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四)
15625400000006

第6章 罗曼·罗兰

法国著名作家

(1866年—1944年)

小传

法国著名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坚持人道主义,反对战争。十月革命后,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意义。

随后用八年时间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赢得了声誉。作品描写了一个以个人奋斗来对抗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家的悲剧。

后期创作的《母与子》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他善于运用深刻犀利的语言揭示人生的哲理,作品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把奖金全部捐赠给了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代表作品

《圣路易》(历史剧作)

《群狼》(戏剧)

《米开朗琪罗传》(传记)

《歌拉·布勒尼翁》(长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名人传〉序》

童年

center宁静的童年

罗曼·罗兰出生于法国中部约讷省一个叫克拉姆西的古镇。他的父亲是一个公证人,性情开朗,清心寡欲,祖上几代人也都以公证人为业。母亲端庄贤惠且喜爱音乐,这一点给罗兰以很大影响。罗兰对音乐很投入,乐声几乎构成了他的整个情感世界。

罗兰本来身体很好,但一次偶然的风寒使他患上了支气管炎、哮喘病,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具有艺术气质的罗兰从小就富于幻想,时常凭窗凝视平静的运河和天际的浮云,还经常随父亲一同到田野里散步、捉蜻蜓。

罗兰还喜欢读莎士比亚的作品,经常沉浸在戏剧的氛围中,时而兴奋、时而沉思,这些作品滋润着他的心灵,陶冶着他的情操,为他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创造了条件。

罗兰在本地上了小学和中学。他的父母为了儿子将来能考上名牌学校,全家从乡下迁到了巴黎。罗兰进入了有名的圣路易中学,在这里,他接受着法国古典式教育,学习抒情诗和诗学理论,以及数理化等必修课。

但他的兴趣还是偏重于文学方面,对巴黎的闹市毫不感兴趣,他渴望过美好宁静的日子,经常和好朋友保尔·克洛岱尔一起阅读、听音乐,特别是贝多芬的乐曲,使他着迷,这一点,对他后来的生活、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创作准备

center为崇拜的英雄立传

罗曼·罗兰中学毕业以后,很希望成为一个像瓦格纳那样既是作家又是作曲家的人。因此他创作了一部音乐剧,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改报了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以求将来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

这所学校校风严谨,养成了罗兰勤奋、周密的思维方式。他先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哲学,后来又学习了历史和地理,主要是为了了解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对扩大他的知识面,丰富他的思想很有好处。这一时期,他还大量阅读了各方面名家的著作,如哲学家斯宾塞和笛卡尔、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的作品,在他们的影响下,罗曼·罗兰从一个有神论者逐步转向一个无神论者……这些都对他后来的人生观、艺术观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1889年,罗曼·罗兰即将从高师毕业时,给托尔斯泰写了一封信,提出人生究竟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样一些有关人生的根本问题,可见年轻的罗兰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皮一知半解,而是对自己的未来正进行着严肃认真的思考。

从高师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去意大利留学两年的机会。他一面抓紧时间完成学业,一面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开始对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成果进行考察、参观、研究,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和灵感。这时,他通过高等师范里一个历史教授的介绍,结识了一位年老的女作家玛尔维达·封·梅森堡,此人当时和德国许多文化名人,如尼采、瓦格纳等都有交往,自称是“老年的理想主义者”。她和罗曼·罗兰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却志同道合,从而结成忘年交。梅森堡非常欣赏罗兰的文学才华,鼓励他投身文学,并把他介绍给罗马以及欧洲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这使罗兰受益匪浅。

罗兰回到法国以后,担任大学历史学教授,同时他便开始向往已久的文艺创作。他曾这样说过:“不创作,毋宁死!”可见他对创作的热情是非常之高的。

他开始尝试着写历史剧,并利用自己广博的历史知识和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灿烂文化的吸收与融汇,通过戏剧反映自己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思想观点,比如《阿爱尔特》、《圣路易》、《理性的胜利》等,但由于罗曼·罗兰的剧本异议较多,不太追求戏剧效果,所以上演的不算太多,留传下来的大约有十一二个剧本。

罗曼·罗兰自幼崇拜英雄,他所说的英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具有壮举”的英雄,而是指那些具有伟大心灵的人,这和他一贯追求理想主义的思想是相一致的。那么谁是这样的人呢?对罗曼·罗兰来说,他最崇拜的就是贝多芬,他从小就是在听贝多芬乐曲、弹贝多芬乐曲中长大的。那么现在他要寻找写作对象,理所当然应当是贝多芬。于是,他开始创作《贝多芬传》,把多年对贝多芬的崇敬之情化为文字,诉诸笔端。

贝多芬这位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一生在贫困、疾病中度过,他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凭着一颗追求真理、自由的坚强的心,谱写出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音乐。这样的人,在罗曼·罗兰看来,是最值得尊敬、效仿的人。因此,他要为贝多芬立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贝多芬、认识贝多芬,这就是罗曼·罗兰创作《贝多芬传》的初衷。

罗曼·罗兰除了创作《贝多芬传》外,还写了《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十几种传记。这些传记的写作,不仅有其自身的价值,而且对罗曼·罗兰以后写成的长篇巨著,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文字技巧准备。

成名作的诞生

center生命的赞歌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成名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此前他曾创作了不少剧本和传记,甚至有的还很有名,如《贝多芬传》,但是真正为罗曼·罗兰赢得声誉的还是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

这部作品早在19世纪末就已开始创作。罗曼·罗兰为了创作,情愿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他和妻子克洛蒂尔德·勃雷亚尔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勃雷亚尔是法兰西分院古典语言学教授的女儿,过惯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对罗曼·罗兰穷书生的日子感到难以忍受,而罗曼·罗兰又以“不创作,毋宁死”的决心坚守他的诺言,于是两人只好分道扬镳。

这一结果对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幸,但罗曼·罗兰“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创作中去,再不用担心有人和他作对。这样,他又另找了一间不大的陋室,把自己关起来,埋头写成了这部长达十卷的巨著。

罗曼·罗兰为了写这本书,早在高等师范求学期间就开始有所酝酿。当时他只是想写一部关于伟大艺术家的书,基本框架都还没有确定。后来,在德国女作家梅森堡的介绍、指引下,罗曼·罗兰对诸如瓦格纳、尼采这样一些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参观了贝多芬的住宅,欣赏了贝多芬的作品,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于是到了1895年,罗曼·罗兰终于落笔,写下约翰·克里斯朵夫少年时代的几个场面。

最初的几章洋溢着音乐的旋律,在写以后的几章时,他也是像作曲家那样创作,不是严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兴之所至,有了灵感就落笔成章,如他听到托尔斯泰临终前从家中出走,最后冻死在火车站时,便写出了克里斯朵夫独自奔入森林这一情节。

作品从1903年到1912年陆续在《半月丛刊》上发表,前后共经历了十个年头。这期间,罗曼·罗兰很快便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当单行本问世后,更是很快地被翻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英国作家韦尔斯就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最合乎他理想的一部现代小说的典范。第二年,罗曼·罗兰即因这部巨作的全面问世而获得了法兰西学院授予的文学大奖。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和思想探索的历程,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的生活画卷,同时是一个时代社会的横剖面,特别是那一时代的文化发展面貌。作品故事梗概如下:

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宁静的小城里。童年时期,他逐渐发现了周围神奇的天地,万事万物在他的心灵里潜移默化,他的音乐天赋苏醒了。七岁半,他就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

14岁时,他的父亲破了产,他挑起了养家的重担,给人教授钢琴。他的初恋对象就是他的一个女学生,但她抛弃了他,使他伤心绝望。

父亲死后,克里斯朵夫和母亲搬了家。他沉迷在神秘的幻想中,随后他爱上了一个寡妇,但这寡妇不久便死去,他又同轻佻的女售货员来往很久,他企图沉迷在醉酒中,幸亏得到舅舅的挽救他的作曲才能得到显露,在大公爵的宫廷里任职。他看不惯音乐里的欺诈和骗术,失去了职位和朋友。由于一次争斗,他只好离开德国到法国去。

在巴黎,他的所见所闻都是一片腐败污浊,因而他大失所望,这里盛行过时的音乐、不道德的文学,政界专制舞弊,徇私枉法,这时他身体状况不佳,经济困难,心情郁闷,却在前来照顾他的女邻居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法兰西面貌。

与年轻的诗人奥里维的深厚友谊,给了他不少的安慰。克里斯朵夫发现法国与德国剑拔弩张的关系,有可能剥断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因为奥里维是法国人。后来奥里维和一个神经质的姑娘结了婚,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终于被她拆散了。克里斯朵夫在一个女钢琴家和一个女演员那里找到了安慰和友谊。

诗人奥里维被妻子抛弃后,又回到克里斯朵夫身边。这时克里斯朵夫发现,一个奥地利外交家的妻子蒙拉齐亚几次暗中帮助他,他爱上了她,可是她要随丈夫前往美洲任职。

克里斯朵夫和奥里维投身于工人运动,奥里维在“五·一”暴动中被害,克里斯朵夫由于杀死了一个大兵,只得逃往瑞士。他寄居在一个朋友家中,热情奔放的女主人成了克里斯朵夫的情妇。他觉得这样对不起朋友,很想自杀,但创作的激情重又在他的身上燃烧起来。

克里斯朵夫命运多舛,功成名就后在神圣的音乐中找到宁静,他见到了久违的蒙拉齐亚,她虽然已成了寡妇,可是她的儿子不愿意她再婚。

蒙拉齐亚死了,而克里斯朵夫不久也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特别怀念起那条养育过他的壮丽的莱茵河。

巅峰之作

center里程碑式的小说——《母与子》

罗曼·罗兰是个勤奋的作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早期创作阶段,写下了数十部剧作、多部名人传记,以及闻名遐迩的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

大战后,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与子》、《歌拉·布勒尼翁》、《格莱昂波》、《皮换尔和吕丝》等作品,其中以《母与子》最为有名,是他晚期作品的代表作。

长篇小说《母与子》的主题呈逐步深入的格局。小说开始时,女主人公安乃德是20岁左右的大姑娘,是富有的建筑师的独生女,由于父亲宠爱,女孩从小养成了独立倔强的性格。她考上大学,读数理科,这完全出于兴趣,生活上没有必要,因为她有足够的财产,够她享用一辈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安乃德父母双亡后,她主动和她的未婚夫发生了性关系,并且怀了孕,可是她又觉得未婚夫虽然外表英俊,但却很俗,这样她虽有了身孕,却不愿意与他正式结婚,并最终解除了婚约。她说,一个女人不结婚,为什么就没有权做母亲?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叫马克。

安乃德与众不同的行为招致亲友和邻人的侧目,但是她富有的家产,仍使她过着舒适的生活。这时,她把全部家产委托给他父亲生前的好朋友——一个当公证人的人。这个人老奸巨猾,他要求安乃德写下字据,签了名,允许他可以不经同意,随意处置她的财产。结果,财产被他挪用做股票生意,并赔了个精光,人也逃之夭夭。

安乃德一下成了穷人,而且怀中的婴儿嗷嗷待哺。安乃德只好以当家庭教师为生,好不容易把马克拉扯大。《母与子》的前四卷主要就是写安乃德的艰苦奋斗,在贫困中谋生的经历。

下半部,从第五卷到第七卷主要是写安乃德的儿子马克在青年时期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故事,最后马克被意大利黑衫党暴徒杀害。此时,安乃德已经50多岁,她悲痛地埋葬了马克的遗体,决心拾起儿子手中的红旗,继续在反法西斯的道路上前进!

小说从前半部的争取独立和自由,到下半部的争取世界和平,完成了主题深化过程。当时的前苏联评论家们都认为:《母与子》是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第一部社会现实主义的、里程碑式的重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