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男性中医养生
15611000000011

第11章 中医细说运动养生

合理运动关系男性健康,《吕氏春秋》就曾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可见,动则身强体健,不动则体衰力竭。

“动则不衰”是我国传统医学推崇的养生观点。可见,科学合理的运动是男性健康的保证,是增强男性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途径,也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法宝。

中医视点 运动养生原理

中医认为,精、气、神与男性的身体与生命有密切的关联,而运动养生正是以养精、炼气、调神为要点,通过动形这一基本运动方式,使人体经脉畅通无阻,实现形、神、气、血、表、里的统一和阴阳的平衡,从而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运动养生可以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提高各器官的运作能力,令男性脏腑谐调,内外相和。

1.通血脉、助心脏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而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有保护心脏,提高心脏功能的作用。

2.益气强肺

肺主气,而合理的运动可以促进气体的交换,增强肺气和卫外功能,男性在运动过程中如果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肺功能。

3.强健脾脏、增强体质

脾主运动,亦主四肢肌肉,而运动能健脾消食,增强消化功能,保证膳食营养的合理吸收;同时,运动也可促进人体四肢与肌肉发育,使男性拥有强健的体魄,有助于阴阳的调和。

4.强肝养筋、通血耐劳

肝藏血,主筋,筋司运动。肝又为“罢极之本,魂之居”,而运动养生对肝脏的强健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加强血脉运动,促进血脉旺盛,还可以促进肝脏功能的健全,使人远离疲劳,提高耐劳能力。

5.强肾壮骨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运动养生可以促进各器官血液循环,不仅使肾脏得到锻炼,还可以促进骨骼发育,充养骨髓,是强身健体,防止骨骼疾病的重要养生方法。

中医解码 运动养生的作用

中医认为,“动则生,静则息”;“动则不衰,用则不退”,可见运动养生是促进男性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运动可加强人体血液的循环,促进人体代谢,有利于男性体质的增强与毒素的排除,同时也可陶冶情操、愉悦心情。

2.运动过程中,五脏会得到强健,气血也会因此而旺盛,气血旺则精神鼓舞,因此运动往往会使人振奋。

3.运动可促进经络通畅,经通气顺则心态平和,不易出现意志消沉或心浮气躁的不良心理状态。

运动可加强人体血液的循环,促进人体代谢,有利于男性体质的增强与毒素的排除,同时也可陶冶情操、愉悦心情。

运动过程中,五脏会得到强健,气血也会因此而旺盛,气血旺则精神鼓舞,因此运动往往会使人振奋;运动亦可促进血液循环与经络通畅,经通气顺则心态平和,不易出现意志消沉或心浮气躁的不良心理状态;运动中如能注重呼吸的方法,坚持科学的调息既可使精、气、神得到调养,并可愉悦身心,放宽胸怀;运动锻炼过程中,如果能聚精会神,思想平静,既可抛弃杂念,让健身与养心相结合,又可修身养性,达到养神的目的。

此外,运动场地选择的好,就可在清新而幽雅的环境中陶冶个人情操,并可在锻炼的同时吐出浊气,吸入新鲜空气,于身于心均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保养。

中医VS现代医学

中医认为,运动养生可调养精、气、神,并通过通经活血、合理调息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

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生命在于运动,科学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

科学的有氧运动是增强人体吸入、使用氧气能力的耐久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血红蛋白会随之增加,从而可以输送更多的氧气,有利于血液中废物的排泄;运动中合理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气体的交换量,不仅可以提高肺活量,还能保证身体其他器官机能的正常;运动可有效改善心率,增强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担,又有延长寿命的作用;适量的运动可强健骨骼,防止钙的流失,同时也可塑造完美体型。

现代医学的上述运动观与中医运动养生、调养精气神、通经活络、强身健体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中医视点 运动养生特点

我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法大都有以下3个特点:

首先,传统的运动养生常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均以养精、练气、调神为基本要点,通过动形这一基本的运动方式,使人体经脉畅通无阻,实现形、神、气、血、表、里的统一和阴阳的平衡,从而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其次,传统的运动养生注重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只有在运动养生中保持稳定而均匀的呼吸、聚精会神的思想、科学和谐的体态,才能使运动的效果达到最佳。此外,运动养生讲究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三者实现完美的统一才能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最后,传统运动养生将导引、气功、武术、医理合而为一。在上千年的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使运动养生得到不断地发展,逐渐成为集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养生方法。源于导引气功的五禽戏、八段锦,源于武术的太极拳等均为理想的运动养生法,无论哪种运用到运动养生中的功法都以通经活络、调和脏腑为目的。

中医解码 运动养生与男性健康

运动与男性健康休戚相关是运动养生中又一个值得一提的特点。运动是健康长寿之本,男性运动养生主要以调养精、气、神为基础,以养形健脾、强心补肾、润肺滋胃为目的,所以男性身体的强健离不开运动养生。

《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可见,运动是促进男性气血旺盛、提高男性抵抗力的重要途径,经常运动还可以使人的身材与生理功能得到优化。

华佗曾经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显然,运动可以强健脾胃,脾胃旺则气血足,故能使男性益寿延年。

运动通过对男性阴阳的调和与经脉的疏导从而实现对肾脏的调养,使男性精力旺盛,身体强健。此外,肾主骨,中老年男性可以通过运动增强肾脏功能,从而间接防止骨质增生、关节痉挛等病症的发生。

男性与运动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在运动可以让男人更豁达。在运动养生过程中,男性可以通过科学的吐纳、专注的意念、和谐的体态使自己的心情得到放松,从而实现精神的愉悦与心灵的豁达。

总的来说,男性与运动养生有密切的联系,没有运动就不会有健康的男人。

中医VS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男性的健康与科学的运动休戚相关。心脏作为人体重中之重,与运动的联系更为密切,心主血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的流畅,对保护心脏,提高心脏功能有重要作用。这与传统中医的运动养生观是基本相同的。两者都强调了运动对男性健康的积极意义。

现代医学对运动保护心脏的作用还曾做过实证检验——心脏病专家把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男性作为试验对象,并将其分为2组:第一组连续在床上躺20个昼夜,不准站立更不能进行任何运动;而第二组也同样需要连续20个昼夜躺在床上,但不同的是他们可以每天在床上的专门器材上进行4次运动。20个昼夜以后,第一组试验对象肌肉开始萎缩、心跳加速、脉搏很弱,血压下降严重,心脏功能较试验前下降了70%之多;而第二组试验对象则完全不同,他们依然很健康。可见,运动对男性心脏健康的作用不可忽视。

中医视点 运动养生原则

中医认为运动养生有祛病强身的功效,但只有坚持正确的运动养生原则,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人体的阴阳调和与内外和谐。

1.运动方法要科学

传统运动养生讲究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以意领气,以气动形。意守即精神专注,调息即调节呼吸,动形即形体运动,三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只有确保三者的协调,才能有效地增强脏腑功能,通经活血,强筋健体。

2.运动要持之以恒

运动养生重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无法实现强身健体的愿望,只有持之以恒,风雨无阻地坚持运动,才能有所收获。此外,运动养生也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锻炼应从少到多,由弱到强,切忌急于求成。

3.运动要壮阳益气

对男性来说,运动的核心就是强肾壮阳,所以在锻炼过程中应以腰部锻炼为主。因心属火,是阳中之阳,故男性还应加强对心脏的锻炼。男子以气为用,故应注重运动中的呼吸锻炼,以达到补气的目的。

4.运动要切合实际

运动的目的就是养生,不切合实际的锻炼无法起到健身的作用。由于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差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体弱者适宜运动量较小且不太激烈的运动,而体强者则可选择激烈或运动量较大的锻炼项目;由于时令的差异,运动也应该有所区分,夏季炎热,出汗较多,所以最好不要长时间剧烈活动,而冬季天寒,则需长时间运动才能有较好锻炼效果。

中医解码 运动养生应注意的细节

运动养生不仅要有科学的方法,持久的恒心,还应注重以下几个细节:

1.运动须全面

中医认为,运动养生应讲究内外兼修、动静结合,不能因注重强烈的身体运动而忽视了自然的调息。在运动中不仅要实现身体运动与心理的协调,还应当注意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相结合,既要学会跑步,又要学会散步。

2.运动的多样化

很多人均认为运动就是跑跑跳跳,而实际上运动可以包括很多项目,多样化的运动会让男性更强健。对老年男性来说,多样化的运动尤为重要,由于肌肉力量的减退,不易参加剧烈的活动,散步、慢跑是他们较好的选择,此外打太极、跳一些较慢的舞蹈,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而对于年轻男性来说,长跑、篮球、足球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也可选择跳绳、乒乓球等运动,多样化的运动不仅可锻炼身体,还可放松心情。

3.不可“临时抱佛脚”

运动养生关键在于坚持长久,而最忌“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的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对疾病的预防有较好的功效。而平时不注重运动的人身体素质会相对较差,当他们的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才开始锻炼,甚至加大强度,实际上在患病或有生病预兆期间加强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利于男性身体的阴阳调和与脏腑和谐,还可能因此损耗大量精气,使身体的恢复受到阻碍。

中医VS现代医学

雾天空气中凝结了大量小水珠,这些小水滴含有大量苯、酚、胺等物质,而锻炼者需要呼吸大量的气体,在气体交换过程中这些物质就会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引起气管炎、鼻咽等多种疾病,所以对于热爱运动的男性来说,应避免在雾天运动。

现代医学的这些运动理念,显然和中医的“运动养生应选择适宜的时间与理想的环境。运动最好在饭后1~2小时以后进行,而运动环境最好在空气新鲜,阳光适宜的地方,雾天不宜锻炼,容易伤及肺脏,破坏脏腑和谐。”的运动观点,是完全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