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明清绘画艺术鉴赏
15640000000012

第12章 清末上海名画家

清代末年上海出现了一些绘画名手,任颐和吴昌硕是其中最杰出者。

成为任、吴的先驱的有萧山任熊(字渭长)及其弟任薰(字阜长)都是擅长人物画和花鸟画的名家。尤其任熊的成就最显著。他追踪陈洪绶的强调个性描写的夸张的表现方法,创作了《剑侠传》等成组的人物形象。

赵之谦(1829-1894)字益甫、叔、号梅庵,34岁时更号悲,晚年又更号无闷。浙江绍兴人,咸己未(1859年)举人,官江西鄱阳、奉新知县。赵氏博学多文、诗、书、画、印皆精到。书法初绍颜真卿(708-784年),后专意北碑。篆师郑石如(1743-1805年),能自成一家,尤以北碑写行书为其特长。画亦以书法出之,擅花果树石画,能合徐渭(1521-1593)、原济(1642-1703)、李(1686-1762)而独具面目,古茂沉雄,柔丽浓艳、兼而有之,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著有《六朝别字记》、《补环宇访碑录》、《悲居士诗胜》、《二金堂印谱》、《悲胜墨》等。

任颐(1839-1895),中国清代画家。原名润,字伯年,后以字行。1839年(一说1840)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1895年卒于上海。其父任云淞为民间画工,任颐自幼随父学画肖像,有扎实的基础。太平天国进逼江浙时,据说他曾参加太平军,任掌旗手,太平军失败后他到宁波随任薰学画,后定居上海,鬻画为生。擅人物、花鸟、山水,其人物画取材广泛,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针砭社会,寄托个人情怀,具有一定思想性。造型简练、准确,生动传神,手法多变。他的花鸟画师法陈淳、徐渭、石涛、恽寿平、华喦及北宋诸家。博采众长,转益多师,成为集工笔、写意、勾勒、没骨于一身的画家。他于传统的笔墨之中掺以水彩画法,淡墨与色彩相交溶,风格明快、温馨、清新、活泼,极富创造性。山水画虽不多作,但也构图布局变化多端,笔墨技巧能跳出传统窠臼,别具一格。任颐的绘画在当时及现当代具有极大影响,被认为是“仇十洲(仇英)后中国画家第一人”。有《苏武牧羊》、《女娲炼石》、《关河一望萧索》、《树阴观刀》、《群仙祝寿》及大量的花鸟、山水等作品传世,后人出版有多种画册、画集。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他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他把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开辟篆刻艺术的新境界。他的成就主要来源于艺术的修养和思想,具体表现在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海派的影响下产生了今天的齐白石、潘天寿等卓越的花鸟画家。这一富有成就的花鸟画派的生长不能不归功于其最有力的推动者:石涛。同时,也应注意到石涛和清代初年其他画家所开辟的道路,经过错综的发展,最后也出现了优秀的山水画家黄宾虹。这都说明,清代的绘画艺术,虽有因袭模仿的思想的影响,但在艺术的某些方面仍有所发展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