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故纸的收藏与鉴赏
15640100000006

第6章 尺牍

尺牍,旧指书信,由于古代书信写于木片上,书简长一尺,故得其名。也是手札的一种旧称,但更为规范、正式,有很深的历史研究价值。

明侯忠节文节尺牍不分卷。明侯峒曾、侯岐曾撰,手稿本。峒曾字豫瞻,一字黄成,嘉定(今属上海)人,明天启进士,官江西提学参议。福王时与黄淳耀起义兵保乡晨,清兵陷嘉定,偕二子赴死,谥忠节。此乃其与弟岐所作尺牍留底簿,为上海地方文献之珍品。

青溪旧屋通义堂尺牍

丁晏手札

刘宝楠手札

魏源手札

吴让之手札

清刘文淇、刘毓崧汇集。手迹。此皆各家致刘氏父子之手札,共450余人,2000余通,多为清道光前后家学者,内容以论学为主,史料价值甚高。

图为其中魏源、刘宝楠、丁晏、吴让之等人札局部。

王阳明先生尺牍

王阳明先生尺牍

明王守仁撰并书。手迹。经折装共14纸。守仁手札流传甚少。此为其答虞佐侍御(即浙江按使唐龙)书,计一通,书法挺劲古逸。款署“守仁”钤有“阳明山人之印”,末署“七月五日寓广信具”。当为明正德十六年其自南昌返浙时所作。另钤有“流传在海昌张渭渔处”旧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