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15640400000027

第27章 择师而严教之

——铃木音乐教育法

本讲概要

★铃木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曾担任日本才能研究会会长,教授、博士。他出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父亲是乐器制作家,曾创办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厂。铃木从1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920年留学德国,1928年回国后,担任日本国立音乐学校讲师。1944年后,通过教幼儿演奏小提琴,开展“才能教育活动”,到20世纪50年代已取得显著成果,20世纪60年代中期,接受他“才能教育”的日本儿童已超过20万。

一、铃木教育法

铃木教学法又称“才能教育”或“祖国语言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开始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铃木在教学实践中惊奇地注意到了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的一个现实,即无论一种发音和结构多么复杂的语言,全世界的孩子们都容易学会,并能运用自如地掌握自己祖国的语言。铃木认为这是由于他们通过听和模仿自己父母学会的,并在环境中得到深化和发展。通过这件事,铃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他逐渐创立了别具一格的“铃木教学法”。

铃木教学法并不是以培养音乐家和职业音乐工作者为主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采取适当方法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使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具有美好心灵和艺术修养的人。铃木教学法适用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尤以非常成功地教授很小的孩子学习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长笛而著称。

二、基本内容和特点

1.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注重早期音乐教育。这是铃木教学法的核心。铃木认为,人的才能并非天生所有,而是靠客观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并发展的。所有的儿童在其各自环境影响下,都具有发展技巧和能力的相当潜力。铃木在学生掌握自己“祖国语言”的启发下,坚信如果使学生有一个处于像学习本国语言环境那样的学习音乐的环境,也同样会使学生像学习本国语言那样,充分地发展音乐方面的非凡才能。因此,铃木努力地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生活在音乐环境之中,使学生们通过聆听、吸收,最终学会用乐器声复述音乐,并从听觉训练入手,想方设法培养起学生们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然后再施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

铃木以他几十年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必须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进行音乐教育。他认为,从孩子一降生起就应让他听音乐,以培养他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孩子们听世界名曲就像听母亲讲话一样。这样从零岁就开始的早期音乐教育,会使孩子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从零岁就应开始的早期音乐教育,而从二三岁或者更大一点的年龄开始进行音乐教育的话,则不能完全发展出孩子全部的音乐潜力和才能。

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从孩子出生起就及时地进行早期教育,是充分发挥孩子音乐才能的关键所在。

2注重强化教育,以提高质量为目标。铃木认为一切能力的形成都取决于上千次的重复刺激,只有经过最大的刺激并经过反复强化才能记住。他说:“全日本儿童都在自由地、自在地说日语这一事实,正是强化教育所致。”然而,铃木所强调的反复强化教育,并非是单纯的重复,而是每一次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他特别注意使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好的习惯。他主张应停止那种每错一次、矫正一次的方法,而应重新开始全新的训练,让他们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养成新的行为习惯。当新的行为习惯养成时,旧的不良行为习惯就自然会消失。

铃木小提琴的强化训练方法,是从练习《闪烁的小星》开始的。无论什么时候练习,都要练这首乐曲。反复练至几千次甚至几万次,使学生通过反复强化练习使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耐力的品质也随之培养起来。

3选择最优秀的教师和教材来教孩子。铃木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他认为这是学生学习音乐成绩好坏的关键。因此,铃木要求选择具有渊博知识、精深专业技能、严格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毅力同时又懂得教育、心理 规律而又热爱孩子的最优秀的教师来教孩子。铃木还十分重视教材的选择,他让孩子们一开始就听世界音乐名曲,从来不让他们听格调低下的音乐。学生们练习的教材也选自世界名曲,教材内容即包括器乐,也有声乐。而且,他还定期组织学生们唱合唱。在声乐与器乐的教学中,铃木都特别严格要求其正确性和规范性,通过不断反复深化,使学生们不断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你至少可以知道:注意早期教育是铃木教育法的核心;铃木教育法注重强化教育,以提高质量为目标;铃木教育法认为学生音乐成绩好坏的关键是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