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课外雅致生活-中国服饰
15642200000001

第1章 奴隶社会时期的服饰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以巫术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国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分布在各地的原始氏族部落,由于地理环境、生活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这种差异不是人为的制度形成的。到了奴隶制社会,由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根本对立,奴隶主阶级不仅垄断了服饰资料,而且为了稳定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秩序,规定了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章服制度。

奴隶社会把国王称作“天子”,他是奴隶制国家最高的统帅。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也以国王的冕服为中心,这种章服制度的形成,也是逐步发展和逐渐完备的。

一、礼服

《论语》有“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黼(fǔ音府)冕”,就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黼冕,以表示对神的崇敬。

《商书》有“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的告诫,表示国王有至高的权力。殷墟甲骨文中有王、臣、牧、奴、夷、王令等文字,表示阶级等级制度已经形成。《商书·太甲》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表明奴隶主贵族穿了冕服举行祭礼。

以上两例史料,说明夏、商两代已有冕服。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说明夏商周三代服制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各有变革和发展。夏代称冕冠为收,周代名为爵弁,夏代的冕冠纯黑而赤,前小后大,商代的冕冠黑而微白,前大后小,周代黑而赤,如爵头之色,前小后大,这是后汉蔡邕在《独断》中的说法。在孔子看来,周代的章服制度是理想完美的。《周礼·春官》有“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说明国王在举行各种祭祀时,要根据典礼的轻重,分别穿六种不同格式的冕服,总称六冕。所谓冕服,就是由冕冠和礼服配成的服装。

冕冠的形式,商周时期尚缺少直接资料,儒家经典《礼记·玉藻》记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liú音刘),前后邃延,龙卷以祭。”说明天子的冕冠有玉藻十二旒,悬于延板前后,衣服上有卷龙纹为饰。进一步具体的描述,见于汉唐儒家著述,至唐代更有帝王图的形象留传至今,就更加明白了。大体上说,冕冠的基本款式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冕板(称为延或綖),冕板的尺寸有说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的,也有说广七寸,长一尺二寸或长六寸八寸的,以前一说法较多。冕板装在帽卷上,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天,下涂纁色以象征地。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天地的象征。前后各悬12旒,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象征着五行生克及岁月运转。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的。帽卷以木作中干,即胎架,后来改用竹丝、玉草(夏)或皮革(冬)作成筒状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笄,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从玉笄两端垂黈纩(tǒukuàng黄色丝绵做成的球状装饰)于两耳旁边,也有称它为“瑱”或“充耳”的说法,总之是表示国王不能轻信谗言。这就是《汉书·东方朔传》所讲的“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及《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讲的“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天子玉瑱,诸后以石。从武上横贯左右而下的,是一条纮,即长长的天河带。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历代皇帝不过是在承袭古制的前提下,加一些更改罢了。

二、一般服装

1.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诸侯的玄端与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

2.深衣

一般用白布制作,深衣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的长衣服,但儒家学者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裁剪时仍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又缝接成长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为二,共裁成12幅,以应每年有12个月的含义。这12幅有的是斜角对裁的,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的一头叫做“有杀”。在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围绕于后腰上,称为“续衽钩边”。这种款式就像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那种“曲裾”袍的样子,但具体的裁法,书上的说法也不一致。据《深衣篇》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论上,说深衣的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装。庶人则用它当作“吉服”来穿。深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3.袍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旧棉絮。如果夹层所装的是新棉絮,则称为“茧”;若装的是劣质的絮头或细碎枲麻充数的,称之为“缊”。在周代,袍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的。军队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描写秦国军队在供应困难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诗篇。

4.襦

襦是袍式之短者,即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质料很粗陋的襦衣,则称为“褐”。褐是劳动人民的服装。《诗·豳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5.裘

《说文解字》说:“裘之制毛在外,故像毛。”中华祖先最早用来御寒的衣服就是兽皮,使用兽皮做衣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原始的兽皮未经硝化处理,皮质发硬而且有臭味,商周时不仅早已掌握熟皮的方法,而且懂得各种兽皮的性质。例如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皮来做。大人贵族穿锦衣狐裘,《诗·秦风》:“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为珍贵。其次为黄狐裘、青狐裘、虎裘、貉裘,再次为狼皮、狗皮、老羊皮等。狐裘除本身柔软温暖之外,还有“狐死守丘”的说法,说狐死后头朝洞穴一方,有不忘其本的象征意义。天子、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袖端。此类裘衣毛朝外穿,天子、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裼衣),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锦,诸侯、卿大夫上朝时要再穿朝服。士以下人无裼衣。

三、舄履

商周时代男女穿的鞋子是一样的,周朝政府设“屦人”来管理王和后的鞋子,它们有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素履、葛履种种形式。屦是单底的,舄是双底的。屦是牙底相接处所镶的赤色或黄色缝条。句是屦和舄头部的鞋鼻子,国王的双底鞋——舄可分三等,赤舄为上,白舄、黑舄次之。王后的双底鞋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王后穿鞠衣、展衣、褖衣时则穿单底的屦。素履用白丝绸制作,葛履用葛布制作,是夏天穿的鞋子。

四、军戎服

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来武装指挥官和执行攻坚战术的部队。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商代铜盔、周代青铜盔和青铜胸甲。周代有“司甲”的官员,掌管甲衣的生产。由“函人”来监管制造。甲衣分为犀甲、兕甲、合甲三种,犀甲用犀革制造,将犀革分割成长方块横排,以带绦穿连分别串接成与胸、背、肩部宽度相适应的甲片单元,每一单元称为“一属”。然后将甲片单元一属接一属的排叠,以带绦穿连成甲衣,犀甲用七属即够甲衣的长度。兕(野牛)甲比犀甲坚固,切块较犀甲大,用六属即够甲衣的长度。合甲是连皮带肉的厚革,特别坚固,割切更困难,故切块又比兕甲更大,用五属即够甲衣的长度。《考工记》说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盔帽最先以皮革缝制。青铜冶炼技术兴起以后,出现了铜盔和由铜片串接或铜环扣接的铜铠甲。用铜片串接的叫片甲,用铜环扣锁的叫锁甲。甲衣也可加漆,用黑漆或红漆以及其他颜色。在甲里再垫一层丝绵的称为练甲,穿甲的战士称甲士。甲衣外面还可再披裹各种颜色的外衣,称为衷甲。由各种鲜明的颜色的衣甲和旗帜,组成威严的军阵。色彩不但可以助振军威,激励斗志,而且也便于识别兵种及官兵的身份,有利于军事指挥。此外,商周时期的铜盔顶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孔管,古时往往插鹖鸟的羽毛来象征勇猛,因鹖鸟凶猛好斗,至死不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