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女性中医养生
15610900000033

第33章 非特异性外阴炎

外阴即女性外生殖器,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以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呈酸性,能抑制致病菌活动、繁殖和上行,炎症不易出现。当阴道分泌物酸碱度发生改变,或有特殊病原体侵入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如红、肿、痛、痒、糜烂等。现代医学认为,外阴炎是外阴皮肤或黏膜所发生的炎症病变,由阴道分泌物过多、尿瘘患者尿液及糖尿病患者尿糖刺激、外阴皮肤不洁等原因引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两种类型,前者以霉菌、滴虫感染为主;后者多见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感染。

中医认为,非特异性感染主要因湿热下注于外阴所致,而脾、肝功能也与湿热的生成有密切关系。中医根据对非特异性外阴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将本病分为脾湿下注、肝经湿热、肝肾阴亏三种症候进行辨证论治。

由脾功能失常引起的非特异性外阴炎(脾湿下注型)

阴部瘙痒、肿痛,难以自制,搔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多、清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缓

脾功能失常导致外阴疾病

由肝功能失常引起的非特异性外阴炎(肝经湿热型)

阴部瘙痒、肿痛,坐卧不安,外阴灼热或糜烂溃疡,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肝疏泄功能失常引起肝气郁滞,引发外阴疾病

由肝肾不足引起的非特异性外阴炎(肝肾阴亏型)

阴部瘙痒,外阴皮肤增厚、粗糙有皲裂,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肝肾不足,发生阴痒

脾湿下注型

主要特征 阴部瘙痒、肿痛,难以自制,搔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多、清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缓等症。

致病原因 脾主人体水液代谢,若脾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则不能正常运行,导致水湿积聚,日久则能化热,形成湿热,湿热下注于外阴可引发疾病。

中药方剂 用健脾除湿止痒的方法进行治愈,可用完带汤加减。成分为苍术、白术各20克,山药、车前子、白鲜皮、蛇床子、白芍各15克,萆薢、苦参各30克,乌药9克。若患者有外阴搔破流水或带中混有血丝,可加土茯苓、仙鹤草各30克。

穴位按摩 增强脾功能是缓解和治疗本病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按摩三阴交穴甚为关键。具体按摩时可将拇指指端按在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3寸处),逐渐用力,并深压捻动。

食疗方法 适宜选用乌骨鸡、麻雀、猪肚、淡菜、鳖肉、白扁豆、扁豆花、豇豆、山药、莲子肉、芡实、白果等食物。

日常护理 注意营养均衡,切忌饮食不节;避免情志因素对脏腑的干扰;避免劳逸失调,尤其是素体脾胃虚弱者更需注重自我调理。此外,还需注意避孕,因人流后易滋生细菌。而且对于经血多、持续时间长的女性,最好接受调经治疗,避免因阴道滋生细菌较多而引发本病症。

肝经湿热型

主要特征 阴部瘙痒、肿痛,坐卧不安,外阴灼热或糜烂溃疡,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症。

致病原因 肝疏泄功能失常形成肝气郁滞,影响水液运行而生湿。同时肝郁日久也能化热,形成湿热,引发外阴疾病。

中药方剂 用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功效的药物,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成分为龙胆草、栀子、黄柏、生地、泽泻、车前子、丹皮各15克,柴胡、木通各9克,败酱草、薏苡仁各30克。若患者有头晕、耳鸣症,可加菊花、白蒺藜各15克,桑叶9克;若患者有口舌生疮症,可加黄芩、黄连、竹叶、元参各9克。

穴位按摩 按摩大腿肝经上的蠡沟穴(此穴在内踝尖上5寸处),持续约1分钟。同时,配合去湿要穴——曲泉穴与阴陵泉穴进行按摩,效果更佳。

食疗方法 以清热利湿为食疗原则,代表方为赤豆薏米粥,取赤小豆30克,生薏米30克。将以上两味加适量水煮至薏米熟烂。每日1剂,分2次饮用。有清热利湿,柔肝散结的作用。

日常护理 避免抑郁低落等不良情绪对脏腑功能的影响,要保持健康乐观平和的心态。同时,还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清洗外阴,尽量少冲洗阴道。穿宽松的棉质内裤。

肝肾阴亏型

主要特征 阴部瘙痒,外阴皮肤增厚、粗糙有皲裂,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

致病原因 肾开窍于二阴,肝肾不足,可使前阴失于营养,从而发生阴痒。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慢性阶段基本属于虚证,多表现出肝肾阴虚、精血亏损。

中药方剂 可用滋阴降火、养血活血的方法,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成分为熟地、萸肉、山药、首乌、当归、丹皮、泽泻、茯苓、牛膝、蛇床子、白鲜皮各15克,知母、黄柏、草红花、茜草各9克。若患者睡眠不佳,可加甘松、炒枣仁各30克。

穴位按摩 做好肝肾的保健按摩对缓解本病症有非常显著的帮助。具体方法是取俯卧位,术者位于一侧,用拇指在肝俞穴、胆俞穴按揉5分钟。手法要由轻到重。

食疗方法 进食滋补肝肾食物,如猪肉、乌鸡、兔肉、鹅肉、甲鱼、鳗鱼、鲈鱼、蛤蜊肉、鸡蛋、鸭蛋、牛乳、黑木耳、银耳、黑芝麻、松子、梨、蜂蜜、花生、丰合、山药、芋艿、莲子梨、香蕉、甘蔗、葡萄、杏仁。

日常护理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睡眠充足、饮食规律、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运动以缓解压力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