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安全教育七年级(上)
15633000000002

第2章 交通安全记心中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一天中午,上八年级的小飞骑着自行车去学校。就在他走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但是当时街上车辆并不多,他看了看旁边没车经过就马上猛蹬了一下,直向对面冲去。就在这时,一辆浅蓝色的小轿车急驰而来……于是,一起本不应该发生的交通事故就这样酿成了。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大致有:走路精神不集中,戴着耳塞过马路;有的同学为了赶时间;有的同学缺乏耐性、贪图方便;还有的同学认识不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并不是什么大过错,等等。

在道路上时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面对红灯,慢车道停车线一侧,停着许多自行车,正等待绿灯亮时通过。这时,有些同学不是看着正面的信号灯,而是盯着左右两边的信号灯,当左右两边的绿灯刚刚开始闪烁,有的同学便置红灯于不顾而骑车冲过停车线,当红灯切换成绿灯后,他的自行车早已驶上了对面的马路。

这种抢红灯尾巴,打擦边球的行为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虽然红灯即将转换成绿灯,但在没有变化之前,就不应该驶出停车线,这种行为也是很危险的,当你想提前几秒钟通过路口,也许横向道路上的各种车辆也要抢最后几秒钟绿灯,于是快速行驶,以致避让不及,酿成事故。有时把横向行驶的车辆堵在路口,令其进退不得,造成路口秩序混乱。

希望同学们严格地遵守交通法规,为道路的畅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同学们必须做到

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人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要各行其道。

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

同学们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必须直行通过,不要斜穿猛跑。这样会使交通发生混乱,更影响司机的心情,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通过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更不能翻越护栏或坐在马路上穿越栏杆,使人车混行,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危险的是穿越铁路道口护栏与火车争道抢行,这样可能会被火车卷入轮下。

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你知道吗?

在骑车的时候,应在需要左转、右转和停车之前给周围的人或者汽车明确的信号。左图中给出了几个骑自行车的具体手语信号,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几个信号表示什么意思?

2.心理分析

心理教师张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说,学生“有章不循”的行为,主要是从众心理、侥幸心理以及机会主义心理在起作用,还有就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没有建立起来。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克泽分析说,中学生的认知、情感、逻辑推理能力等较弱,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危险性和复杂性缺少客观判断,把安全系数寄托在他人身上。还有就是他们缺少规则意识。看了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感想呢?

3.小调查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人员中,中小学生占30%,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原因,占所有意外死亡事故的近25%。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可以举行一个“万人签名活动”,以此来规范同学们的行为。

平平安安骑车

王某刚上初中,爸爸就给他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每天上学、放学,他都像运动员一样,骑着自行车一溜烟就不见了。这天,王某又飞快地骑车往家赶,在他抢行的时候,头部正好撞在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门上。由于车速过猛,撞得人仰车翻。幸好后面没有车轧过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司机下来看他时,他已口吐白沫,眼睛紧闭。王某被送往医院,据诊断为重度脑震荡。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实用而且操作简单的交通工具,但如果操作不当或粗心大意,也会酿成严重后果。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一定要做到自我防护。

如果你是一个未满12岁的孩子,那么你不要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

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骑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在没有划分路线的道路上,机动车在中间行驶,自行车应靠右边行驶,绝对不能逆行。

自行车和三轮车不准安装机械动力装置。

雨、雪、雾天骑车应格外小心,要穿鲜艳的雨衣,同时慢速行驶。

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自行车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看看,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

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必须下车推行。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不可妨碍后面的车辆行驶。

不准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请同学们记住骑车时要做到“七不”:不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相互攀扶,不追赶比赛,不带人,不戴耳机听音乐,不扒机动车。

1.说一说

①看看他们中谁对谁错:

②你的同学当中有这样的“高手”吗?

没有,我们没学会。

有,比如:

如果有,你佩服他吗?

①佩服,因为:

②不佩服,因为:

想象一下,如果在路上这样“潇洒”,会出现什么现象?请把你的想象写出或画下来。

2.想想议议:

(1)你知道年满多少周岁才能骑自行车上路吗?

A.10周岁B.12周岁C.14周岁

(2)遇到交通事故应拨打哪个电话?

A.122B.144C.199

(3)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名记者所写报道中的一部分。阅读后,请想想,他们的行为中有哪些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如果现在学校聘任你为交通安全宣传员,你该如何劝说有与王爽一样想法的其他同学。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许多中学生在公路上骑车时,耳朵上都佩戴着耳机。在立交桥上,两名男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骑车疯狂穿行,尽管后面过往车辆的喇叭时断时续地催促,他们全然不顾。在市区白石路与青年路交叉路口,执勤交警拦住一名男生,问他为何骑车还听音乐时,该男生毫不犹豫地说:“习惯了,这样感觉不到路途劳累。”

“如今学生戴着耳机上马路的现象特别普遍,戴耳机边听边行分散精力,很容易出现事故!”值勤交警对记者说。

“没老师说的那么严重,我们每天都这样。”在某中学校门外,记者见到了胖乎乎的初二学生王某,他正要骑车带弟弟回家。他家离学校骑车大概需要20分钟,兄弟俩每天都一起上下学。

“这算什么呀,在马路中间飙车才叫帅呢。”正当记者与王某聊天时,另一名男同学骑车冲了过来,还没等记者开口,就喊着“看我给你们表演一个”,飞快地向马路中间骑去,幸好马路上的汽车躲闪及时,这名同学顺利地冲到了马路的对面。

王某指着自己的右手食指上一条长长的伤疤告诉记者,这个伤疤就是两个月前和同学一起飙车时弄伤的。“只要别让警察抓住了就没事。”王某不无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