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板栗种植新技术
15637300000006

第6章 板栗的繁殖技术(1)

板栗的枝条不易生根,扦插和压条均难繁殖。在生产上主要有实生繁殖(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实生繁殖是古老的繁殖方法,在生产上应用很广。嫁接繁殖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要发展良种必须用嫁接繁殖。因此,近20年来,随着新品种的选育成功,长期采用实生繁殖的栗产区正在向嫁接繁殖发展。

(第一节 )实生繁殖

一、实生繁殖的应用

实生繁殖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繁殖苗木快,植株寿命长,主干不易空心,木材利用价值高;缺点是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特性,单株间差异大,进入结果期晚,产量低,品质不一致,影响商品价值。同时树体高大,管理不便。

如果注意选择用优良单株上的栗子播种,加上整形修剪等措施,可以克服其部分缺点。因此,实生繁殖在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另外,目前不少栗产区先进行实生繁殖,尔后保留表现好的栗树,对于表现差的用嫁接换种方法,把实生繁殖和嫁接繁殖结合起来,这也是一条新的途径。

二、种子的贮藏和萌发

1种子休眠

板栗种子成熟采收后立即播种,即使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这种特性称种子休眠。许多温带植物种子都有这种特性。这是因为它们的种子均在秋季成熟,并落入土中,这种抑制萌发的特性,可以避免萌发后幼苗在冬季严寒时遭受冻害。

板栗种子通常需要2个月左右的休眠时间,不同品种有所区别。南方栗子在0~5℃的低温下,1个月后就有半数左右的种子可以萌发。北方栗子需2~3个月后才能萌发。这也是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板栗种子休眠的原因,是在果皮和种皮中含有抑制物质,如果人为地除去果皮和种皮,可以解除抑制作用,促进种子萌发。这种抑制物质是脱落酸一类物质,脱落酸的含量,通过休眠后显著降低。试用3%的硫脲浸种,对解除板栗种子休眠有显著的作用。

为了保存好种子,一般可贮藏在低温的湿沙中,进行沙藏。越冬后取出作播种用。

2种子萌发的条件

板栗种子通过休眠后,在温度、湿度、通气的适宜条件下开始萌发。其特点是初期种子吸水膨胀,幼根先由果顶伸出,向下生长,尔后伸出幼茎向上生长。肥厚的子叶仍留在坚果中不伸出土面,只提供养分促进根和茎叶的生长。

(1)温度:板栗在土温10℃左右开始萌发,15~20℃是最适温度,因此在早春即可播种。

(2)水分:首先种子本身含水量要在45%以上,如果贮藏期间种子失水,含水量降到30%以下时,即丧失发芽能力。所以,对种子可用水选法选种,漂浮在上面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在70%以下,不宜使用。已经失水的种子用水浸泡吸水后也不能恢复其发芽率。所以,贮藏种子时必须保持种子的水分。其次,播种的土壤也要水分充足,才能保证种子萌发。

(3)通气:板栗种子大,呼吸作用需要的空气多,苗圃地要求土质偏沙性、通气,才能有利于种子萌发,板结的黏土地不利板栗种子的萌发。

3幼苗的生长习性及断根处理

板栗先长出主根,后长侧根,主根的伸长影响侧根的生长。由于侧根是主要的吸收根,因此,为了促进侧根生长,增加向四周发展的能力,可以采用幼根折断法。在沙藏条件下,一般播种前种子已经露出根尖,当生长到1厘米左右即用筛子将湿沙筛去,同时也使种子幼嫩的根碰断,这种折断幼嫩主根的种子继续发根时,可直接长出大量侧根,从而形成强大的根系,虽然失去主根,但增加了须根的数量。

在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中,子叶起重要的作用,如果发芽过程中,将子叶去掉,茎和根得不到子叶营养供应,很快就会萎蔫死亡。

三、育苗技术

1栗种的选择繁殖苗木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作砧木用,另一种是作为实生繁殖用。作为砧木用的苗木,主要要求苗木生长健壮,要选用大粒种子,也可用独头栗子,如果用野板栗作砧木,也要选用个头大的野板栗,这样的种子营养丰富,幼苗生长健壮。作为实生繁殖的种子,要从栗产区中选择群体表现好的地区,定为采种区。在这个区域中,将劣种树除去或高接成良种,使优种树之间互相授粉。采种时还要选丰产优质栗树上的种子,由于遗传性好,后代一般表现较好。

2播种时期和方法播种时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秋末冬初,气温下降到5~10℃左右时播种。秋播的优点是不必贮藏,利用秋收后空闲时间完成,缺点是如果湿度过高或过低,易引起种子霉烂,另外易遭鼠害和虫害。

春播取决于种子的萌发情况。由于种子在贮藏期间很容易发芽,所以一般播种偏早。如果种子能在低温下贮藏,抑制发芽,也可推迟到清明前播种。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法两种:(1)直播法:不经苗圃育苗,直接播种造林。一般在山地常用这种方法,建立实生板栗园或作为就地嫁接的砧木。

直播前应先整地,形成水平条沟或鱼鳞坑,也可种在梯田上。在整好的地上播种,每穴播2~3粒,每粒相隔10厘米左右(出苗后选留1株),播种后覆土约5厘米。在有地下害虫的地区要进行药剂拌种及毒饵诱杀。这类方法很多,目前行之有效的用硫磺、草木灰拌种:配方为种子50千克加硫磺粉200克、草木灰1千克、黄泥适量。将黄泥打成泥浆后倒入种子,使种子表面沾上一层泥浆,然后将种子取出,放到硫磺和草木灰混合的粉末上滚动,使种子外面沾上一层硫磺和草木灰。播种后可预防地下虫害和兽害,且不影响种子萌发。毒饵的制造:可将小米、玉米粉等炒香,拌些米汤,尔后拌上磷化锌和敌百虫等杀虫剂。播种时放在种子周围,可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

直播法的优点是节省劳力,同时栗树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缺点是苗期管理不方便。

(2)育苗法:将栗苗集中在苗圃管理,尔后再移栽。这种方法便于管理,苗木生长整齐。

苗圃选择土地平坦的、较肥沃的沙质酸性土壤。整地前先施肥尔后做畦,一般畦宽1~12米,长5~10米。播种采用纵行条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亩播种量为100~150千克。播种时最好把种子平放,尖端不要朝上或朝下,有利于出苗。覆土3~4厘米。

为了保证土壤水分供应,在播种前要灌足底水,2~3天后土壤湿润而不太黏,便于操作时开沟播种。北方地区播种后要适当镇压,可在条播沟中用脚踩一下,保证种子和土完全接触,使土壤水分上升。镇压后再用平耙将表土弄松,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从播种到出苗阶段最好不要浇蒙头水,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出苗。

3苗期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立即中耕除草,山地直播尤要注意,以保证幼苗生长,也有利于土壤保墒。

(2)施追肥:幼苗生长1个月后,种子内的养分已消耗尽,可于6月上旬和8月上旬进行两次追肥,每亩约施化肥5千克,施肥后立即灌水。

(3)灌水和排水:除施肥后灌水外,根据气候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和排水。栗苗怕水淹,水淹3天菌根全部死亡,所以不可积水。

(4)防寒和平茬:北方地区,栗苗第一年冬季地上部分容易“抽条”,即自上而下干枯。产生原因是根系在冻土层内吸水困难,但早春干旱风大,水分蒸发大于吸收而引起抽条。一般可在秋后将幼苗弯倒埋在土内,第二年春天再去掉防寒土。

对于直播或栽根造林的树苗,可在秋后平茬,剪去地上部分。第二年春季伤口下萌出很多芽,可选留一个生长旺的新梢,并将其余抹掉。由于营养集中,幼苗生长茁壮,茎干挺直,生长量可超过没有平茬的同龄苗。

除以上管理外,还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第二节 )嫁接繁殖

一、板栗嫁接的重要性

1发展优良品种,实现板栗良种化

板栗和其他果树一样,是属于异花授粉植物,种子具有双亲复杂的遗传性,所以在实生繁殖的栗产区,每棵板栗的产量和品质都不相同。据调查,就产量来说,大树株产超过25千克的高产树约占10%,株产低于25千克的低产树约占30%,还有15%的栗树基本不结果;从栗子的大小来看,坚果极不整齐,有20%的“碎栗子”树,栗子很小,说明实生树遗传性状分离极其严重。

近20年来,科研单位与群众相结合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今后必将选育出更好的新的品种,同时在嫁接方法上也有了创新,这为板栗良种化创造了条件。

嫁接的板栗树,是母体一部分发育起来的,遗传性状与母体保持一致,可以形咸优良品种的无性系,每棵树的成熟期、产量和品质都表现一致,从而提高了商品性。

2幼树提早丰产

实生树结果年龄一般较晚。在北京地区,多数栗树十几年才开始结果,而且产量很低。北京密云县高岭乡栗榛寨村,1965年种植板栗22 000棵,到1975年10年生树总产量只有273千克,以后逐步改接换种,到1980年嫁接树和未嫁接树各占一半。11 000棵嫁接树总产量7 775千克,11 000棵未嫁接树仅产725千克,两者相差10多倍。嫁接有提早结果的特性,为板栗的合理密植、高产创造条件。据河北昌黎果树研究所几个基点统计,在山坡薄地,密植的小苗嫁接后第四年即大量结果,第五年平均亩产1111千克。

二、提高嫁接成活率

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首先要了解嫁接成活的过程。嫁接成活的过程是砧木和接穗双方愈合的过程。嫁接时要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相接合,因为形成层是细胞分裂最活跃的部分,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一层细胞即是形成层。当砧木和接穗富有生活力、温度在15~35℃之间(最适温度25℃)、伤口附近空气有较高的湿度时,双方形成层细胞即活动。一般1周后即长出白色疏松的愈伤组织,15天后可把接穗和砧木之间的孔隙填满。双方愈伤组织连接后,即能进一步产生联合形成层,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嫁接即成活。

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很多,老农在嫁接时将切削好的接穗含在嘴里,因此有人认为唾液是嫁接成活的关键。通过试验证明,唾液对嫁接成活没有影响。也有人认为切削技术是关键,要削得快,削得平,使形成层密接。通过观察发现,双方愈伤组织形成量很多,完全可以把孔隙填满,只需要一般切削技术即可。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认为: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是保证伤口湿度和接穗的生活力。凡嫁接不成功的,基本上是这两条没有做到。保持伤口湿度和接穗的生活力是相联系的,保持伤口湿度才能使双方形成层生长出愈伤组织,同时又保证了接穗在嫁接成活之前不会干枯死亡。接穗很小,又脱离母体,得到砧木养分、水分的供应,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接穗必须长出愈伤组织,才能双方愈合。因此,保持湿度、保持接穗的生活力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三、接穗的选择和贮藏

接穗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嫁接的成功与失败。保证接穗的生活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接穗的选择选用1年生的发育枝,要求节间较短、生长充实的枝条,不用细弱不充实的结果枝或发育枝。在大量引种或大面积嫁接时,应该对接穗进行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