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李种植新技术
15636100000006

第6章 育苗(1)

李的繁殖方法较多,但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是嫁接繁殖法。优质壮苗的培育是李丰产栽培的基础,只有壮苗才能获得早果、丰产、优质。为此,必须重视苗木培育工作。

(第一节 )苗圃的建立

一、苗圃地的选择

在确定苗圃地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地点

苗圃应尽量建立在需用苗木地区的中心,这样可以减少苗木运输费用和运输途中的损失,而且所培育的苗木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栽植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良好。

2.地势

应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块。地下水位必须在1~1.5米以下,并且在一年中水位升降变化不大。地下水位过高的低洼地,要做好排水工作,否则不能作为苗圃地。

3.土壤

以沙质壤土和轻黏壤土较适宜。因这两类土壤理化性质好,对种籽的发芽、幼苗的生长都有利,起苗省工,伤根少。

4.灌溉条件

苗圃地必须具有灌溉条件。由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都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幼苗生长期间由于根系浅,耐旱力较弱,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假如不能保证水分及时供应,就会使苗木停止生长,甚至枯死。

5.避免重茬连作

苗圃地应做好轮作工作,避免重茬连作。

二、采穗圃的建立

大型的专业化苗圃应建立采穗圃,以供应良种接穗。小型苗圃也必须具有良种母本园,且母本园应尽量靠近苗圃地。

三、苗圃地准备

李树根系分布较浅,为了给苗木的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有一个肥沃、疏松而且较为深厚的土层。因此,苗圃地必须进行深耕,并增施有机肥料。深耕以25~30厘米为宜,耕前每亩施用4 000千克以上有机肥,同时混入尿素、过磷酸钙等提高肥效,耕后耙平,作到地平土碎,肥土混均,上虚下实,以便保水增温。深耕宜及早进行,以利于土壤熟化。苗圃地做成长10米、宽1.5米的畦,以便于操作。

(第二节 )砧木准备

一、砧木种类和选择

李砧木的种类较多。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砧木繁殖苗木。

1.小黄李

属中国李的半野生类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长白山脉和松花江流域。小黄李极为抗寒,冬季可耐-40℃的低温;抗涝性强,在地表20~100厘米深土壤中,田间持水量为105%~133%的情况下,持续70天以上仍能正常生长,是我国北方低洼地区栽培李树最理想的砧木资源。与栽培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树冠较大,树体寿命长。其缺点是抗旱力较弱,对种子层积的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假如冬季种子贮藏不当或低温不够,不易萌发。因此,应用小黄李作砧木时,必须将采集的种子通过后熟阶段,即沙藏在冷凉处,或于秋季进行播种。

2.山桃

原产于陕西、山西、河北、甘肃等省。生长势强,与李树嫁接亲和力好,树冠高大,分枝较多,树体成形快,抗病耐寒,耐旱性强,在碱性土壤中亦能生长,是较理想的抗寒、抗碱性砧木资源。其缺点是不耐涝,寿命短。

3.毛桃

适应性较广,在我国的长江以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干旱地区以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均以毛桃作砧木。毛桃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与李树嫁接亲和力强,接后生长迅速,成形快。适合在沙质壤土栽培。缺点与山桃基本相同,但耐旱力与耐寒力较山桃弱。

4.毛樱桃

种核小而整齐,种子播种后出苗率高,与李嫁接亲和力好,矮化效应明显。结果早,抗寒、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北方各省(市)均有分布。自然种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已被东北三省试用。其缺点是抗旱、抗涝性差,嫁接后的李品种果实变小,树体寿命较短。

另外,李还可以用山杏作砧木。山杏与中国李和欧洲李嫁接亲和力强,表现生长结果良好,树体寿命长,耐旱、耐瘠薄,但不耐涝。嫁接部位过高时有小脚现象。

二、砧木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1.砧木种子的采集

采集砧木种子,首先要对采种母树加以选择,这是获得良种壮苗的基础。优良的采种母树。必须是类型纯正、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生长发育健壮、丰产、稳产、品质优良、无病虫危害的植株。采种前,特别是在野外采集种子,应先做详细的调查和选择工作,调查其生物学特性,选择最适合于当地生态条件的类型,作为采种母树。有条件的地区应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建立种质母本园,逐步实现砧木良种化、区域化。

采收种子,必须采集形态成熟期的种子。判断种子是否成熟,多根据不同树种果实的外部形态来决定。一般果实达到该树种的固有色泽,种子充实饱满并具固有的颜色,即是形态成熟的种子。

种子从果实中取出后,要适当晒干,不宜暴晒,种子内的水分应保持在30%~40%。晒干的种子精选后要进行干燥贮藏。

2.种子层积处理

层积处理的种子可放在容器里置于冷凉的室内沙藏或露地沟藏。挖沟要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风处,沟深60~80厘米,沟的大小依留种量而定。种子层积时,容器或沟底先铺一层干净湿润河沙,约5厘米厚,然后放一层种子盖一层河沙,堆放多层,最上层要留出10厘米堆放河沙,最后盖上土或覆盖物,沟内要每隔一定距离插一把秸秆,以利于通气。藏沟四周要挖排水沟。层积温度保持2~7℃,河沙湿度以手握沙成团而无水滴出,落地沙团又能散开为宜。河沙用量应为种子体积的10~20倍。不同砧木层积时间不同,一般为80~120天。层积中后期要注意检查,调节控制沟内的温、湿度。以免种子因高温多湿而发生霉烂。开春当种子有1/3露白时即可播种。

(第三节 )接穗的选择、采集和贮藏

一、接穗的选择

根据自然气候条件和果实鲜食、加工、销售趋向等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栽植的优良品种,进行定向育苗。接穗应从优良品种园母株上采取。采穗母株要经过严格挑选、鉴定,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年李树作为采穗母株。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当年生或一年生发育枝作接穗,决不能选择细弱枝、徒长枝作接穗。

二、接穗的采集和贮藏

春季嫁接用的接穗,可结合冬季修剪时采集,但最迟不能晚于母株萌芽前两周。接穗采集后每100根打一捆,标明品种,挖穴用湿沙贮藏,以防失水。也可用石蜡液(80℃)快速蘸封,用塑料布包扎好,冷藏在冰箱中备用。

生长季节嫁接所用接穗,可随采随接,采集的接穗应立即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及梢部,以减少水分蒸发。打捆标明品种,暂时用湿布盖好备用。

(第四节 )播种和幼苗管理

一、播种

1.整地做畦

播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便于灌溉,保证地力一致。首先要深翻细耙,增加活土层。一般深翻以25~30厘米为宜,过浅苗木根系伸展不利,影响生长发育,过深根系分布深,起苗时容易伤根,降低苗木质量。

经过翻耕平整之后,即可作畦。畦内要施以足够的有机肥,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亩施圈粪3 000千克左右。为提高肥效,可同时混入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草木灰等。畦的大小以水利条件和地块走向而定,一般畦宽1.5米,长10米左右。

2.播种时期

北方地区一般采用春播,即在土壤解冻后开始,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假如当年嫁接,春播应适当提前,并覆盖地膜,以增加苗木前期生长。

3.播种方法

李树的砧木种粒较大,一般采用点播。畦宽1.5米,每畦播三行,行距50厘米。播种时,先按行距开沟,然后按照约15厘米的株距点播,播后覆土,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横径的2~3倍,干旱地区可适当加厚。

4.播种量

播种量是指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播种量因播种方法和所用种子种类、质量而有很大差异。例如:播种山桃,每千克种子400~500粒,按点播方法,每亩播种量20~25千克,每亩可得砧木苗6 000~7 000株。

二、幼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