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中草药家庭疗法
15610800000064

第64章 湿疹

湿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湿烂浸渍,久则肥厚皲裂,状似苔藓。以医对糜烂、渗出显著的称为“浸淫疮”或“黄水疮”、“湿毒疮”;对丘疹、小疱播发于全身的称为“粟疮”。本病病程较长,少则数周,多则数年,易于反复。多由脾肺二经湿热外溢,感受风邪激发。

中医辨证分型

常见的辨证分型为:湿热型、风热型、阴伤湿恋型(慢性型)三种证型。

辨证论治

湿热型

常见症状皮肤红赤,灼热瘙痒,水疱,糜烂,黄水浸淫。

致病原因 湿热蕴于肌肤。

常用药物黄芩、黄柏、苦参、白鲜皮——清热燥湿;淡竹叶——利水除湿;茯苓皮、滑石——甘淡渗湿;生地、板兰根——清热凉血。

现代药理黄芩、黄柏、苦参有广谱抑菌作用。黄柏、苦参、白鲜皮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滑石能保护创面,吸收分泌物,促进结痂。生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板兰根能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

食疗方法 鲜白茅根20克水煎20分钟,去渣留汁,纳入薏仁300克煮粥既可食用;或玉米须10克水煎20分钟后捞出,纳入莲子50克、冰糖15克,微火炖成羹既可;或将牡蛎肉100克煸炒至半熟,加入鲜慈姑200克(切片)同煸,加调料及清汤,大火烧开,文火焖透,至汤汁稠既可。

风热型

常见症状皮肤潮红,丘疹如粟,散发全身,抓后有渗出,糜烂轻微。

致病原因 风、湿、热搏于全身肌肤。

常用药物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疏散风热之邪;苦参——清热燥湿;生地、知母——清热养阴;木通——清热利水除湿。

现代药理荆芥能增强皮肤血液循环,有抗菌、抗炎作用。防风有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牛蒡子、知母对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木通有利尿、抗菌作用。

食疗方法 鲜藕100克洗净去皮,绿豆泡好后装入藕孔内,蒸熟切片,莲子30克煮熟,鲜薄荷叶3片切碎,加调料同拌放凉后食用。

阴伤湿恋型

常见症状病程日久,皮损渗水不多,基底暗红,淫淫作痒,或皮损肥厚,干燥韧实,纹理粗糙,瘙痒时作。

致病原因 阴血受损,津液亏乏。

常用药物当归、熟地、首乌——补益阴血;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萆薢、泽泻——除湿;防风、蝉蜕——疏散风邪。

现代药理熟地能抗炎、抗过敏、补血。熟地、首乌均抗衰老作用。麦冬、首乌能增强免疫功能。泽泻有利尿、抑菌作用。萆薢能抗真菌。

食疗方法 将赤小豆20克先煮20分钟,加入鲤鱼同煮,待鱼熟豆烂后,加入调料既可;或将陈皮10克,生姜放入鲫鱼(300克)鱼腹内,加调料、清汤,蒸至熟烂既可食用;或将山药(去皮)200克蒸熟,捣烂,大枣100克煮熟,去皮核,茯苓100克研粉,与枣肉、山药拌匀,上锅蒸成糕,熟后淋上蜂蜜30克既可;或将小麦粉200克,茯苓粉100克和匀,加水调成糊状,再入发酵粉适量,拌匀后将核桃仁15克,花生仁(去皮)20克撒于面团内,制成饼,入烤箱烤熟既可。

预防调护

1.此病禁用开水烫洗,也不宜用盐水、花椒水、肥皂水等清洗皮疹。

2.外用药药性要和缓,禁用刺激性药物来止痒。

3.患者要多吃蔬菜,忌食葱、蒜、辣椒、酒之类的刺激性食物。鱼虾、螃蟹、鸡、鹅等动风发物,能诱发或使皮疹加重,应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