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女性中医养生
15610900000031

第31章 急性子宫内膜炎

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所引起的炎症。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呈酸性环境,宫颈有黏液栓,可抵御细菌侵入。但经期,分娩,流产后,阴道屏障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易细菌侵入,造成子宫内膜炎。不注意个人卫生,经期性交及与患有性病的异性性交,也易发生此病。西医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发热、寒战、下腹痛、带下增多、混浊有臭味等特征,慢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下腹坠胀而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紊乱及痛经等症。

中医认为,本病形成与湿、热、毒之邪相关,尤其在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时,余血浊液未净,易感染湿、热、毒邪气;侵入体内阻滞胞中,胞脉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而发病。中医对急性子宫内膜炎分湿热蕴结型、淤热互阻型、热毒炽盛型三型进行治疗。

由外邪引起的急性子宫内膜炎(湿热蕴结型)

小腹疼痛,腰骶酸痛,低热。白带量多质稠,色黄,臭秽;或恶露不断,量多混浊;经血淋漓不尽,色泽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湿、热邪侵入体内引起

由湿热生虫引起的急性子宫内膜炎(淤热互结型)

小腹疼痛,按之痛甚,或小腹刺痛难忍。带下色黄或淡红。或恶露淋漓不绝,色暗,有血块;或经血质稠色暗,有血块。可伴有咽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边有淤点或淤斑,苔黄,脉弦滑或涩

产后恶露不畅,致淤热互结,气血运行不畅

由湿热之邪引起的急性子宫内膜炎(热毒壅盛型)

小腹痛,拒按。白带色黄如脓;或恶露不畅,色红质稠,有血块。伴见口渴喜冷饮,倦怠乏力,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产后体虚,邪毒侵入引起

湿热蕴结型

主要特征 小腹疼痛拒按,腰骶酸痛,低热。白带量多质稠,色黄,臭秽;或恶露不断,量多混浊;或经血淋漓不尽,色泽晦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致病原因 因经期、产后,血室正开,湿、热邪极易侵入体内,又胞宫位于下焦,热毒之邪入侵,与湿邪合而为病,致湿热雍阻于冲脉,使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带下量多,包质异常。

中药方剂 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为治疗原则,代表方四妙丸合解毒活血汤加减,成分为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0克,连翘15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生薏仁15克,桃仁10克,丹参20克,柴胡10克,红藤15克,生甘草10克。

穴位按摩 患者俯卧位。术者用掌根揉搓腰骶部,重力按摩八膠穴,大肠俞。

食疗方法 代表食疗方为槐花苡米粥,取槐花10克,苡米30克,冬瓜仁20克,大米适量。将槐花、冬瓜仁同煎成汤,去渣,放入苡米及大米同煮成粥服食。有益气祛湿的功效。

日常护理 经期、产后一定要避免湿热邪侵入体内,切不可用凉水清洗衣物,更不能进食过凉的食物。

淤热互结型

主要特征 寒热往来或发热不退,小腹疼痛,按之痛甚,或小腹刺痛难忍。带下色黄或淡红。或恶露淋漓不绝,色暗,有血块;或经血质稠色暗,有血块。可伴有咽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边有淤点或淤斑,苔黄,脉弦滑或涩。

致病原因 产后恶露不畅,淤血停滞,日久郁而化热;或恶露未尽,复感热邪,而致淤热互结,阻滞胞脉,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而引发病症。

中药方剂 以活血化淤,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药用少腹逐淤汤加减,成分为当归12克,川芎6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蒲公英10克,败酱草10克,生甘草10克,若恶露不绝或经血淋漓不止,加益母草20克,以化淤止血。

穴位按摩 患者取仰卧位,沿任脉及冲脉循行路线,由上向下快速平推,至小腹胀热为度,点按中极、气海、气冲穴位各2分钟。

食疗方法 取桃仁10克,莲藕250克,盐少许。将桃仁、莲藕洗净,切块,用适量清水煮汤,用盐调味即可。

日常护理 由于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流产或分娩后,与细菌逆行感染子宫创面有关,因此产前或是流产前需积极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及时发现生殖道炎症并予以治疗,防止流产后或产后细菌上行感染。同时,流产后及产后需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不洁卫生纸巾,并且禁止房事。

热毒壅盛型

主要特征 寒战高热,小腹痛甚,拒按。白带色黄如脓;或恶露不畅,色红质稠,有血块。伴见口渴喜冷饮,倦怠乏力,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致病原因 产后体虚,血室正开,邪毒直犯胞宫,正邪交争,热毒炽盛,蔓延全身;或因热甚化火成毒,与湿邪胶结而成湿毒。与血相搏,若传变迅速,又可出现热入营血等重症。

中药方剂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为原则,代表方为五味消毒饮加味,成分为金银花15克,野菊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9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甘草10克,若小腹严重痛者,加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以活血化淤止痛。

穴位按摩 用拇指按揉三阴交、行间、阴陵泉各1分钟。

食疗方法 生地黄250克,乌鸡1只,白糖150克。将鸡去毛,洗净肠肚,细切,地黄与糖混匀,放入鸡腹中,隔水蒸熟,即可食用。本方有滋阴清热功效。

日常护理 1.对于普通女性,平时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阴道有出血现象需绝对禁止房事。

2.对于孕妇,产前应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接受孕期卫生指导,避免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妊娠晚

期禁止性生活。经期要选用质量高的卫生巾并及时更换。分娩前需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手术,避免因消毒不严格而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在恶露未排净时多取半卧位,以便恶露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