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9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瑞利在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
“我用两种方法制得的氮气的密度不一样……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第一种方法:让空气通过烧得红热的装满铜屑的试管,氧与铜化合,剩下了氮。这种氮的密度为1.2572克/升,称为氮1.第二种方法:让氧、氨通过催化剂,生成水和氮气,这种氮的密度为1.2508克/升,称为氮2.两者密度相差0.0064克/升。”
英国化学家拉姆赛据此推测:氮1比较重的原因,是氮1含有某些密度较大的气体。氮1是从空气中制取的。空气中除了氧和氮之外,还有未知的气体。
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拉姆赛让氮l通过赤热的镁屑,把氮彻底耗尽。剩下的气体体积是氮1的1/80,密度是氢的20倍。就这样,他发现了一种新气体。
接着,拉姆赛和瑞利合作对新气体展开研究,并进行了光谱分析,1894年,他们给这种新气体起名为“氩”,是希腊文“懒惰”的意思。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稀有气体(也叫惰性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