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15619000000009

第9章 当时创办的《妇女旬刊》

众志成城抗顽敌救亡刊物百花争艳为了增强党的威望,宣传和贯彻党的抗日政策和主张,甘肃工委和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提出了“创办刊物、改造舆论”的工作方针,于是,像各救亡团体一样,各种救亡刊物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各救亡刊物结合当时的抗战形势及救亡团体的特点,办得有声有色。

八办和工委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开展宣传工作,抨击国民党的反动政策,鼓励和赞扬抗日爱国行动。到1938年初,兰州的救亡刊物达十几种之多,在甘肃宣传史上盛极一时。随着国内大片土地被日寇攻占、政府西迁重庆,一些内地出版机关和编辑人员、进步文化人士转到后方兰州,使得甘肃期刊发展得汹涌热烈,其中《西北青年》、《妇女旬刊》、《战号》、《回声》、《老百姓》、《甘院学生》、《热血》、《抗敌》、《苦干》、《现代评论》、《民众通讯》等抗战刊物各有特色,争奇斗艳;党在外地的进步报刊《群众》周刊、《新华日报》、《全民》、《抗战》、《妇女生活》等也在兰州公开抗战时期的文艺期刊出售。

声势浩大的宣传,使党的抗日政策和主张深入民心、深得民心。兰州各界人民群众的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抗战热情和革命激情。

创刊于1937年12月,由共产党直接领导,发表了谢觉哉、伍修权、彭加伦等同志的大量文章。其中谢觉哉以“涛”、“徒”等笔名先后发表了《苟安即是自杀》、《一九三八年——中华民族复兴年》、《争取继续抗战胜利》、《三民主义与救国》等文章,集中宣传、阐述了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及其政治上的贪污腐化、压制民主,禁止青年阅读进步书刊的种种罪行,很好地反映了青年抗日的要求和愿望,给青年人指明了抗日的方向,获得了广大青年的喜爱,被认为是“荒芜高原上的一朵鲜花”。

该刊是甘肃妇运史上第一个进步刊物,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并为妇女解放而呐喊。长年深受压迫和歧视,被三纲五常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甘肃妇女第一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在当时确乎难能可贵。谢觉哉在《妇女旬刊》创刊号(1937年12月)上发表了《祝〈妇女旬刊〉的诞生》一文,在文中,谢老号召妇女们站起来,走出去。他说:“日寇大举进攻,甘肃已经站在火线上了。甘肃人民要不做亡国奴,就得起来拼命;甘肃六百万人民中的三百万女同胞,同样要参加抗战。《妇女旬刊》的任务,就是为此。”在《妇女旬刊》第四期(1938年1月)上,谢老又发檄文,鼓励和赞扬了妇女的斗争精神,提出摆脱羁绊妇运前进的枷锁,进一步号召动员妇女们行动起来。

由著名的历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于1937年9月创办。它以歌谣来抗战,在当时各刊物中独树一帜。“七七卢沟桥,日本兵变了,杀了人,抢了财,又把房子烧……”这首歌词简洁明了、旋律富有北方民谣特色、广为群众传唱的名为《拉布娃》的抗日小调就是由顾颉刚所作,发表在《老百姓》上的。《老百姓》以其特有的形式对抗日救亡工作起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1938年6月,该刊被国民党勒令停刊。

由省外留学生抗战团于1938年1月创办,内容主要以宣传抗日和抗战功绩为主,并对甘肃的抗战动员工作发表评论。针对一些在后方偏安一隅消极抗日的人,该刊登载了谢觉哉的有力文章《西北并不是安乐的天地》:

西北并不是安乐的天地,敌人正大刀阔斧地朝这边杀来。事实很明显,卢沟桥战起,敌人即向平绥猛攻,很快就达到包头五原,如果没有八路军在晋北突起,牵制了敌人前进,今天的西北,早已沦为战区了。然而敌人并没有放弃对西北进攻,这是他包围中国必须取得之地,不过他受了几次抵抗,采用稳扎稳打的办法罢了。稍留心战事的人,都知道日寇在打通津浦路以后,必然一面由陇海路西进,直捣潼关,一面向宁夏进攻,截断甘凉大道。假如没有新的力量在豫鲁晋冀向敌人以极大障碍,西北将不免一时与中央隔绝而成为单独作战之区。然而西北仍有不少人,看不见这鲜明的事实……古语说:“燕巢危幕”,房子起了火,燕子巢在上面,在火没有烧及时,它们呢:喃喃像平时一样。我们是人,不是燕子,应特别警觉危亡大祸已临到西北千百万人民的头上。急起直追,犹恐不及,还有闲情说别些事吗?

谢老此文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令那些蒙昧之人、消极对抗之人、顽固反抗之人汗颜和警醒。1938年6月,该刊因揭露国民党征兵中的黑幕被朱绍良下令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