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曰:“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因,有言不信。”其大意是:处在两大敌对强国中间的国家,当敌方以武力胁迫它屈从时,我方必须凭借强势,立即派兵前去援救。对于处在这样困境中的国家,只做空口允诺,却无实际行动,那是不会取信于对方的。
“假道伐虢”之计在经商中的体现是:企业经营者应用此计,关键在于“假道”。当竞争对手的力量较强大时,依靠其他强者求得自下而上发展;当弱小的企业面临危机,可以通过技术援助控制或兼并他人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别的渠道,迂回发展,最后达到战胜对手、夺取市场的目的。
52.把冷灶烧热
胡雪岩资助王有龄正是“雪中送炭”。照胡雪岩的话说就是:“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末路,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着觉。”另一处的记述讲得更明白。胡雪岩对王有龄说:“吾尝读相人书,君骨法当贵,吾为东君收某五百金在此,请以畀子。”
应该说,胡雪岩“雪中送炭”得冒风险,因为胡雪岩事实上是挪用了东家的钱来帮助王有龄的。所以王有龄担心自己一旦用钱,连累胡雪岩。胡雪岩的回答十分着实:“子毋然,吾自有说。吾无家只一命,即索去无益于彼,而坐失五百金无着,彼必不为。请放心持去,得意速还,毋相忘也。”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既然能做出这种打算,就看出胡雪岩主意一定,这个忙是非帮不可了。胡雪岩的这一次“雪中送炭”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础。
“雪中送炭”的另一种情形是善结交下台人和失意文人。也许会有人因结合或有意帮助未发道之人,都很少有人看重已失势之人。胡雪岩并不是这样。
俗话说,“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坏”,一般钱庄的普通老板大约会打马虎眼,阳奉阴违一番,四两拨千斤,几句空话应付过去。不是“小号本小利薄,无力担此大任”,就是“创业未久,根基浮动,委实调度不动”。或者,就算肯出钱救麟桂之急,也是利上加利,活生生把那麟桂剥掉几层皮。
但胡雪岩的想法却是:假如在人家困难的时候,帮着解了围,人家自然不会忘记,到时利用手中的权势,行个方便,何愁五万两银子拿不回来?据知情人讲,麟桂这个人也不是那种欠债不还、耍死皮赖的人,现在他要调任,他不想把财政“空缺”的把柄授之于人,影响了他仕途的发展,所以急需一笔钱来解决问题。
想明白后,胡雪岩决定“雪中送炭”。他不惜动用钱庄的“堆花”款项以超低利率,悉数把钱贷给麟桂,这样做,钱庄大伙刘庆生有些不解,胡雪岩则说:“调度,调度,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调度,所谓‘调’,就是调得动,所谓‘度’,就是预算。生意要做得活络,有进有出,什么时候有银子进来,什么银子该用出去,要有计划。银子调来调去,只要不穿帮崩盘就可以。”
胡雪岩这一宝,算是压对了。在麟桂临走前,送了“阜康”钱庄三样礼物。
(1)找到名目,请朝廷户部明令褒扬“阜康”,这等于是浙江省政府请中央财政部,发个正字标记给“阜康”,不但在浙江提高“阜康”名声,将来京里户部和浙江省之间的公款往来,也委托“阜康”办理汇兑。
(2)浙江省额外增收,支援江苏省戡剿太平天国的“协饷”,也委由“阜康”办理汇兑。
将来江苏省与浙江省公款往来,也归“阜康”经手。
这样的一招“烧冷灶”,使得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不仅不愁没有生意做,还将生意做到了上海和江苏去。“烧冷灶”的利益回报,一下就显出来。
胡雪岩善于拉拢一些失意的官僚文人充当谋士,颇有孟尝君遗风,许乃钊为其一。胡雪岩对他执礼甚恭,专门去函,盛赞他的政绩政声,然后历诉浙江民众疾苦,以及当时面临的各种窘境,表现出虚心求教的样子,许乃钊为其所感,忠心耿耿为其服务而不自觉。当然,少不了暗中给许乃钊打打牙祭,让许有知遇之感。又比如落魄文人裘丰言,胡雪岩遇节必送礼金,使裘丰言十分感激。正因为如此,时人盛赞其有“春”秋策上风度。
当然,“雪中送炭”也不是逢人便雪中送炭,而是放出眼光,择其有资望者,或将来必有起用之日者,殷勤接纳,时相探望,慰其寂寥,解其困难,使彼心中感动,当你是“雪中送炭”的君子。有朝一日,先前的投资,便可大获厚利了。
患难见真情,胡雪岩屡出义举,也许并非源于本性,更重要的是他深知“雪中送炭”的作用,明白先给别人面子,然后再从别人那里要面子的道理。行在彼而意在此,看上去是为他人着想,其实是让人于不知不觉中按自己的意图去做,骨子里还是为自己谋利益。这与“假道伐虢”之计相通。
53.看准可成大事者
“假道伐虢”需要眼光。胡雪岩的眼光厉害就厉害在:可以看准将来可成大事者!胡雪岩辉煌的历程就是从“特殊投资”开始的,并由此造就了一代“红顶商人”。
胡雪岩为王有龄捐官,显示了其非凡的眼光和勇气。
境况不好,而且举目无亲,王有龄混得很不成样子。每天在“梅花碑”一家茶店里穷泡,一壶“龙井”泡成白开水还舍不得走。中午四个制钱买两个烧饼,算是一顿。
三十岁的人,潦倒落拓,无精打采,叫人看了起反感。他的架子还大,经常两眼朝天,那就越发没有人爱理他了。
唯一的例外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王有龄只知道他叫“小胡”。小胡生得一双四面八方都照顾得到的眼睛,加上一张常开的笑口,而且为人“四海”,所以人缘极好。不过,王有龄跟他只是点头之交,也识不透他的身份。有时很阔气,有时似乎很窘,但不管如何,总是衣衫光鲜。像这初夏的天气,一件细白夏布长衫,浆洗得极其挺括,里面是纺绸小褂裤,脚上白竹布的袜子,玄色贡缎的双梁鞋,跟王有龄身上那件打过补钉的青布长衫一比,小胡真可以说是“公子哥儿”了。
胡雪岩了解了王有龄的具体情况后,心头不由一亮,眼前的王有龄决非等闲之辈,若助他进京“投供”,日后定有出头之日,成为自己假道伐虢的强大力量!
要知道,为王有龄捐官的这笔钱,并非胡雪岩所有,而是他收账所得,但他并未把银票交回钱庄,而是寻思用这钱做本钱,做一桩大生意的投资,如今瞅准了王有龄,正好在他身上下“假道伐虢”的功夫。
“假道伐虢”之计用于商道多指求人术。例如,怎样去对待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学问就很大;你可以置之不理,不管他死活,你也可以热情相助,以图回报。前者眼光短浅,后者眼光远大。假如一个处于穷困潦倒的人受到你的帮助,他在成功的时候,最容易记住和报答的就是你。胡雪岩把这种“雪中送炭”的方法,变成了“烧冷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