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培养音乐才能的途径
15640400000007

第7章 《青春之舞》引发的骚动

——音乐的物理属性

本讲概要

★音乐的四种物理属性

★认识五线谱

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物理属性。

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振动的频率。

声波振动往往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说每隔一个固定时间运动状态就完全重复一次,这固定时间T称为振动的周期,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其频率越高,相反则称为频率低。通常把1000Hz以上的声音称为高频,440Hz以下的声音称为低频。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则声音高,频率低则声音低。

如女高音歌唱家的歌声比男低音歌唱家的歌声高;小提琴比大提琴的声音高等。

一、音高

由于人耳基底膜的神经纤维系列同客观振动波系列并不平衡,人耳能听到的振动仅仅是客观振动波极其宽广的频率连续域中的一小部分,即频率大约在20至20000Hz的那部分。因此,在这个范围内的频率称为音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人类语言所用的频率范围是10

0~7000Hz,音乐的频率范围是16~10000Hz。例如88键钢琴上的音域(音域指某一乐器或人声所能发出的最低音至最高音之间的范围)最低音A2为27.5Hz,最高音c5为4185.6

Hz。在音乐中经常使用的富有表现力的音是c1为654Hz至c3为1046.4Hz。以声乐为例,女高音声部音域一般为c1-a2,女低音声部音域一般为f-d2,男高音声部音域一般为C1-a1,男低音声部音域一般为G-e1。

二、音强

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一个有声音存在的空间称为声场。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空气的正常压强受到声波干扰后产生了不同的声强度。声强与空气密度、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多种因素相关,与振幅的平方、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它的单位是W/m2。

对于一个具有正常听力的人来说,当声场上嗓音的声强级处于0dB时处于闻阈,15dB以下感到寂静,30dB时感到安静,50dB时感到嘈杂,80dB时,就听不清对方的讲话,100dB时,心情就会烦躁不安,120dB时达到痛阈,160dB时耳膜就会穿孔,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引起人们听觉的声波,不仅要求有一定的频率范围(20~20000Hz),而且要求有一定的声强范围。对于一定频率的声波,其声强有上、下两个限度,低于下限的声强太小,不能引起听觉;高于上限的声强又太大,只能使耳朵发生痛觉,也不能引起听觉。当振幅小到一定程度,人耳就听不到了。听到与听不到之间的界限称为最低可闻阈,简称闻阈;当振幅非常大时,就会使耳产生痛感,这个界限称为痛感阈,简称痛阈。

三、音长

即音值取决于声波振动延续的时间。

延续的时间长,音的时值长,延续的时间短,音的时值短。如火车嘁嚓卡嚓的运行声比进站时“呜—”的一声长鸣要短得多。大声喊叫对面山上的朋友“喂—”比向对面走过来的朋友招呼“喂!”要长得多。两个乐音一个唱一拍,一个唱四拍,四拍比一拍要长。

四、节奏

节奏是事物的固有属性,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中说:“自然界中并没有旋律,也没有和声,唯有负载着这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要素:节奏。在有人类之前,并且不依赖人类,即已存在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只要有物质运动,就必然有节奏产生。日月盈昃、寒来暑往、海浪潮汐、心脏搏动、呼吸起伏……一切事物都在有节奏地运动着。朱光潜认为:“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歌德说过:“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这话确实有点道理。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

旋律不能脱离节奏而单独存在。而节奏的特点还在于它具有一定程度“独立”的可能性。优秀的鼓手,会用一双筷子在桌面上敲击出一长串令人赞叹不已、拍案叫绝的“节奏艺术”

,在这里,几乎没有其他音乐要素介入。中国各族人民均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鼓乐,就是例证。

多种多样的——急剧的、明快的、自由的、变化无常的节奏大大促进了艺术形象的诞生。如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春之祭》在巴黎公演。序奏后《青春之舞》具有最富刺激的狂野强烈节奏,引起台下的拥护者和反对者大打出手,发生骚动。原因是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俄罗斯的蛮荒时代,作曲家突破了音乐传统四平八稳节奏的束缚,描写了原始图腾歌舞音乐如醉如痴、虔敬而野蛮,热烈而严谨的精神。

旋律不变,只要改变原有的节奏以及其他配合的音乐手段,音乐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而获得另外的情感效应。如贺绿汀管弦乐曲《森吉德马》的旋律选自内蒙民歌《森吉德马》。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轻柔缓慢,气息宽广,音色柔和而平静,演奏出富于田园风味的曲调,描写了辽阔的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段,旋律与第一段相同,音色改变也不大,但由于速度、力度和伴奏乐器的节奏起了变化,速度较快,节奏活跃,却表现了草原人民载歌载舞的愉快生活。

五、五线谱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最普遍使用的记谱法。

由于它能比较完整而直观地记录单声部与多声部的音乐,使人一目了然,便于演唱、演奏、故而为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五线谱的谱表是由五条平行线构成的,共有五线四间。这五条线由低向高顺序称为:第一、二、三、四、五线。同理四间也是由低向高排列,将第一、二线之间的空间,称为第一间,其余依次为二、三、四间。如果五线四间不符记载时,也可以在第一线之下或第五线之上临时另加短线,称为加线,因加线而形成的空间成为加间。在第一线之下的称为下加线、下加间;在第五线之上的称为上加线、上加间。

你至少可以知道: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则声音高,频率低则声音低;声强与空气密度、传播速度、振幅、频率等多种因素有关;节奏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节奏改变了,音乐的情感冰岛也会改变;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记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