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15640400000008

第8章 与音乐共鸣

——儿童与音乐的天生缘分

本讲概要

★儿童与音乐天生有缘

★为孩子创造音乐环境

儿童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块积木、一堆沙土、一个小动物等等,这些简单的事物都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想象天地,他们可以由此而编出许多童稚的故事;同样,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音乐旋律与节奏,尤其是一些描述性的、模拟性的音乐,更是发挥儿童想象的好材料,他们可以从音乐中领略到大自然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群蜂飞舞等美妙动人的场景。

儿童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模仿,通过模仿学习到技能和本领。音乐又为儿童提供了可以模仿的极好材料。一些歌的旋律非常优美朴素,节奏多次重复,琅琅上口,儿童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张嘴就能模仿,而这种模仿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还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所以儿童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以至于常常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一、儿童需要音乐

天真活泼的儿童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帮助我们确定了这样的信念: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音乐文化的愿望和要求。音乐的启蒙就是要满足并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

儿童潜藏的音乐才能是极其丰富宝贵的,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估计。在成年人中,五音不全的音盲或对音乐一无所知的人还大有人在,所以有时候我们往往由于自身某些因素的局限低估了儿童的音乐潜能。有一个20个月的小男孩,父亲是个小提琴手,家里经常播放优美的乐曲,音乐伴随着他一天天长大。父母用来制止他啼哭的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音乐。恰恰有一次,由于电压不足,录音机磁带“跑调”了,他的哭声还没有完全停止,就急忙哽咽着告诉父亲:“磁带坏了!”而同时,站在一旁的小保姆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听出来。这个对比不是很有趣吗?

二、创造音乐环境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曾经建议,在儿童,特别在儿童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多布置一些鲜艳明快、美丽大方的装饰品或玩具,这些醒目的视觉刺激可以大大激活儿童视神经的反应,丰富儿童的视觉经验,发展儿童的视知觉。这个建议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采纳。那么,对于发展儿童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否也可以借用此法呢?让儿童的生活中多一些优美动听的声音,同样可以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当儿童的生活充满了音乐,儿童每天都能接触音乐、听音乐,这样,慢慢地,儿童就能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地逐渐听懂音乐,也会学着表现音乐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好比儿童学习语言,必须有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每天都听到大人们的说话,这样,慢慢地他就能听懂成人的语言,并且也会自己学着说话了。儿童模仿成人语言不仅在用词造句方面,而且连抑扬顿挫等音调变化都能学得自然而生动,这首先应当归功于语言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道理,学习音乐也需要环境,只要我们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我们就可以使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惊人的发挥。

总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美好的音乐与儿童纯真的心灵是相通的。儿童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儿童发展。音乐的启蒙就是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经常性地不间断地通过倾听、歌唱、拍手、游戏等多种形式,采取生动有效的方法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使儿童在生动有效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音乐潜能。

你至少可以知道: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音乐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学习音乐也需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