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20日,正值水稻扬花抽穗之时。我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手持放大镜,整日站在稻海里,一垄垄,一行行,一株株地观察寻找杂交雄性不育水稻种。他累得腰酸背痛,喉咙冒火,而锐利的稻叶,把他的两臂划得奇痒无比。这些困难没有把袁隆平吓倒,而是始终坚持着。
到了第14天,突然,在起伏的稻海里,一株叶茂根深、性状特异的雄性不育水稻出现在袁隆平的面前。他小心地把它拔了起来,放在试验盆里栽培,并小心地把别的水稻的花粉授入到一朵朵小花蕊里,进行人工杂交。经过精心培育,终于得到了数百粒种子,成功地繁殖了第一代雄性不育稻种,为他后来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