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板栗种植新技术
15637300000004

第4章 我国板栗的品种资源(1)

(第一节 )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板栗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大体上可分为南方板栗和北方板栗,另外在辽宁省还有一种丹东栗。

南方板栗:其共同特点是果形大(单果平均重12克以上,最大可达25克),一般淀粉含量高,含糖量低,肉质偏粳性,多适用作菜栗。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等地。适应高温多雨条件,这一地区大多采用嫁接繁殖,约有150多个品种,占全国板栗品种一半以上。另外我国四川、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为实生繁殖,栗果大小不齐,含糖量低,淀粉含量高、肉质偏粉质,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特点,因此也归属为南方板栗。

北方板栗:其共同特点是果形小(单果平均重8克左右),肉质糯性,含糖量高(一般在20%左右),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果皮有光泽,涩皮易剥离,适宜作糖炒栗子。主要分布在华北各省的燕山及太行山区,河北、北京、山东、江苏北部、河南北部、陕西及甘肃的部分地区。适应冷凉、干燥的气候,过去多为实生繁殖,没有形成稳定的品种,近20多年来,在实生选种的基础上,推广优种嫁接,逐渐地形成稳定的品种。

丹东栗:枝条多为红褐色、细而长,叶片窄长。栗果大,呈三角形,种皮(涩皮)不易剥离,属日本栗一类。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没有品种化的实生树还占很大比例,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下面谈一下实生选种。

(第二节 )板栗的实生选种

我国大多数板栗产区,长期用种子繁殖,其后代具有复杂的双亲遗传性,因此,单株之间遗传性状上严重分离,栗实大小、品质和单株产量相差悬殊,像一个天然的杂交选种圃。其中有一些表现很好的单株,可以通过实生选种,选出适于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再通过嫁接法进行无性繁殖。实生选种需经过3个阶段。

一、初选

对板栗产区的栗树普遍调查和实地观察。选出当地生长良好,连年丰产,栗实品质好的单株。一般要求每平方米面积产量超过500克,栗子大小均匀,1个栗苞中一般有3个栗实。对初选单株要进行保护,并连续记载2~3年,对于产量比较稳定的优良单株要编号。

二、复选

将不同单株的接穗,嫁接在复选圃中。复选圃先种上板栗的实生树,也可利用已有的板栗幼树作砧木,不同接穗要求砧木年龄和生长的土壤条件基本一致。将选出的优良单株以及其他对照品种同时嫁接在复选圃中,每个单株或品种嫁接10棵左右,也可以做几个重复。嫁接成活后加强管理。对无性系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通过复选,选出最优的单株。

三、决选

将复选出来的优系,与当地有名的品种在一起比较,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多点鉴定。观察其对不同风土条件的适应性,确定出适宜发展范围。在决选中能超过已有的品种,就可定为新品种。这也是科研成果,可以大量推广应用。

以上初选、复选和决选,虽然要经过10余年时间,但不需要人工杂交,同时在选优过程中也可边选优边利用,往往一个品种确定后已经发展到很大面积。我国板栗栽培,不少地区长期用实生繁殖,虽然是一个落后的繁殖方法,但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杂种圃,为选优、培育最优品种创造了条件,这也是我国板栗生产能很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三节 )主要的良种

一、南方板栗主要良种

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地生长有大量野板栗,群众长期用嫁接法改造野板栗,形成比较固定的品种,同时结合选优培育出一些良种。

1九家种

原产江苏吴县西洞庭山,是江苏最优品种之一。由于优质丰产、果实耐贮藏,当地有“十家中有九家种”说法,表明深受群众欢迎,因此得名。

树形较小、树冠紧凑,直立。枝条粗短,节间短。叶片中等大,质地厚,两侧略向上反卷。雄花少,花序短小。球果扁椭圆形,刺束稀,球苞皮薄。坚果中等大,平均重123克,肉质细腻甜糯,有香味;果肉含糖116%,淀粉485%,蛋白质764%,含水率430%,淀粉糊化温度601℃,较耐贮藏,是优良的炒食品种,也可作菜用。9月20日前后成熟,出籽率可达60%。

本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而稳定。作者在北京地区试验结果良好,而且含糖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具有短枝型,雄花消耗营养少等性状超过已有其他品种。

2焦扎

原产江苏宜兴、溧阳两地。总苞成熟后局部刺束变褐色,似一焦块,故称焦扎。坚果特大,平均重237克,果皮紫褐色,果面茸毛长而多,果肉含水49%,含糖1133%,含蛋白质73%,出籽率47%。本品种9月底成熟,产量较稳定,较耐干旱,对桃蛀螟、栗实象鼻虫抗性强,耐贮藏,适合山区发展。

3青扎

原产江苏宜兴、溧阳两县。因其球苞成熟时刺束仍保持绿色,由此得名。

树形较开展,呈半圆头形。叶椭圆形,球苞短椭圆形,刺束密生较软。坚果平均重142克,外果皮褐色,光泽中等,毛茸短而少。9月20日左右成熟,出籽率43%。本品种丰产、稳产,果肉含糖148%,淀粉457%,蛋白质743%,含水率448%。炒食或作菜用均可。果实耐贮藏。是江苏省重点发展品种之一。

4短扎

原产江苏宜兴、溧阳两县。树形开展,树冠呈圆头形。叶椭圆形。球果大,呈短椭圆形,刺束长,球苞皮厚。坚果皮赤褐色,毛茸短,分布于全果,重151克,9月下旬成熟。出籽率40%。

本品种有早期丰产的特性。坚果品质优良,含糖177%,淀粉481%,蛋白质798%,含水率438%,是优良的菜用型品种。

5魁栗

原产浙江上虞,为当地主栽品种。树势强,分枝力强,产量高而稳定,栗果大而整齐,色泽美观,喜肥水,耐瘠薄。总苞大,椭圆形,坚果大,平均果重1785克,坚果皮赤褐,茸毛少,果肉淡黄,含水率5199%,含糖79%,含蛋白质788%。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适于作菜食用。

魁栗栽植时应注意选配授粉品种,单一品种栽植产量低。

6毛板红

又名长刺板红、旺刺板红。原产浙江诸暨,为该地区主栽和发展品种。树势强健,总苞大,椭圆形,刺束长而密,坚果皮暗红色,茸毛多,遍布果面,坚果大,平均果重152克。果肉味甜、粳性,含糖8%,含蛋白质567%。

本品种不易受桃蛀螟和象鼻虫为害,并耐贮藏。

7处暑红

又名头黄早。原产安徽广德地区,在山地、河滩地均有栽培。树形中等,树冠紧密,枝条节间较短。坚果平均重165克。

坚果整齐,光泽中等,果面紫褐色,茸毛较多,果肉细腻、味香甜,果肉含水率472%,含糖126%,含蛋白质607%。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本品种受桃蛀螟和象鼻虫为害较轻,产量高而稳定,成熟期早,在中秋节前上市,很受欢迎。

8大红袍

又叫迟栗子。原产安徽广德地区。树体高大,产量高而稳定,抗逆性强。总苞椭圆形,坚果大,平均果重18克,果肉含水率455%,含糖率99%,含蛋白质60%。9月下旬成熟,果实耐贮藏。坚果红褐色,鲜艳美观,故称大红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9叶里藏

又名刺猬蒲。原产安徽舒城。叶片水平或下垂,总苞遮藏于叶下,故名叶里藏。总苞长椭圆形,刺束尖硬。坚果紫褐色,栗面茸毛较多,平均果重19克。树体强健,产量高而稳定。果实9月中旬成熟,耐贮藏。

10它栗

原产于湖南邵阳、武冈、新宁等地,栽培历史悠久。树形较矮小,树冠紧凑,总苞椭圆形,坚果形态整齐,平均果重132克,果皮棕褐色,少光泽,茸毛中等。品质优良,味甜,9月下旬成熟。

本品种嫁接亲和力高,树冠矮,分枝低,发枝力强,连年结果性强,产量稳定,坚果耐贮藏。为湖南地方良种,广西、广东、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引种也表现良好。

11重阳蒲

原产江苏溧阳,约占产区栗树总数的70%。树形开展,新梢粗而长,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球苞长椭圆形,刺束长,较软而密。坚果重18克,果皮赤褐色,10月上旬成熟。出籽率35%。

本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果实品质良好,且耐贮藏,是优良的晚熟菜用栗。

12迟栗子

原产安徽广德县东北部。因果实成熟迟而得名。主要特点为树形开张,叶片宽而短,呈倒卵状椭圆形。球苞侧面观呈倒梯形。坚果平均重171克,果皮紫褐色,毛茸少,有光泽。果肉含糖82%,含淀粉418%。10月上旬成熟。

本品种果大,美观,品质较好,甚耐贮藏,是优良的菜用栗,而且产量高而稳定,是值得推广的品种。

13黏底板

产于安徽舒城县。因其球果充分成熟脱落后,坚果仍粘附在总苞内,因此得名。

树势中等,树冠呈扁圆头形或圆头形。球果椭圆形,刺束较密而硬。坚果平均重135克,果皮红褐色,富光泽,毛茸较少。成熟期9月中旬。出籽率40%。

本品种抗病虫能力较强,树冠紧凑,丰产稳产。坚果大小整齐,果肉细腻香甜,较耐贮藏。目前已在省内外推广栽培。

14浅刺大板栗

原产湖北秭归、宜昌两县,是当地的主栽品种,因总苞刺短,栗果大而得名。

树形高大,叶片长椭圆形甚大。球苞刺束较短,分布稀,质硬。坚果极大,平均重264克,最大坚果重34克以上,椭圆形,外果皮赤褐色。成熟期9月中旬。

本品种产量高,果大,味甜,品质优良,对病虫害抗性较强。

二、山东良种板栗

山东良种板栗属华北实生品种群,果实适作炒栗。出口商品名为“泰山甘栗”或“山东甘栗”。历史上用种子繁殖,自20世纪60年代始,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及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在山东省开展板栗选优和利用工作,已经鉴定、定名、推广的优良品种有尖顶油栗、红光、石丰、红栗、华丰、金丰、宋家早、郯城207、无花栗等。

1尖顶油栗

原产山东郯城东庄乡。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于1963年从产地实生单株中选出的无性系,经多年观察,于1981年确定为丰产、优质新品种,并已在江苏、湖南等地发展。

树冠开展,树势中庸,枝条细软,常下垂。叶披针状椭圆形。雄花序细长。球果高椭圆形,侧面观呈梯形,刺束稀而开展,球苞皮薄。坚果长三角形,果顶显著凸出,平均重108克,果面毛茸极少,外果皮紫红色,富光泽。9月下旬成熟,出籽率492%。

本品种具有早期丰产的优良特性,适宜密植丰产栽培。坚果大小整齐,果形玲珑,色泽极美观,肉质细腻甜糯,风味甚佳。果肉含糖224%,淀粉404%,蛋白质621%,含冰率324%,是优良炒食品种。果实抗病虫能力强,极少受桃蛀螟和栗实象鼻虫为害,甚耐贮藏。

2红光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