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药物中毒的急救
小林是某校初中学生,前几天突然住院了。经检查,医生诊断为安眠药中毒。原来,小林在班上乃至整个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当快临近中考的时候,由于学习的压力,每天晚上小林总是会失眠,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了。为了使自己白天集中精力听课,小林服用了安眠药,于是才有了案例开头的一幕。
很多中小学生在家长的眼里往往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既没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不能成天看着、管着。这样,一些孩子独自在家时,一旦遇上身体不适,往往就自己寻些药片或药水吞下,用得不当或误用,就有可能造成药物中毒。
发生药物中毒该怎么办呢
1.如果青少年朋友发生此类中毒后仍处于清醒状态,应立即饮大量的微温水,然后用催吐自救法来引吐,比如用鹅毛刺激咽喉,这样的引吐最安全。
2.其他安眠药中毒。像安定、安眠酮、利眠灵、水含氯醒一类药物,如果吃得过多,用量超过正常,就会抑制大脑皮层,还可能殃及大脑所管辖的其他肌体。这些安眠药的中毒现象和巴比妥类安眠药中毒相似,急救方法也相同。
3.来苏水中毒。误饮来苏水可损害心、神经和肾。来苏水中毒的症状是呕吐、腹泻;病症严重时,就会出现心跳快,血压低,昏迷,抽风,呼吸衰竭,尿少,尿呈酱油色等症状。
若同学们一旦发生来苏水中毒,就应快速引吐。不行的话应立即去医院。一般用1∶5000高锰酸钾反复洗胃;等胃洗净,灌入1%的亚硫酸钠,使存留在肠道内的药物尽快泻出;还可灌入植物油50~60毫升。
4.驱虫药中毒。一般驱虫药中毒是指驱蛔灵过量服用,轻的中毒症状只是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脑神经损害现象,如手舞足蹈的“舞蹈样动作”及行走不稳等。当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急救时先是引吐,然后到医院洗胃,再用硫酸镁导泻。为保护肝和肾,可以静脉点滴输入葡萄糖和维生素C。吐得太多,体内失液太多,要多喝水或从静脉点滴中补充。
5.阿司匹林中毒。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安乃近的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体温降低;多汗、少尿;严重者可出现虚脱、昏睡,以及黄疸和出血等症状。如果青少年朋友服用阿司匹林这类解热镇痛药物后,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迅速进行引吐、洗胃;保暖,不使体温过多散失;然后去医院接受治疗。
青少年朋友在吃药的时候最好有大人在旁边指导。如果身边没有大人的话,自己在吃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或者按医生的嘱咐吃药。万一吃错了药,最好的办法就是催吐,药物中毒严重的应马上去医院治疗。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常备药,可能你并不知道他们的用处。看看下面的清单,记一记它们的用途。
一张记录着如下信息的卡片:急救电话、附近医院和药房的电话;
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
头孢拉定胶囊:又称先锋霉素6号,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等轻度感染;
牛黄解毒片:可用于目赤、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牙龈炎和疖肿等。勿超量,防中毒,孕妇忌服;
去痛片: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痛经、肌肉痛;
感冒通:抗感冒药;
碳酸氢钠:用于胃酸过多;
乳酶生:用于消化不良、肠发酵、小儿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等;
开塞露:用于便秘,每次1支,直肠用药;
止泻宁:用于急慢性腹泻;
扑尔敏:用于各种过敏症、虫咬、药物过敏反应等;
非那根:用于各种过敏症、哮喘、荨麻疹、孕期呕吐、晕车等;
必嗽平:用于呼吸道疾病,带有白色黏痰不易咳出者;
咳必清:用于干咳,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
暑湿正气丸:用于暑天受寒,腹痛吐泻;
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
银翘片:祛痰利咽;
蛇胆川贝露:止咳祛痰;
保和片:用于宿食不化,食欲不振;
麻仁丸: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
七厘散: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藿香正气水:用于呕吐腹泻;
十滴水:用于恶心、腹痛;
人丹:用于烦躁恶心等;
金霉素眼膏:可用于结膜炎、沙眼、麦粒肿,也可用于鼻黏膜肿痛等;
绿药膏:用于轻度烫伤、烧伤、冻伤及皮炎等症。
不同的药品不能存放一起,应当放在不同的瓶子当中,旋紧瓶盖,如果瓶子没有标签,就自己用胶布制作一个,注明药品的名称和用量。
留意药品的有效期。变色的、浓度改变的或变浑浊的任何药剂都必须抛弃。尤其要避免使用过期的眼药水、鼻滴剂、咳嗽药、药膏等。
把所有的药品(包括不开处方就能买到的成药,如阿司匹林等),都要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在抛弃药品时,要保证放在幼儿或家畜不能碰到的地方。
手足口病的预防
广东省卫生厅今天凌晨零时通报,截至2008年5月8日,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103例,其中确诊为EV71手足口病病例34例,包括死亡病例4例。
王某,女,河南人,2007年9月起暂住广州市番禺区。于2008年5月5日凌晨4时,因抽搐等症状送番禺大石人民医院急诊,当日6时50分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据广州市卫生局报告,广州市疾控中心从番禺区疾病控中心上送的一份粪便标本中检测出肠道病毒EV71阳性。据市、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并经省卫生厅组织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专家进行诊断,确认为EV71手足口病。据广州儿童医院副院长、广州市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龚四堂介绍,这几天广州临床确诊的手足口病病例中有若干例危重病例。龚四堂强调,市民一定要区分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病例。“EV71病毒只是手足口病的十几个病源中的一种,孩子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并不等于感染了EV71病毒。”另一方面,即使确实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也并非许多家长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龚四堂介绍,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发生了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12万多病例中死亡有78例。据介绍,市儿童医院这两天的肠道门诊量比起之前稍有减少,门诊秩序也有所好转。
2003年的非典让人们谈“非”色变,2008年,手足口病又成为公众话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
学校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有多种肠道病毒(如EV71)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等部位发生丘疱疹的传染病。
人患手足口病后会有哪些症状?
当人感染了肠道病毒(含EV71),经过最短12-24小时、最长6天、一般2天的潜伏期后,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保持空气流通。
2.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3.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
4.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5.儿童的玩具或其它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
6.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褪,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会校上课。
7.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对出现的传染病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
1.科学图谱:洗手的正确方法。
2.说说怎样预防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