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15628700000007

第7章 山东省(1)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

济南解放后,于1949年在英雄山间兴建革命烈士陵园。至1968年竣工,占地约42公顷,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分三部分。北部为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四里山山巅,坐落于花岗石塔基上,通高3464米,四棱锥体,乳白色花岗石砌成,高耸入云。由山下到塔基,有三条石级登道,南侧登道202级,道直宽绰,直抵纪念塔基,蔚为壮观;北侧两条,左右分列,林荫夹道,蜿蜒深幽。塔座镌刻以红旗、花环、冬梅、秋菊、荷花,万年青等浮雕图案,塔身南北两侧,分别刻着“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遒劲刚健的鎏金大字,为1949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塔顶嵌着硕大的红五星,由红色花岗石凿就,直径达两米,分外醒目。

中部五里山西建有烈士灵堂和革命烈士陈列馆。南部六里山西北,为烈士墓区,安葬着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第一个共产党员王尽美,山东早期党的负责人刘谦初等革命先烈1502名。

王尽美墓,在烈士墓群最上一排,长方形墓穴,青石砌垒,前立汉白玉碑,墓周苍松翠柏拱卫,山花芳草伴陪。王尽美(1899—1925年),原名王瑞俊,又名王烬美,字灼斋,山东诸城人。1918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在济南组织励新学会、共产主义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1921年7月,与邓恩铭一同作为山东代表,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会后组建济南和山东的党组织,并担任主要负责人。1922年1月,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革命导师列宁接见。同年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参与领导北方的工人运动。1923年调回山东,组织领导济南、青岛等地的工人学生运动。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嗣后,参加直隶、山东等北方各省改组国民党的领导工作,并组织了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盟、非基督教大同盟,发动国民会议促成运动。因劳累过度,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病逝。1959年7月,由家乡迁葬于此。

刘谦初墓,与王尽美墓并列,形式规模相同。刘谦初(1897—1931年),原名刘德元,字乾初,代名黄伯襄,山东平度人。学生时期先后参加“讨袁斗争”、五四运动等,是学生运动的领导骨干。1926年参加北伐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长。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1929年4月受中共中央派遣,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恢复和发展遭到破坏的党组织,于青岛、博山、潍县等地组织大规模的同盟罢工,同年7月被捕。在狱中倍受酷刑,坚贞不屈,继续斗争。1931年4月5日,同邓恩铭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被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1960年6月,由原籍迁此重葬。

枣庄市、济宁市铁道游击队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位于枣庄薛城区临山路东首,占地535亩,1999年底完成二期征地后,公园面积将扩大为1035亩。临山公园作为薛城区的重要文明窗口,是城区居民休闲娱乐,消夏避暑的观光旅游场所。它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是薛城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大党团员青年接受爱国主义再教育的主要场所。临山公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景点布局错落有致,观赏性强。目前,临山公园有黑松、紫荆、龙柏等百余个绿化树种近8万余株,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广场、甬道、纪念碑、碑廊,清风台,金山墓、八大亭、电视转播塔八大景观。

为纪念著名的抗日武装铁道游击队,微山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微山岛筑造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纪念碑”碑体由帆船、人体模型组成。帆高30米、船长2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红、白花岗石贴面。正面,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生前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背面,原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为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微山湖上的微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题了词,字迹采用24K金箔镶嵌;铁道游击队三个铜铸队员雕塑,身高3米,有的怀抱琵琶、有的持枪站立,分别位于船头、机下。意为铁道游击队胜利归来,一种太阳快要落山时的闲德、安道的气氛。碑体周围设有平台,呈方形,东西、南北长均为60采,青石铺面,四周立有青石栏杆。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特点突出,显示了纪念碑中的独特风格。

枣庄市台儿庄大战遗址

台儿庄大战遗址旅游区由当时大战最为激烈的几处战斗场所组成,及在遗址上复建的原建筑物,如清真古寺、中正门、火车站、新关帝庙及新建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

清真古寺当时战斗最为激烈,墙壁上残留的弹孔及寺内的苍柏、衡树令游客感叹;中正门的战斗场面可从电影《血战台儿庄》领会;李宗仁将军在火车站站牌下的戎装照片永载史册;池峰城师长在关帝庙指挥全城官兵收复台儿庄取得大捷;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其全景画馆为全国四大全景馆之一。

清真古寺原是回民做礼拜的场所,其中望月楼毁于“文革”期间。清真古寺是台儿庄大战时期保留最完整的一处遗址。当时为186团团部的指挥所,是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当时一个拉据战就打了七天七夜,门墙上面弹迹痕痕,弹孔累累,是当时日军侵华的一个铁证。寺院布局为南北走向,原来的四棵松柏,树躯上弹头历历可见。改革开放后,清真寺又被重新修葺一番,使这里既是一个宗教事务场所,又是台儿庄大战遗址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中正门始建于清顺治四年,台儿庄战役时,日军进攻的首先就是中正门,1945年被拆,现已成为台儿庄大战遗址中的一个旅游景点。1938年中日台儿庄大战时北站是中国军队后勤物资的主要装卸站,成为日军攻击的目标,当时战争场景异常惨烈。胜利后,李宗仁将军到此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永恒的纪念。1995年在原火车站遗址上复建的站房楼,仍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外型新颖别致。内设史料、文物、图片、影视等展厅,向世人再现当时的珍贵史料以及李宗仁先生的生平史料和李宗仁回归祖国时珍贵的史料镜头。

蒙阴县、沂南县沂蒙山孟良崮旅游区

孟良崮旅游区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属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故名。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孟良崮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800公顷。孟良崮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山下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1993年蒙阴县建立了孟良崮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在部队的援助下,修建上山公路11公里。1994年,县、乡两级政府投资120万元,硬化了上山路面。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位于孟良崮旅游区内孟良崮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于1984年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

纪念碑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边长20米、高1.6米的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

碑中部正面镌刻着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东面镌刻着陈毅元帅《蒋军必败》诗词和粟裕将军的题词,碑西面镌刻着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座北朝南,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

门厅正面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题词和孟良崮战役大型沙盘。

战役厅以时间先后为序,展示了战役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阻援情况。

支前厅展示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

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

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