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63

第63章 牛皮癣

牛皮癣是因湿内蕴,化燥生风而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中医称“白疕”、“松皮癣”、“疕风”、“白壳疮”,临床上以阵发性皮肤奇痒,生有扁平状粟疹,患处皮肤纹理粗重,触之韧实,脉象弦数为主要表现。主要由外感风邪搏于皮肤,失于疏散,淤阻肌肤,日久风胜血燥而发,一般病程较久,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本病西医称为银屑病,属于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风热相搏证、风胜血燥证两种证型。

辨证论治

风热相搏证

常见症状新疹不断出现,旧疹不断扩大,疹色鲜红,鳞屑厚积,多表现在进行期,伴发热、口渴、咽干、咽痛。

致病原因 肝热邪毒入于血分。

常用药物槐花、生地——清热凉血;紫草、地龙——清热凉血、活血;土茯苓——清热除湿;生石膏——清热泻火;苍耳子——祛风;雷公藤——祛风、活血、通络、解毒。若属脓疱型表现为热毒重,加蒲公英、黄花、连翘、七叶一枝花;渗出型表现为湿毒重,加黄柏、苦参、薏苡仁、萆薢;若属关节炎型表现为风湿热痹,加秦艽、防己、豨莶草;属红皮病型表现为血分热毒,加水牛角、牡丹皮、金银花、紫花地丁。

现代药理槐花对各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生地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紫草有抑菌、抗炎作用。石膏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土茯苓能抑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雷公藤有广谱抑菌、抗炎、抗真菌作用,对免疫系统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食疗方法 将鲜生地30克、鲜金银花10克水煎取汁,浓缩至100毫升,再将藕片300克炒熟,放调料,入药汁食用;或将鲜荷叶20克、鲜生地100克水煎20分钟,取汁,用汁与粳米200克煮粥,另将薄荷叶10片以开水泡5分钟,取汁50~80毫升,兑入粥中再煮既可;或将20克蜂蜜倒入200克切碎的猕猴桃中,浸渍1~2小时既可食用。

风胜血燥证

常见症状新疹停止发生,旧疹皮色暗红,鳞屑干燥,疹块厚硬,关节处皮疹皲裂,相当于静止期、退行期。伴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头晕少寐。

致病原因 风热毒邪耗伤阴血,血虚失于濡润。

常用药物首乌、熟地——养血润燥;生地、玄参——清热、凉血、养阴;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白蒺藜、白僵蚕——祛风通络;红花——活血祛淤;雷公藤——祛风、活血、通络、解毒。若病史长,皮疹暗紫,色素沉着,鳞屑厚积,关节活动不利,加桃仁、丹参、三棱、莪术;若红斑色淡,鳞屑不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加仙茅、仙灵脾、菟丝子。

现代药理首乌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腹腔淋巴结、肾上腺的重量,使脾脏有增重趋势。鸡血藤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白蒺藜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强壮、抗衰老及抗过敏作用。红花有免疫抑制作用。

食疗方法 将粳米200克煮粥,半熟时,加入松子仁15克、黑芝麻10克同煮,将熟时加入桑椹20克,同煮既可;或将黄精10克、桑椹10克、玉竹10克包于纱袋内,与猪肘500克同煮,加调料,文火煨至汁浓肘烂,食肘喝汤;或用三碗水先煎旱莲草6克,沸后文火煎至两碗去渣,再入木耳10克、银耳10克、冰糖20克,熬成羹状,纳入糖桂花6克既可;或将50克椰肉切丝,将60克核桃仁捣烂,再与海参100克同炖,将成羹时入调料既可。

预防调护

1.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无论是对预防本病还是对治疗本病都非常重要。

2.积极开展体育锻炼,预防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生,因牛皮癣的发生与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3.本病应忌食辛辣刺激及酒类,少食肉类及脂肪,尤其是牛、羊肉,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