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15640400000020

第20章 唱个不停,变了声音

——注意保护好嗓子

本讲概要

★学生生理上的变声期

★学生的嗓音保护

一、嗓音的发育过程

从生理角度来说,嗓音的发育是整个人体发育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人在身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生理上的变声期。变声期又可分为变声前期(六七岁至十二三岁左右),变声期(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变声后期(十七八岁至二十岁左右)三个阶段。

1.变声前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肺活量小,发声器官纤细,因此可发的音量不大。男女学生的声音差异较小,音色近似。声音明亮、清脆。音域一般为e1—d2,其中又以e1—c2之间的音域唱起来比较舒服自然。

2变声期。女孩由于生理的变化,有的声音变得浑厚,有的假声鲜明起来。男孩则喉结逐渐突出,声带更明显地增长、增厚,多数男孩的声音失去了明亮、清脆的特点,逐渐变得低沉浑浊,声音发沙甚至嘶哑。女孩也有上述情况,但不如男孩明显。少年儿童在变声时,声带普遍充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声器官的血液供给增加,不能很快排散,也没有排散的余地,因而声带长期处于充血状态。这就造成少年儿童的声带(特别是男孩)多数长期闭合不好,不够灵敏,唱不好,甚至失声。一般说来,女孩在变声期声音变化不如男孩那么明显,但发声器官还是比较容易疲劳。由于身体素质不同,变声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一般女孩比男孩早熟,变声的过程也比男孩快。变得快的女孩,半年即可完成;变得慢的男孩,有的可能长达二三年,变声时的学生音域较窄,只有一个八度左右。

3.变声后期。即变声以后,一般女孩在十四五岁以后,男孩在二十岁以后。变声后,男少年的喉结明显地突出,男女之间的声音有明显的差别,在唱歌时,男、女声之间出现八度的距离。

二、学生的嗓音保护

根据学生发音器官的生理特点,认真做好嗓音的保护工作,这是每一教师应尽的职责。学生嗓音的保护,应注意:1.学生发声器官正处在发育时期,声带比较柔嫩脆弱,故不要大声喊叫,要避免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似地歌唱,可多用轻声歌唱。处于变声期的男孩可允许用低八度唱,甚至可以暂时停唱。

2.不要让学生唱难度大、技巧过高的成人歌曲,以免损害学生的声带。

3.选择歌曲不要超过学生的音域,定调不要过高或过低。超过儿童力所能及的范围,会引起声带紧张,导致负担过重,使声带受到损害。儿童音域:四岁半至六岁半为c1—c2左右;7岁至10岁为c1—c2或c1—d2;10岁至14岁为c1—c2左右;14岁至17岁为a—f2左右。

4.要禁止学生模仿成人歌唱,因模仿成人歌唱必然造成喉头颈部肌肉和下腭过分紧张,没气息支持地把声音从喉头挤压出来,形成生硬、刺耳、难以调节的喉音,导致不良的发声方法,并使声带疲劳,不能持久,容易沙哑。

5.唱歌要避免出现鼻音。鼻音是由于软腭过低、过分向后,加上舌中部不恰当地隆起,阻挡了气流从咽腔到口腔的通路引起的。鼻音的音质狭小,暗淡不清,并妨碍吐字和表达感情。纠正的办法是尽量提高软腭,有意将声音送入口腔,声音位置尽量靠前,多用开口的母音a、e、i等练习。

6.不要让学生在激烈的运动后或饭后立即歌唱,这样对声带及身体都有害。

7.唱歌要有节制,长时间不停顿地歌唱,容易疲劳,效果也不好。

你至少可以知道:学生变声期的一些特征;如何保护学生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