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绘画
15641100000009

第9章 明代人物画

一、概况

明代人物画没有山水画、花鸟画那样盛况。但与元代相比,明代人物画还有抬头的趋势,人物画题材有明显变化。元代多描写历史高士形象,明代则多表现世俗性题材。追求通俗化,适合广大群众的审美心理。明代人物画技法,多数继承古代传统技法。有学李公麟白描画;有继承宋代画院的传统工笔细密、设色浓丽;有文人特色的水墨点染;有自创的折铁纹;还有肖像画的明暗法等。

明代文人画在明中期后的发展进入后文人画阶段。在画的功能上不是光用于“自娱”,而更多的作品是用于谋生的。技法上,不只在表现为高逸,更多是属于世俗性。

明代产生一些杰出的人物画家和重要作品。尤以唐寅、仇英、丁云鹏、曾鲸、陈洪绶等成就较高。

明代初期,浙派戴进的人物画用铁线描、兰叶描。他的《钟馗夜游图》,是世俗性避邪题材。

江夏派吴伟《对弈图》、张路《吹箫女仙图》,笔墨奇逸奔放,是写意一派。属浙派、宫廷派画风的郭诩,作品《牛背横笛》、《琵琶行》,可见出文人写意写情的特点。宫廷派商喜的《关羽擒将图》,气势霸悍。

明代中期吴门派人物画家最突出的是唐寅和仇英。

二、明代主要人物画家和作品

多才多艺的画家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苏州吴县人,早熟的文人画家。从少功读诗书,才华横溢。

人物、山水、花鸟画成就都卓越。唐寅一生遭受过挫折,饱受过炎凉世态的滋味。29岁时乡试得第一名“解元”。但谁料进京会试,却因一件科场行贿案被牵连入狱,后案情大白才被释放。这是他一生最痛心之事,“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他终日诗酒,乘兴作画。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民间还留下了“三笑姻缘点秋香”一类逸事。唐寅的画名虽高,其实他后来也穷困,靠卖画谋生。“笔砚生涯苦食艰”,“谁来买我画中山”。所以他画的题材广,追求诗书画俱精。成为多才多艺的杰出文人画家。

唐寅所画仕女清丽秀美。皆为小眼小眉,富有文静气质。开了明清仕女画的风气。其人物画风格有两种:一种是水墨淡写,线条转折轻重,富有变化,有李公麟的风格。如传世的《秋风纨扇图》描写一位苗条仕女,手握纨扇静立着,脸庞上流露一丝怅然若失的感伤。从画中题诗得知作者评击了社会世态炎凉,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托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其实也是唐寅身世隐痛的自况。另一种画法:行笔秀润,设色浓艳。这是继承宋代的传统。如勾线工细的《孟蜀宫妓图》,行笔写意的《吹箫仕女图》等。

唐寅画的人物,大都是生活中为他所熟知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与社会生活有明显联系。富有真实感如《江南农事图》,描绘水乡耕织捕鱼生活情景,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精工典丽的高手仇英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太仓人后移居苏州。少时漆匠,后向周臣学画。文征明赏识他,引介给大收藏家项元汴。他得以观赏临摹历代名画“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人物、山水、花鸟画无所不工。他常与吴派中文人画家交往,受到明显熏陶。在他作品中常闪现着文人画的典雅风格。他绘画功力严谨工细,作品“精丽艳逸、无愧古人”。董其昌评仇英为“近代高手第一”。

仇英人物画题材:仕女图、历史故事画、风俗画。画法多数是工笔设色,也有水墨清淡。他所画人物,精密工细,自然传神。他画《秋原猎骑图》,描写游牧民族的生活风俗,所绘人马,用笔流畅,神态生动。他画《高士图》,以李公麟笔法创作,高士形神兼备,用笔工力深厚。仇英的杰作《春夜宴桃李园》,描写李白与其四从弟春夜于桃园中设宴斗酒咏诗的情景。他以赞美的心情来塑造这些乐天情绪的士大夫文人。这幅画人物众多,结构复杂。仇英运用虚实的布置,疏密的穿插,表现了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笔力谨严工细,造型准确,设色艳丽典雅。堪称仇英的杰作。

明代晚期出现了几位著名人物画家。如丁云鹏、崔子忠、曾鲸、陈洪绶等。其中曾鲸、陈洪绶最为突出。

丁云鹏字南羽,安徽休宁人。工诗,善画白描罗汉。取法李公麟。方薰评其道释人物画“神姿飒爽,笔力伟然”。

崔子忠字开予、道母,山东人。白描人物自出新意,与陈洪绶,世称“南陈北崔”。

“波臣派”曾鲸

曾鲸(1568—1650),字波臣,福建甫田人,侨居南京,擅长画肖像。创造墨骨画法,世称“波臣派”。姜绍书评其“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精神”。曾鲸画像,先以精简淡墨线条勾定脸型五官轮廓,注意墨骨。后几次用淡墨略染阴暗处,再赋以淡赭,衣纹线条淡墨简率。作品如《王时敏像》、《张卿子像》等可见其妙。

金石味陈洪绶

陈洪绶(1598—1652),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杰出的人物画家。他的人物画具有独特画风。善于夸张变形,具有丰富的想像和装饰意趣。人物线条取法李公麟,又加发挥,创为折铁纹。深厚质朴,凝炼沉着,富有金石味。所画人物,身小头大,比例失当,夸张变形,形象怪诞,形体伟岸。给人感觉却具有高古拙朴的格调。

陈洪绶人物画作品很多,如《隐居十六观图册》、《笼鹅》、《归去来图卷》等。还有不少刻成木板画。他十九岁时认真阅读钻研《离骚》,画出一部《九歌》插图像。以仰视的角度,夸张手法,描绘屈原行吟泽畔,坚毅忧国。用笔深厚质朴,形象高古,为人称赞。后来他创作了《西厢记》插图。生动地描写了莺莺偷看情书的专心和娇羞。还有他画《水浒叶子》,赞美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梁山英雄。这是陈洪绶一生最精心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