于肠胃,积滞化热,热与糟粕壅塞肠道,则大便数日不解,腹部胀满;腑气不通,胃热上熏,矢气臭秽,口臭。

常用药物 大黄、芒硝——泻热通便;当归、白芍——养血润肠通便;生地——养阴生津而润肠通便;枳壳、槟榔——行气通腑。

现代药理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芒硝所含的主要成分硫酸钠,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泻。

食疗方法 二冬蜜水蛋花 天冬、麦冬各10克,蜂蜜30克,鸡蛋2个。鸡蛋打匀备用,将天冬、麦冬文火煎15分钟去渣取汁,再把药汁煮沸加入鸡蛋,最后兑入蜂蜜。

预防调护

1.积极预防产后出汗及汗出过多。

2.鼓励产妇产后尽早起床活动,作保健操,促进胃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次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品。

5.勿过食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