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做事先做人全集
15629400000016

第16章 人际交往(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想去当飞行员,由于父母的反对,他只好忍痛割爱。但他对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一直很感兴趣。在作为麦克阿瑟的助手驻马尼拉期间,他学会了驾驶飞机,参加了组建菲律宾空军的工作,并悉心研究了空战理论及其他相关问题。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尔长期担任高级参谋官之职,极富作战计划和组织之能力,是一个全才。日后的事实也充分证明,艾森豪威尔作为欧洲战区的司令长官是当之无愧的。

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后,首先面临的一项复杂任务,就是把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还有撤到英伦三岛的法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等组成一支能够完成重大战斗任务的武装力量。由于民族的特点和传统不同,代表各国的将军们之间的争强好胜,加上训练方法、装备和语言的差异,盟国军队的团结常常面临挑战。

艾森豪威尔到达伦敦后不久,就在美国军人中间进行教育,让他们搞好同其他盟国军队尤其是同英国军队的团结,为此他不惜采取坚决措施,将那些不能与盟国军人搞好团结的美国军官送回国内。

有一个美军上校同英国军官发生争执后,艾森豪威尔对他说:“我承认在争论中你是对的。甚至对你骂他是笨蛋,也可以不予追究。但是你骂他是英国笨蛋,为此,我要把你送回家去。”这种事远不是个别的。

艾森豪威尔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搞好同其他盟国军官尤其是英国军事长官的关系,哪怕自己忍受点委屈。

有一次,他应邀参加蒙哥马利的讲演。在这位英国将军开始讲话不久,艾森豪威尔的烟瘾犯了,忍不住抽了两口。报告人立刻用愤怒的声调大声嚷嚷:“谁在抽烟?”

“我。”艾森豪威尔回答。

“不准在我的办公室里抽烟。”蒙哥马利严厉地说。

艾森豪威尔默不作声地掐灭了烟。这件不愉快的小事没有使艾森豪威尔对待蒙哥马利的态度发生不良的转变,他认为蒙哥马利是个“性格坚毅、精力充沛、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的人”。

除了管理和指挥部队以外,艾森豪威尔还要与英国上流社会打交道,会晤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其他军政要员,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他质朴自然的谈吐举止、和颜悦色的微笑和民主的办事作风,赢得了周围人的普遍好感。

在一次关于军事问题的新闻发布会上,艾森豪威尔对挤满了房间的新闻记者说:“先生们,我知道你们都在猜测,我们下一次的攻击目标是哪里?好吧,我就把这项军事秘密向你们公开吧,我们将于七月初进攻意大利,巴顿将军进攻南部海滩,蒙哥马利将军进攻东部海滩。”

记者意想不到这个绝密的消息会对他们公开,都感到十分突然,面面相觑。其中一名记者问道:“将军,如果我们当中有人把这个绝密消息泄露出去的话,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不慌不忙地说:“当然啰,那就要看你们的了。只要你们在报道中稍稍露出一点口风,德国情报机关是非常敏感的。但是,我们不打算审查你们的稿件,完全凭你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来对待吧。”

“哇”的一声,一位记者忍不住大声地惊叹道:“好厉害的手段啊!”

结果,这次军事行动没有走漏一点风声。

艾森豪威尔注重大局,善于与各种人密切合作的作风也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一场不寻常的射击比赛

在生活中,要尽量去多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长处,了解别人的需要。在很多时候,这种了解和理解也会为你自身的发展和提名创造良好的条件。

1861年,美国内战开始后不久的一天,一位19岁的青年,手提一个盒子匆匆忙忙来到华盛顿陆军部大楼。只见他在喧闹的走廊上徘徊,忐忑不安。这位青年名叫克里斯托夫·斯潘塞。过了半小时后,早已不耐烦的斯潘塞终于冒着会被严厉斥责的风险,没有敲门,径直闯进了一间门上钉着“军事重地,闲人勿进”牌子的办公室。此时,办公室内一些官员正忙碌不堪,谁也没有注意有人进来,更没有人接待他。

斯潘塞心想既然已经闯入要地,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于是打开带来的盒子把他设计的一支枪取了出来,这一动作立刻引起一些军官的警觉,不约而同地朝着这位陌生的青年走过来,只见斯潘塞不慌不忙地把枪举过头,然后喋喋不休地介绍这是他发明的连发枪,希望军官们审查他带来的样枪。

听说这是连发枪,军官们不但捧腹大笑这位青年胡思乱想,而且还怀疑他神经是否正常。有的军官已摊开手,示意他离开办公室。

当时,军队使用的都是前装步枪,枪弹是从枪口装入的,而且弹壳还不是金属的,这种枪只能单发,手工装填,发射速度很慢,而北军装备的正是这种老式步枪。如今,这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胆敢在他们这些行家面前,大谈什么金属弹壳,后装步枪,而且还要连发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斯潘塞垂头丧气,离开了办公室。正要走出陆军部大楼时,没想到一个看大门的老头向他招呼,约他到传达室攀谈。斯潘塞看这个老头还挺和气,自己心里的气消了一大半,把自己在楼上办公室的遭遇谈了一番,接着是一顿牢骚。这个看门老头,年轻时曾玩过枪,对枪多少还有点常识,他把斯潘塞这支枪摆弄一番后,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年青人的发明有点名堂,心里想,北军要是改用连发枪,战局也许会很快改观,于是对这位年轻人说:“等我下班后领你去见一个人,请他来对这支枪评论评论。”

老头下班后领着斯潘塞朝着另一幢白色楼房走去,在路上老头方才告诉他,此时他们要见的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美国第16任总统兼北军统帅林肯。

林肯听完看门老头的介绍后,示意这位年轻人坐下,然后仔细地听取斯潘塞的讲述,并且认真地观看了他用练习弹表演连发枪的动作,随后缓慢地站起来,笑着朝这位血气方刚、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说:“小伙子,你搞的枪不错,但眼见为实,打响了才算数,走,到外面试试看。”

林肯和一老一少一起来到白宫的花园里,斯潘塞从地上拣起一块木板,竖在一棵大树的树干上,然后退回几十步,端起那支融合他心血的步枪,对着木板,“砰砰……”,枪声清脆,7发子弹都中靶。他把他命中的弹着点打上记号,然后又装上7发子弹,把枪交给林肯。林肯接过枪,认真地对着目标,扳动控制杆,使供弹管中的前面一发子弹进膛,然后使压锤待击,扣动板机,抛壳,然后又瞄准再射击。

林肯打完后,走到靶板一看笑了:“小伙子,我年轻时,比你打得好。”显然,今天这场射击,林肯打的弹着点散布要比斯潘塞那7发大。不过他对这支枪是非常满意的。

白宫这一场不寻常的射击比赛惊动了美国海军部和陆军部。军械部办公室的军官知道后个个目瞪口呆,被他们怠慢和置之不理的小伙子发明的这支枪竟然如此出色,要不是林肯,这支枪不就被他们扼杀了吗?

承担责任不把过错转嫁到别人身上

一个普通的领导者往往只专注于做好分内的事,但对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来说仅仅完成分内之事是不够的,他的品格会促使他去做那些直接责任之外的、但对整个组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务,哪怕为此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也不会逃避,或者把过错转嫁到下属身上。这不但没有使他们的形象受到损失,反而使他们的人格显得更加高尚。

1930~1935年,麦克阿瑟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此期间,令人十分敬佩的是,麦克阿瑟将军没有指派他人去执行那些非常困难又非常讨厌的任务,这些任务注定要受到猛烈抨击。

在经济萧条时期,美国公众经常看见退役老兵们在首都华盛顿游行。

根据1924年通过的国会法案,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的退役金(总数为25亿美元,平均每人1000美元)要到1945年才发给他们。但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这些老兵吃尽了苦头,许多人一文不名,家庭破落,生活毫无保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们开始游说鼓动,要求提前领取退役金,并发起了一场向华盛顿进军的请愿运动。

1932年5月29日,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老兵再次在华盛顿举行游行集会,希望说服国会给他们250万美元的拨款。首批饥肠辘辘的退伍军人到达华盛顿,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的一幢空建筑物里安营扎寨。

很快,人数越聚越多,到6月间,已有两万多退伍军人及其家人聚集在国会大厦附近。现有的破房不够住,他们就用捡来的旧木板搭起简易帐篷以做栖身之所。华盛顿很快出现了一座退伍军人城,并美其名曰“胡佛村”。他们时而上军操,时而唱军歌,但大部分时间是在等待和发愁。当时的一名记者描绘道,这些老兵“衣衫褴褛,筋疲力尽,神情木然,满面愁容”。

6月15日,众议院投票通过了赖特·帕特曼议员提出的支付退役金的议案。但两天后,参议院又否决了该议案。大部分退伍军人怀着失望的心情踏上归途,但仍有数千人继续留在那里,企盼政府能改变态度。他们向胡佛总统呼吁,恳求他接见他们的代表团。但总统传下话来说太忙了,不能见。

集会游行的规模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激烈。很快华盛顿地区的警察力量已不足以对付要求拨款的游行大军,游行队伍里某些人的行为也越来越激烈。美国政府非常担心游行老兵们设在阿纳卡斯蒂亚河边的临时住所里会发生传染病,他们缺乏足够的卫生设施、食物和住所。

政府对这些盘踞在首都大街上的人们已忍无可忍,决心用武力撵走这些衣衫褴褛的不速之客。

7月28日上午11点多,华盛顿警察局长乘坐一辆摩托车来到现场,命令警察把退伍老兵们赶走。双方发生冲突,警察向手无寸铁的退伍军人们开了枪,当场打死两人,打伤多人。

最后,胡佛总统被迫作出采取断然行动的决定,他向麦克阿瑟将军下达了下述命令:“你马上带领美国军队到事故现场去,与已在那里的哥伦比亚特区警方密切合作。包围事故现场,驱逐肇事人员,不得延误。把所有的罪犯送交民事法庭。在你的命令里,要强调善待和关照可能会出现在事故现场的妇女和儿童。在执行这道命令时应采取一切可能的人道主义措施。”总统还立即召见陆军部长赫尔利,要他出动军队。

麦克阿瑟决定亲自执行这次任务。据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他曾劝麦克阿瑟不要亲自出马:“街头打架,将军犯不上插手。”但麦克阿瑟不同意,艾森豪威尔说:“叛乱的苗头出现了,麦克阿瑟决定亲临督战。”当时他没有穿军装,便派一名勤务兵到他家里拿。艾森豪威尔不主张穿军装,说:“这是政治事件嘛!”但麦克阿瑟认为,既然这是一次军事行动,就应该穿军装,并命令艾森豪威尔和其他人也穿上军装。军装取来了,而且是军礼服,肩上佩戴着四星上将的肩章,胸前披挂着八排绶带和勋章。

此时,白宫发布公报说,总统宣布军队将要“对闹事和违抗民政机关命令的人进行镇压”。下午4点多,麦克阿瑟指挥部队浩浩荡荡地沿着宾夕法尼亚大街开过来,打头阵的是乔治·巴顿少校率领的挥舞着军刀的第3骑兵团,紧接着的是步兵、工兵部队,最后还有6辆坦克压阵。当身穿军礼服、腰系武装带、足登马靴,胸前挂满绶带和勋章的麦克阿瑟神气活现、耀武扬威地出现在宾夕法尼亚街头时,在那些衣衫褴褛的退伍老兵的映衬下,立即形成了一幅引人注目的画面,几十名摄影记者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一镜头。

在催泪弹、骑兵和刺刀的威胁下,数百名军人组成的部队将要求补助金的游行老兵们赶出了市区。给那些有车的老兵们发放了汽油,让他们开车回家。老兵们离开后,麦克阿瑟命令部队一把火烧掉了老兵们设立的临时住所。

麦克阿瑟的性格决定了他在这次不幸的军事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他清楚美国公众憎恨将老兵们驱赶出首都的行为,尽管他们进行了种种挑衅。麦克阿瑟将军可以轻而易举地避免承担责任——他只要让某个部下去执行这个任务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这就是麦克阿瑟的风格,他从不让部下去做他自己也不喜欢做的事情。正如他对一个朋友所说的:“如果总统命令我采取行动,我不会把这项令人厌恶、争议极大的任务交给任何一名美国陆军军官。”

普通人需要重视处世的技巧,领导者更不可忽视为人处世的原则。

领导者取信于人不仅要靠出色的决断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更要在品格上深孚众望。

不必与人争论是非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在遇到某些蛮横的人时,如果不争论也无关紧要,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么就“放对方一马”,避免不必要的争执。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很多历史上的名人都深谙此道。

一天,几个人冲进美国总统麦金力的办公室,向他提一项抗议。为首的是一个议员。他的脾气很大,开口就用难听的话咒骂总统。而麦金力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知道,现在作任何解释,都会导致更激烈的争吵,这对于坚持自己的决定很不利。他一言不发,默默地听这些人叫嚷,任他们去泄尽自己的怒气。直到这些人都说得精疲力尽了,他才用温和的口气问:“现在你们觉得好些吗?”

那个议员的脸立刻红了,总统平和而略带讥讽的态度,使他觉得自己好像矮了一截,他仿佛觉得自己粗暴的指责根本站不住脚,而总统可能根本就没错。

后来,总统开始向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那项决定,为什么不能更改,这位议员并没完全听懂,但他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服从总统了。他回去报告交涉结果时,只是说:“伙计们,我忘了总统所说的是些什么了,不过他是对的。”

麦金力总统凭着他的自制力,在心理上打了一个胜仗。

不成功的人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并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林肯早年因出言尖刻而导致与人决斗。随着年岁渐增,他也日趋成熟,在非原则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

伸屈有度成为世人效法的楷模

朱家满腔热血,肝胆照人,义侠尤为难得,由是朱家名闻天下,成为千古美谈。他的处世手段非常得体,屈伸有度,进退得体,既体现出当时侠义之士的精神,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高超的谋略,因此成为了世人效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