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15634900000045

第45章 对症下药,做自己的医师(5)

四忌烟。国内多数资料认为吸烟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患病率无直接关系。但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吸烟的害处十分明显。例如,不吸烟或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之后,再吸烟可使心率增加5~20次,血压上升1.33~3.33千帕。高血压患者更为敏感,自觉头晕、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两手颤抖,这是由于烟草中含有多种毒物造成的。其主要毒物为烟碱,亦称尼古丁。每一支纸烟中含有尼古丁5~15毫克,氨1.6毫克,氰酸0.03毫克。烟雾中含有3%~6%的一氧化碳。这些毒物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的毒性是明显的,可以刺激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引起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强,血压上升,还能使血小板集聚与黏着作用增加,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故高血压患者应戒烟。

五忌酒。适量的饮酒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肠胃分泌,增加饮食,消除疲劳等作用,但长期大量的酗酒,可损伤血脉,麻痹神经,血脂升高,形体发胖,加速动脉粥样化的发展。

六忌浓茶、咖啡、可可。大量饮浓茶,特别是红茶后使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妨碍睡眠,从而使血压升高;咖啡含有大量咖啡因,有较强的兴奋作用,使心率加快,影响睡眠;可可含有可可碱和胆固醇,作用与咖啡相同。故过饮浓茶、咖啡、可可均有兴奋大脑神经、妨碍睡眠、使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的不良作用。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最好少饮或不饮这类饮料。

七忌情绪焦躁、精神紧张。情绪的急剧改变,如惊恐、忧虑、高度紧张等可使血压升高。情绪改变影响血压,可能是大脑皮质对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失调,以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造成。一般情况下,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血压便迅速下降到原来水平。所以,高血压病人应特别讲究精神卫生,要心胸开阔,遇事不怒,对于血压的稳定,避免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十分有益。

八忌大便秘结,小便潴留。有规律的排便可使血压稳定,不要以为“便秘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特别是高血压和高龄老人更要注意。这是因为便秘时要用力排便,从而使血压升高,再者长期便秘患者焦躁不安,会对血压产生不良作用。另外小便正常人一天排便5~6次,有尿意感应及时排尿,不能强忍,尿液潴留太多可致心理上的不安和紧张,使血压增高。

心脑血管病预防得法可救命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近50年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总死亡人口的近一半是心脑血管病死亡者。其中,绝大部分脑血管病病人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然而,近些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病人中不乏30多岁的年轻人。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中老年朋友提早预防、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复发呢?专家指出,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1)秋冬季节更需注意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进入了发病的高峰季节。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病的人数达到260万人,平均每天死71232人,每小时300人。而在这些数据统计中,秋冬季节脑梗死、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占全年发病人群的比例高达69.5%。

为什么秋冬季节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呢?我们知道,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温差变化大,冷暖不定。因此,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梗死、冠心病病人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原有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局部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此时,如果脱落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栓子在血液中流动,在脑部的末梢小动脉内壁停滞就会形成脑梗死。对于曾患过脑梗死的病人来说,由于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就会导致疾病再次复发或栓塞面积增大,病情进一步加重;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和冠脉内壁的小血栓游离,在冠状动脉造成局部阻塞或完全阻塞,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2)发病先兆——突然头晕目眩、失明耳鸣

脑血管疾病其实是有迹可寻的,只要平时留意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在急性发作之前做好预防性治疗。

平时如果发现老人有下述症状,子女或老伴就要和老人上医院就诊:

突然头晕目眩、单眼失明、耳鸣,甚至产生听力障碍,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很快恢复正常。这正是脑卒中的危险先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般来说,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有1/3会发展成为脑卒中,1/3会反复发作,给正常生活带来危险,而仅有1/3的人自然好转。有些老人以为这些是年纪大的正常现象,不放在心上,这种麻痹思想千万要不得。

大量的临床病例显示,脑血管病常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伴,而患有高血脂、高血糖、血液病异常(血黏稠)以及有吸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脑卒中等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当出现下述症状时也要小心,意味着你可能患有慢性脑血管病:经常头晕、头痛、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思维缓慢、说话颠三倒四、睡眠不好、焦虑。

如果老人已经出现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则要定期去专科医生处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健药品,进行预防性治疗。随年龄增长,人体动脉血管不可避免地逐渐硬化,但是通过及时适当的治疗可以延缓血管的老化。

(3)定期体检,积极锻炼,注意饮食

目就,医学界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仍有诸多遗憾,脑血管病病人的死亡率仍然较高,而部分老年病人即使幸存下来也会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给自己和亲属带来巨大痛苦。通过预防可以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脑卒中的发病。老人可凭三件“法宝”护身,即定期体检,积极锻炼,注意饮食。

定期体检——有利于监测病情发展,越早检查治疗效果越好,越能减轻后遗症,恢复效果就越好。鉴于老人往往不了解病情的严重性,病人子女要说服、督促老人经常参加体检;一旦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应该马上把病人送至医院神经科就诊,如果延误就会有生命危险。鉴于脑血管病发病年龄提前,45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全身体检,而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35岁以上就应该定期体检。

积极锻烁——每天要保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但要因人而异,不要盲目加大运动量。除非从年轻时起一直坚持锻炼,否则某些“危险”运动还是少做为好。例如,剧烈的跑步、登山活动。医生推荐的保健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打太极拳、舞剑、打乒乓球,做这些运动的切记动作尽量慢,避免过度劳累。

有专家指出,左手摇扇可防脑溢血。摇扇是一种单侧肢体运动,不仅可使肢体的关节、肌肉得到锻炼,还可锻炼大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由于大脑对身体的控制是交叉的,即左脑半球支配右侧肢体,右脑半球支配左侧肢体,而老年人脑溢血发生部位大多在右脑半球,就是支配左侧肢体活动的右脑半球血管得不到锻炼而显得比较脆弱,因此,夏日经常左手摇扇,可促进右脑功能,增强右脑半球血管的弹性,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注意饮食——病人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不宜吃咸菜等太咸的食物,但也要保证盐的正常摄入量,防止身体内钠元素过低。平时应避免吃油腻,更要杜绝不良习惯,烟酒嗜好不利于脑血管病的防治。

对于鸡蛋,1周吃2~3个整蛋是没问题的,不过蛋黄还是少吃为好。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盐、低糖及富含纤维素、钙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平时可多吃鱼类,要饮用低脂或脱脂的鲜奶。如果老人没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可以适量饮用低度的红葡萄酒,一般以酒精含量8%~9%为宜,有助于软化血管。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调剂好性生活

只有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因为性活动过程中神经、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都参与其中,任一系统发生病变,都会使性活动受到影响。

疾病对性功能影响最常见的有:首先,疾病影响病人的性功能,使性功能低下。除了少数是因内分泌激素异常和性器官的病变外,病人过分的精神压力可能是重要原因。其次,疾病使阴茎不能勃起。再次,疾病可能使躯体成为性活动的障碍。最后,疾病使病人对性活动发生恐惧,害怕性活动加剧病情、危及生命。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否能过性生活呢?这是一个深受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人们开始注意到心血管疾病与性生活这一课题。

据日本的一项研究报道,在5559个心血管病例中,有18名猝死于性交时,说明性交时确实有些人心脏出了问题,但这个数字还是很小的,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不必为此而战战兢兢。

当性生活达到高潮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增高、心率加快,对心血管疾病确有诱发或加重的危险,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性生活时要特别注意。一般主张,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一定要禁止性交,而应去了解心脏功能及损害程度,从而在心脏功能许可的限度内进行性生活。然而,他们毕竟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不能同健康人相比,必须注意调节好性生活。

1.患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病人要特别注意调节好性生活。

患有这类疾病的人,害怕过性生活时由于用力和兴奋而导致突然死亡,或因性兴奋和性高潮促使自己再次心肌梗死,因而,认为心肌梗死后3~6个月应禁止性生活。结果发现,这一规定使避免性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变得更为严重。事实上,根据医生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类病人在过性生活并达到性高潮时每分钟心率在90~144次,平均为117次/分,比正常人日常工作时的最大心率120次/分略低,而血压也没有升高到危险状态。当然也发现少数心脏病人在性交时猝死,但只占0.3%。

这类患者在过性生活时应注意以下4点:

①性生活要缓慢进行。日本一些专家认为,先进行拥抱、接吻、性前嬉等轻负荷活动,没有自觉症状或不适时再进行性交。性交不宜迅速发展到高峰期,而应分阶段慢慢到达高峰期,以免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大,造成不良后果。

②注意性交体位。可采取自己认为较舒适的姿势进行性交,性交的位置最好是侧位、半坐位或女上位。

③随身带好应急药物。各种药物当中以硝酸酯制剂为最好,因为其他心血管药物有抑制性欲的不良反应,可使人发生阳痿,而硝酸酯制剂正好相反,它除对心脏有作用外,还可改善和提高阴茎的勃起功能,可在性交前使用,当然也可在性交后使用,尤其是在有不适时,要马上含服。但症状有时不一定是表现为胸前区疼痛、心绞病或心肌梗死的前驱症状,有时也会表现为下巴、上肢、肩背部等处的疼痛不适,这也应当引起冠心病患者的注意和警惕。

④注意性生活的禁忌。根据法医对心脏病患者性交死亡病例的分析报告,发生心脏病致死有如下特点:春季发生多,在旅馆发生的多,婚外性交发生的多,酒后性交发生的多。因此,心脏病病人大吃大喝后1~2小时内不宜性交,酒后3小时内不宜性交,气温过低或过高时不宜性交,发怒或忿恨时不宜性交,过分疲劳时不宜性交,浴后不宜立即性交,当然更应避免刺激性极强的婚外性交。

虽然心脏病人不禁止性生活,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性生活必须暂缓进行:

①房事后感到心悸,心率显著加快,呼吸急促者。

②房事后或房事中感到胸痛胸闷者。

③房事后失眠或第二天极度疲劳者。

④伴有发热或其他急性传染病者。

国外有人用自动记录仪器记录了正常人在性交时的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表明,达到性高潮时,心率和血压的改变与踏梯试验时的改变基本相同。学者们认为,踏梯试验可作为冠心病患者能否过性生活或心肌梗死发作之后能否恢复性生活的判断指标。

2.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调剂好性生活。

研究表明,性生活兴奋期,男性血压稍有上升;性交进入持续期,收缩压上升2.6~10.6千帕(20~80毫米汞柱),舒张压增加1.3~5.3千帕(10~40毫米汞柱);性交高潮期,收缩压上升5.3~13.3千帕(40~100毫米汞柱),舒张压增加2.6~6.6千帕(20~50毫米汞柱)。高血压患者原先血压已比正常人高,性生活时血压进一步升高,有可能发生危险。因此,高血压患者性生活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①根据病情安排性生活。Ⅰ期高血压指血压已达到高血压标准,也可降到正常或处于正常边缘,没有因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可如正常人一样过性生活。Ⅱ期高血压是指血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已有轻度心、肾等并发症,必须在药物保护下有限制地过性生活。Ⅲ期高血压是指血压明显升高,有明显心、脑、肾等并发症,应该停止性生活。

②性生活次数不宜过多。允许性生活者,以1~2周1次为宜,且性交时不宜过分激动,动作不宜剧烈,时间不宜持续过长。

③出现症状立即停止。性交时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急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千万不要勉强,并及时服一次降压药物。

④出现阳痿暂停性生活。在高血压病治疗期间,服用甲基多巴、胍乙啶、肼屈嗪、利舍平等降压药有可能诱发阳痿。如果服药期间出现阳痿现象,应暂停性生活,在医生指导下撤换药物后再恢复性生活。若勉强行事,只会弄巧成拙,产生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加重高血压病情。

此外,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精神状态,平时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这些对保持正常的性功能十分重要。

防癌从摸清致癌原因开始

许多肝癌患者平时都很喜欢吃酒,有的酒量很不错,然而肝癌复发也不少见。沿海地区肝癌复发还可能与吃海鲜多而吃蔬菜少有关,因此有些人认为癌从口入。

经调查研究,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与以下几原因有关:

①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

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锌、镁、硒等。

③进食腌制和霉变食物。发霉食品中除亚硝胺外还有霉菌毒素,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还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④喝酒加吸烟。

⑤好吃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含有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它可渗透至整个食品。

⑥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其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

⑦膳食纤维不足。饮食中植物纤维素多的国家,如非洲、芬兰、日本、中国,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但是,癌症还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