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故纸的收藏与鉴赏
15640100000007

第7章 信札

信札,即书信、信件。是研究人物、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俞樾信札

俞樾(1821—1907年)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咸丰迁翰林编修,督河南学政,因试题越范,被劾归民,居苏州从事著述和讲学。1865年主讲紫阳书院,以及上海求志书院等。1868年(同治七年)主讲著名的杭州诂经精舍,达31年之久。

俞樾擅书法,以隶书名于世。俞樾写信札,也往往用隶、篆书,显示了他好古之风,而这件信札以小行书写就,故显得特别珍罕了。此信札写的十分随意、轻松,举重若轻,为我们展示了他行书的特色。

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著述丰富,主要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所著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250卷。

陈秉忱(1903—1986年)山东潍坊市人,1937年参加革命,后在中央机关工作。他于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有深厚的根基。1950年,毛泽东去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的正式文本,是他正楷缮写的。《毛泽东选集》1—4卷本的封皮隶书,《毛泽东选集》5个字,也是他的笔迹。在他逝世后,党和国家专为他举办了《陈秉忱书画展》。

陈秉忱走上革命之途颇有些传奇色彩,他家是山东潍坊的一方世家人望,原本过着殷实优裕的生活,年轻的他却受到革命风潮的影响。1932年,他因营救共产党人被捕入狱,获释后他积极从事抗日活动,1937年加入“民先”,翌年参加鲁东抗日游击队。

陈秉忱信札

1939年,他到延安,在抗大学习后到中央军委,先后任作战部秘书、办公厅秘书科科长。1946年1月,叶剑英到北平军调处当中共代表时,他以少校科长随行。新中国一成立,他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中央军委作战部办公室主任。毛泽东首次赴苏联,代表团中那位陈秉忱即是他。此后,他身兼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处、干部处、档案处处长,中央军委主席秘书。

他写得一手好字。说起他的字,那是真正的名声在外。当年毛泽东在莫斯科签下的中苏友好条约,中文文本,就是由他抄写的。这个文本,后来一直存放在克里姆林宫内,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

张岱年(1909—2004年),教授。直隶(今河北)献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1946年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第—至三届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于中国哲学史,尤长于中国哲学范畴研究。著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等。

张岱年信札

孙本文(1892—1979年),江苏吴江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22年和1925年分别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硕士和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中央大学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教务长、师范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南京大学教授。九三学社社员。著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学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等。

郑介民信札

郑介民(1898—1959年),原名庭炳,字耀全,号杰夫,海南岛文昌人。1915年入琼崖中学,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琼崖民军。后赴马来西亚经商,并任吉隆坡《益群日报》编辑。1924年回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1925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回国,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结业,任蒋介石侍从官,从事情报工作。1932年任参谋本部上校参谋,为军统骨干人物。历任参谋本部处长、副厅长、军统局副局长等职。194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六届执行委员,奉派军令部第二厅厅长兼军统局局长,后改称国防部第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国共和谈时,任军事协调小组国民党代表。1947年任国防部常务次长。1949年去台,初任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长,后调任国民党中央第二组主任。1954年出任首任“国家安全局”局长。1959年病卒台北。

徐平羽信札

徐平羽(1909—1986年),江苏高邮人。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上海大夏大学肄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上海沪西区委秘书。1932年参加左联。1936年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干事,延安抗大区队长,新四军服务团副团长、教导总队政治教员,苏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中共苏中区委敌工部、城工部部长,山东野战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苏皖边区政府交际处处长,黄河大队副大队长、政委,第三野战军随营学校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后,历任南京市文教接管委员会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顾问。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石西民信札

石西民(1912—1987年),浙江浦江人。曾用名士耕。1928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申报》编辑、采访部主任,武汉《新华日报》编辑部主任、采访部主任、编委、社委,延安《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宣部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出版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名誉所长。是中共八大代表。

罗尔纲(1901—1997年),历史学家。广西贵县(今贵港)人。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助理,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太平天国史研究。在太平天国史料学、考证学方面深有研究。著有《金石萃编校补》、《绿营兵志》,《湘军兵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太平天国史》等。

罗尔纲信札

朱家骅信札

朱家骅(1893—1963年),字骝先,浙江省吴兴人。先后就读于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校、同济大学及德国柏林矿科大学,柏林大学博士。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山大学教授。后投身政界,从事国民党官办教育、文室工作。先后出任广东省教育厅长,中山大学副校长,浙江省农工厅长、民政厅长,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校长,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长,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军事委员会参军室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兼代三青团书记长。1939年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1941年兼任考试院副院长。后专任国民政府委员。1944年重掌教育部。1948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翌年调派行政院副院长,将故宫、中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中央图书馆等大批文物、资料等抢运至台湾。1950年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在台北南港重建“中央研究院”。1958年退职,受聘“总统府国策顾问”。1963年病逝。

胡道静信札

胡道静(1913—2003年),上海市人。1931年毕业于持志大学文学院国学系。曾任上海市通志馆编辑,上海《通报》主编、《正言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图书馆科科长、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农业出版社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科技史)组员、上海市古籍整理规划小组顾问、上海科技史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81年当选为国际科技史研究院通讯院士。著有《梦溪笔谈校证》、《农书与农史论集》、《中国古代的类书》等。

陈鹤琴信札

陈鹤琴(1892—1982年),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浙江上虞人。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17年毕业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指导员及第二院幼儿部负责人,中华儿童教育社理事长。后创办上海儿童保育院,任董事长,并发起组织上海市成人义务教育促进会,任理事长。1940年后创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及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任校长。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第一至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教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是第一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毕生致力于儿童心理的研究,提倡“活教育”,创办和发展了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著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有《陈鹤琴教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