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四)
15625400000009

第9章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28年—1910年)

小传

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贵族出身,人道主义倡导者,曾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他一生著作很多,集中反映了19世纪50至60年代停滞在半农奴制下的俄国的面貌。

在艺术上,托尔斯泰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成就是辉煌的:《自传三部曲》使他成名,《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宏篇巨著,使他成为世界大作家之一。

但是,作为一个发明拯救人类药方的先知,他就显得软弱无力——他一方面同情下层劳动者,一方面又反对暴力,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导致他晚年离家出走,冻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上。

代表作品

《黑暗势力》(剧本)

《教育的果实》(剧本)

《克莱采奏鸣曲》(中篇小说)

《琉森》(中篇小说)

《哈泽·穆拉特》(长篇小说)

《复活》(长篇小说)

童年

center人之初,性本善

童年时代的托尔斯泰,是既不幸又幸运的。不幸的是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幸运的是他的父母亲,虽然都是贵族,但他们的思想都比较开放,在家庭里总是教育孩子要同情下层人,对仆人应该平等相待。这样,托尔斯泰很小的时候就和家里的仆人、农奴有着很多接触,这对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倡导者,无疑起到了启蒙作用。

他的母亲是一位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她为托尔斯泰的三个哥哥聘请了优秀的家庭教师,给他们讲故事,特别是大哥,他把母亲的文化修养传授给了小托尔斯泰。

有一次,大哥给小托尔斯泰讲了一个妈妈讲过的故事:从前有个勇敢的小伙子,他为了拯救人类,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点燃,这种壮举感动了上帝,并赐给他一个能使天下穷人都摆脱苦难的“秘诀”。小伙子拿到秘诀,立即来到人间,临死前用自己的血当墨汁,把那“秘诀”写在了森林中的一根绿色的枝条上,然后就死去了。

哥哥的故事太动听了,托尔斯泰从此就经常和哥哥到森林中去找那根“绿枝条”,因为他要帮助穷人摆脱苦难。

创作准备

center以文学扬善

1844年,托尔斯泰16岁时,考入了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本想在这里寻找他追求的东西,但是他失望了。一年后,他转入法律系,对梅叶尔先生的民法课程很感兴趣。梅叶尔是当时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教学中极力提倡民主主义思想。

托尔斯泰这时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学习计划,他拼命研读法学理论著作,此外,还广泛阅读文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他对俄国封建专制的黑暗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得出结论:造成社会贫富差异的原因是劳动者没有土地,因而他想从这里着手进行改良。他说做就做,放弃了很快就要拿到大学文凭的机会,回到家乡进行“改良”试验。

他一边忙着在田野里丈量土地,一边抓紧时间到农民中作调查,为了减轻农民的笨重体力劳动,他还为他们购买了一些农业机械,无偿地发放给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收到多大效果,那些受奴役的农民不敢相信他这样做会解决他们世代受苦的命运,因而得到了土地的人也不去耕种,分得了机械农具的也不敢随便使用……托尔斯泰的“改良”几乎没有收到什么效果。

但是托尔斯泰那颗求索的心并没有死去,他随着大哥到了高加索,那里地域荒凉,但朴实的山民和士兵让他感到亲切。在那里他参了军,并想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写出来的东西,都失败了,他执著地努力着,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第一部成功小说《童年》。

小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年轻的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处女作上没敢署真实姓名,而只写缩写为“列·尼”。杂志编辑涅克拉索夫(他是当时著名的俄国诗人),看了以后,欣喜万分,他给这位无名作者写信说:“不论您的小说还是您的天才,都引起了我的兴趣。”并劝告作者:“完全没有必要隐匿自己的真实姓名,年轻人应该沿着文学创作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处女作的成功和前辈作家们的赞扬,更加坚定了托尔斯泰写下去的决心,他写高加索,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如短篇小说《袭击》,写的是部队在与山民的作战中对当地所造成的破坏,谴责了人类自相残杀的战争。

成名作的诞生

center为祖国而战

1853年10月,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了战争,战火很快烧到了克里米亚半岛。这时候,托尔斯泰本来已经准备申请退役,但他看到祖国面临危急,毅然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而来到了被敌军包围的塞瓦斯托波尔城,亲自参加了这一重要的战役,并创作完成了他表现这一战争的小说《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几个月后,又写出了《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等作品。

1855年8月,战争进入空前残酷激烈的阶段,敌人的几百门大炮同时向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猛轰,城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倒在血泊之中。8月27日,敌人又数十次发动进攻,托尔斯泰作为一名炮兵指挥员,他神情自若、坚守阵地,指挥炮兵向敌军发起了最后的反击。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塞瓦斯托波尔在这一天还是沦陷了,托尔斯泰和士兵们最后只得撤出阵地。那天正好是托尔斯泰的生日,这使托尔斯泰更加伤心,他在后来给家人的一封信里这样说:“当我目睹火焰围困中的城市,看到法国的旗帜乃至法国军官出现在我们的城堡里的时候,我哭了。”

这一段生活虽然在托尔斯泰一生中占据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思想上,对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创作上,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

应当说,托尔斯泰从处女作《童年》发表以后,接下来又发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说,如《青年》、《弹子房记分员》、《伐林》、《哥萨克》等,托尔斯泰已有了相当的名气。但是,真正给托尔斯泰带来世界声誉的,是他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是一部史诗性的宏篇巨著,写的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拿破仑入侵时的卫国战争。小说从1805年人们在贵族沙龙里议论拿破仑入侵欧洲时写起,中间经过俄奥联军同拿破仑部队之间的奥斯特里奇会战以及法军占领莫斯科,最后写到1820年十二月党人运动的兴起为止。

为了写好这部作品,作者事先广泛阅读了有关历史文献的藏书,他还亲自去当年事发地点进行了考察,访问了当年参加过事件的老兵,尽可能多地拥有第一手材料,然后经过思索,将战争的性质定格为一场俄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的正义斗争——而有些历史学家却将战争性质视为两国君主之间的交战。

小说的创作共持续了六年才最后完成,随即便畅销全世界。

巅峰之作

center对人生的探索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被不少评论界人士视为托尔斯泰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又一力作,其作品的现实性和表现手法诸方面,成就都是最高的。

作品通过主人公安娜的婚姻遭遇,有力地揭示出当时俄国社会封建贵族制度窒息人性的罪恶。

同时,与之相关的人物,如卡列宁、渥沦斯基、吉提、列文等,也都分别体现了各自的主题。卡列宁是安娜最早的丈夫,他比安娜大20多岁,是一部“官僚机器”,对人毫无真正的感情;渥沦斯基是个年轻的军官,他朝三暮四爱上了安娜,放弃了吉提,最后又屈服于社会的舆论,抛弃了安娜,导致安娜卧轨自杀;吉提和列文从相爱到疏远,又从疏远到相爱,几经周折,最后住到乡下庄园里,思索起人生、婚姻、信仰这样一些抽象的问题,而这些也正是整部小说的主题。

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整个欧洲文坛的震动,人们从安娜这一艺术形象的成功,看到了托尔斯泰在创作上又向前跨进了一步。作品批判的锋芒直指整个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是这个局部或那个局部,故而列宁曾将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整个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趣闻轶事

center读诗

一天,八岁的托尔斯泰正在房间里玩耍,父亲手拿一本文选走过来。

“托尔斯泰,来读读这本书。”父亲喊。

托尔斯泰接过文选,翻到普希金的诗,兴趣十足,铿锵有力地读起来。

“好,托尔斯泰,你读得多好!来,再读一次。”父亲对儿子极为投入的语调和表情感到惊奇。他把托尔斯泰的教父雅斯柯夫从另一个房间叫出来,让儿子当着教父的面读普希金的诗。

这次,托尔斯泰撇开文选,背诵了他喜爱的普希金的两首短诗《致大海》和《拿破仑》。他在朗读这些诗时表现出来的激情使父亲和教父感到惊异。

“一个八岁的孩子,能这样深刻理解普希金的诗,把思想感情表达得这样恰如其分,淋漓尽致,真是奇迹!”教父感叹道。

“的确不错,我亲爱的儿子!”父亲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感。

托尔斯泰对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是从小就逐渐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