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绘画
15641100000008

第8章 元代人物画

一、概况

元代人物画不发达,处于不景气状况。它不仅无法与宋代人物画相比,也无法与同时代花鸟、山水画并论。元代的画家对人生抱一种冷漠的态度。陈元甫说:“方今画者不欲画人事。

非画者不识人事,是乃疏于人事之故也。”所谓“疏于人事”,就是画画的题材尽量避开社会现实的人际关系。元朝建立后,民族间的复杂关系仍然存在。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对蒙古贵族的统治压迫和歧视,采取消极的态度。把内心痛苦借诗酒来消解,或走向山林隐居或徬徨。他们画山水,画耐寒傲霜的梅菊,来抒发思想感情,借以“寄心遣愁”而已。尽量“疏于”与社会现实有关系的“人事”。

元代人物画作品数量减少,质量也下降,并造成了人物画创作题材的转换。直接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风俗画、主题画,在元代很少有。元画家主要描绘鞍马人物、高人雅士、文学作品。他们常以画鞍马,来作为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象征。以画高士来作为士大夫保持民族气节的写照。还有许多画家“疏于人事”,便投入道释人物画中。所以元代道教艺术又有了复兴和提高。如永乐宫壁画艺术成就,作出了很大贡献。

元代人物画家比较突出的有钱选、赵孟頫、刘贯道、任仁发、颜辉、张渥、王绎等人。

二、元代人物画家和作品

入元后隐居终生的钱选

钱选,字舜举,浙江湖州人。南宋中进士,入元代不仕,隐居终生。他有文人“士气”,主张“不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他是人物、山水、花鸟皆能的高手。画风极其精工巧致,洋溢着一股清高出尘的文人书卷气。人物画多描绘高人隐士,代表作《柴桑翁像卷》,描绘陶渊明不满社会现实弃官归田隐居的情节。陶渊明头戴纱巾,脚踏木屐,携杖而行。形象高古,神情恬淡。人物衣纹用“游丝描”,画法有古意又清秀。画左边自题:“渊明得天真之趣……

图此以自况”可见钱选是借陶渊明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操,或隐或现地流露出他不满元朝统治的思想。

“画贵有古意”的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出身宋朝宗室。入元后被荐入京授官,他入仕是被迫的,且也只是文学侍从之臣。他因以宋宗室入元,常受到士大夫的非议,再加上元统治集团歧视汉族知识分子,所以他内心时有自责抑郁之情。他也深感官场的险恶,因此他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文艺创作之中,为汉族传统文化的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

赵孟頫精通书画、文学、音乐、人物、山水、花鸟画无所不能。工笔、写意、水墨、青绿,诸体兼备。他提出“书画同源”把书法融化在画法中。大大丰富了国画用笔方法。提倡笔法笔意,成为文人画家一种风尚。他主张“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所谓古意,也就是继承维护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从文人审美观点出发,提倡“刻意学唐人”绘画技法,重视形神兼备,追求简率蕴藉、典雅文静的画风。反对那种过分追求纤细的形似。

《红衣罗汉图》是赵孟頫人物画代表作之一。图中身穿红衣的罗汉,双膝盘坐在古藤攀绕的大树底下盘石上。面带笑容,目光炯炯,鼻子隆起,卷曲头发,络腮须浓密,表情沉静慈祥。他平伸左掌,似乎在细心地传经说法,形象端正尊严。人物的线条简率凝重,赋色浑穆,富有唐人高古风格。再加上苍莽沉郁的古树、苍石为背景,整幅画显得协调和谐。

张渥、刘贯道、颜辉、王绎

张渥,画技受李公麟影响,以白描人物画著称。他的作品《九歌》,描绘屈原诗篇中的神灵的形象。写貌传神,自然生动,湘夫人一节表现了两个优美妇女寂寞的心情。《九歌图》表达了张渥对屈原的崇敬,他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愿望。

刘贯道,工画道释人物和肖像,至元十六年曾为裕宗画肖像,画得妙,留在禁宫任事。他重视“师古”、“集诸家之长”,重视形象刻划,注意人物环境的布置。现存作品《消夏》,描绘士大夫闲逸生活,士大夫半躺卧着,背后还有屏风衬托。画中有画,很别致。

颜辉,工画道释人物、工画鬼。传世作品《刘海蟾》、《铁拐仙》、《戏猿》刻画极有情意。

王绎,元后期肖像画高手。陶宗仪评他肖像画:“非惟貌人之形似,抑且得人之神气”。

留传作品《杨竹西小像》、《倪云林像》并有他画像著作《写象秘诀》。

元代肖像画家还有李肖岩,曾为皇帝后妃画像;陈鉴,《图绘宝鉴》评他为“国朝第一手”

;张翁八十一高龄时,画像犹能传神,等等。

三、元代道释壁画的杰作永乐宫壁画

元代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利用保护政策,对道教大加扶持。因此,元代道教壁画的创作得到发展,特别是山西永济永乐宫壁画,是元代道教壁画的传世杰作,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瑰宝。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四壁画《朝元图》,描绘八个主像。每位主像两旁配有仙官、玉女、力士等人,簇拥下朝拜三清至尊。整个画面有286尊人像,分三至四层安排,人物行列气势宏大磅礴。人物形象刻画一丝不苟。每个人物的神情各不相同,各有个性特征。主像端庄肃穆;仙官风度翩翩;力士怒目奋张;玉女温文秀雅;其他人物表情有的庄严、有的奋发、有啼笑、有的慈颜……各有各的神情,极为生动。而且巧妙地安排好人物之间相互呼应。有的左顾右盼;有的侧脸对语;有的侧耳倾听,形态各异。众多群像构成生动又自然的整体,人像画法:勾勒重彩。画衣纹用笔简练,线条挺劲流畅,衣服作重彩染填,富丽堂皇。民间画工马七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唐宋壁画的传统风格,描绘出如此精彩杰出的道释壁画。艺术造诣可谓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