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15613600000049

第49章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

从全球利益目标出发,把世界市场战略、产品多样化战略、技术转让战略和内部一体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力图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特征的跨国公司称雄称霸,逐鹿世界市场。发达国家的现代跨国公司,尤其是那些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大型跨国公司,都具有区别于一般垮国公司的明显的共同特征。

现代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有4个:

1.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主要手段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生产和销售网,以绕过贸易壁垒,夺取世界市场。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对外直接投资,就地创建新企业;另一种是兼并当地原有企业。兼并原有企业,既可以节省新建和扩建企业的时间,又可以减少建立生产供应和销售系统的麻烦。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以兼并形式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兼并的特点是:

第一,企业之间的兼并不仅限于中小企业,而且也有大企业。1991年,美国发生了12起10亿美元以上的兼并。1994年,加利福尼亚州美孚石油公司对海湾石油公司、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对格蒂石油公司进行了兼并,这两家被兼并公司的资产都超过100亿美元。特别是海湾石油公司原是石油“七姊妹”成员,因此这两起超大型兼并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第二,企业兼并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是同行业企业间互相兼并,跨行业兼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兼并的行业有传统的汽车业、建筑业和机器制造业,也有新兴的电子工业、航空业和服务业等。

第三,被兼并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经营网络的企业,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与跨国公司生产专业化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不同部门生产之间的技术、工艺、组织及管理方面的联系基础上与母公司的主要生产专业化发生联系。在资本所有权与支配权方面表现为更为集中,而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却趋于分散。跨国公司通过兼并不但能够扩大公司的规模、扩展经营领域,还能进行合法的逃税。一般西方国家都规定公司获利的利润率不同,它们应付的所得税率也不同,亏损企业可以少付甚至不付所得税。跨国公司兼并亏损的公司,使新组成的“企业集团”的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达到合法逃税的目的。据统计,仅1972年美国制造业公司中,就有33%的职工属于企业集团。美国跨国公司用于兼并的资本,1987年为220亿美元,1989年为453亿美元,1992年则高达820亿美元。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还借助股权参与,以少量自有资本(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控制他人的巨额资本。过去跨国公司多倾向于全额控股(即控股95%以上)或拥有多数股权(50%以上),以便对国外子公司进行有效的控制。据联合国1993年发表的统计,美国国外子公司的85%以上,英国国外子公司的75%以上,都属于母公司全部拥有和多数拥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子公司的股权格局,比过去更为灵活多样,尤其合营企业的比重明显增多。据联合国统计,381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1276家制造业子公司中,以美国为基地的180家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采取对等拥有和少数拥有形式的,1971年以前仅占16.8%,1980年至1985年期间增至35.1%,1991年至1995年期间增至38.5%,135家欧洲跨国公司的情况与此类似,且增加更快。今天,跨国公司所支配的外部资本和外部利润的规模说明,为控制一家公司所需要的股份已降到10—25%。据美国商务部研究报告证实,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资产相当于上述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的5—6倍。跨国公司以此控制了巨额的资本,把其经营范围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例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在1986年美国5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名列榜首,拥有资产725.93亿美元,职工87.6万人,1986年实现纯利29.45亿美元,营业额达1028.14亿美元,甚至超过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整个国民生产总值。

2.跨国公司向综合多种经营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韦尔奇论跨国公司经营方向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横向型经营。母子公司经营同种业务,生产同种产品。例如,著名的威斯汀豪森电器公司早期就是生产普通电器产品的跨国公司。

第二阶段,纵向型经营。母子公司生产不同产品,但是相互有联系,生产过程是相互连接的。跨国公司常在一国或多国设有中心工厂,由各地的子公司负责零部件的生产,再运往中心工厂加工装配,在各子公司和中心工厂之间形成一条纵向的生产线。从原料供应、原料生产到成品的加工装配均在公司内部完成。这样,从表面看来,公司从事的是多产品经营,但实际上经营活动仍是围绕一种或一类最终产品进行。

第三阶段,多种综合经营。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甚至可以经营互不相干的不同行业。开展多种综合经营成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经营的主要特色。例如,美国杜邦公司、德国拜尔公司、英国柯尔兹化学公司、日本朝日化学公司、住友化学工业公司等化学工业公司,除了经营化学工业产品外,还兼营制药、食品、化妆品、首饰工艺品、纺织、冶金、电子、化肥、农药、运输和旅馆业等各种行业,形成生产多种产品的综合体系。跨国公司通过综合型多种经营,增强了企业总体经济实力,分散了风险,提高了经营的安全系数,同时还可在内部合理地分配和调用资金,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和副产品的利用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获取最大利润。因此,跨国公司之间的“结构竞争”,即控制多部门的生产结构、争夺销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也日益发展为多目标的生产经营综合体。

3.跨国公司的技术内部化偏好

跨国公司靠技术优势起家,同时技术优势又是它们赖以不断增长的关键,也是它们争夺市场、攫取利润的王牌。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主要通过巨额的研究开发费用来维持。维农对美国500家最大的制造业公司的调查表明,跨国公司的科技投资远远超过一般的制造业公司。而且公司的规模越大,科技投入也越多。如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973年用于研究开发的投资为100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为8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7.3%;福特汽车公司为8.3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4%;通用汽车公司为8.8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2.8%。同时,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而把主要的综合研究机构保持在国内,利用国外子公司作为获取国外科技成果的信息窗口。这样,跨国公司就将研究成果牢牢掌握在总公司手中,首先应用于母国的国内生产,垄断国内市场,并通过产品出口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经过若干年后,再将技术转让给设在其他发达国家里的子公司,取得当地市场的技术优势。再过若干年后,再向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转让技术。这种分期分批的技术转让战略延长了跨国公司的技术独占时间。

——摘自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市场的不完全性,无论是市场本身的固有缺陷或是政府人为的管理、干预造成的阻碍,都使跨国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在通过外部市场公开出售技术商品的同时,更偏爱通过内部市场把不愿或不能公开登记出售的技术、技能(诀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公司内部实行有偿转让。

可见,科技成果内部化对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很有利:一是可以避开外部市场的阻碍和高成本,有利于发挥科技优势的作用;二是保护这种科技优势,使其不致过早地受到国外厂商的仿效;三是增加总公司的控制、计划能力,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在企业内部合理地安排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4.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

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是现代跨国公司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跨国公司或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相区别的特征之一。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要求跨国公司以世界市场为目标,追求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限度的利润,而不仅考虑某一子公司的盈亏得失。这一特点要求跨国公司实行内部一体化。各子公司的重大决策,都要在总公司的统一指挥下,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有计划的安排。至于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则视业务性质、产品结构、地区分布、风险大小以及各国历史形成的惯例而有不同的要求,子公司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行事。跨国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同行业的其他国家的寡头企业,物价、汇率、利率、股市多变,东道国政策多变,跨国公司没有周密的一体化战略部署是很难适应的。在公司内部,则要求各级组织彼此密切配合,服从整体利益,互通情报,交流经验,共担风险,分享盈亏,要真正做到天衣无缝是很不容易的。跨国公司从全球范围内对子公司的经营进行一体化部署,使其全球经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就是指跨国公司利用其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应付环境的变化,把投资、生产从一厂转移到另一厂,将出口、采购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把资金从一国调往另一国,将研究与发展的重点和地区进行相应的转移,以及不断改变产品系列构成,操纵转移价格,从事外汇交易,将利润调集到避税港实现,等等。这也是现代跨国公司的重要特征之一。

——摘自美国《企业家》杂志总之,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就是从全球利益目标出发,把“世界市场战略”、“产品多样化战略”、“技术转让战略”和“内部一体化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