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烧出一本瓦辉煌
15643100000013

第13章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因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根据其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和二里头文化晚期。

出土的陶器鼎多甫鬲少,另有夹砂长腹罐、大口尊、圈足盘、平底盆、豆、小罐等,酒器有觚、爵,盎等。二里头陶器的质料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较多,黑陶 (包括黑皮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出现。陶器成型技术基本上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常见陶器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陶鼎多为敛口、深圆腹、圆底。三乳形矮足或扁状高足的罐形鼎,但也有极少数敞口,浅腹,圆底,三扁状高足的盆形鼎;陶罐多为敛口、深腹略鼓的平底罐,圆底罐还很少发现,另有极少数日沿上饰有纽状花边的小陶罐;陶甑多为敞口、深腹,平底的盆形甑,罐形甑则己很少见到。

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除部分食器和盛器为素面磨光,或在磨光面上拍印一些回纹、叶脉纹、涡旋纹、云雷纹、圆圈纹、花瓣纹等图案纹饰外,绝大部分陶器的表面还是饰印篮纹、方格纹与绳纹。那时还盛行在陶器表面加饰数周堆纹、划纹及弦纹。

器腹呈鸭形状,敞口短颈,带把手,丁附三矮实足。二里头文化的时代和分布区域与夏朝相当,从二里头出土的长腹罐、大口尊、三足盘,平底盘底,是代表夏朝文化面貌的典型器物。

鸭形陶器 夏酒器。二里头文化遗物。浅灰色,泥质陶制成。下有三个袋状空足,一侧有一柄,也是二里头文化兵型的陶盎形制。为了使器物获得一种稳定的均衡感,在有塔的一侧,器身略为内倾,而在另一侧,器身则略向外凸。整个器物,造型均衡,表面光滑,制作精良。

我国最早的色釉,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与器物本身一起烧成的高温釉。到了汉代,人类成功地发明了低温铅釉,即以铅的化合物为基本助熔剂,在700℃左右烧成。釉的着色剂为铜和铁,前者烧出翠绿色,后者则呈现棕红或黄褐色。铅釉釉层清澈透明,表面平整光滑。

汉代的铅釉陶首次发现于陕西汉武帝时期墓葬中,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釉陶。汉宣帝时期逐渐增多,到东汉则风行一时,在当时汉朝境内都有使用。目前,黄河流域及湘江、赣江以北地区的汉墓中均有铅釉陶出土。这些铅釉陶全是殉葬品,器型有鼎、盒、灶、作坊、楼阁、奁磨、井、仓、壶、碉堡及牲畜圈舍等。如果仔细观察,某些铅釉器物的表面,还有一层银白色的光泽,我们称之“银釉”。它的形成是由于铅釉陶在地下长期埋葬的过程中,釉中的某些物质被水和碳酸气腐蚀分解而出现的层状沉积物。这种银釉有的呈明显鳞片状,有的则呈有珍珠光泽的粉末状。当器物受腐蚀严重时,器表釉层往往被银釉代替,有的还深及陶胎。

汉代釉陶与原始瓷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分属陶、瓷两个范畴,胎、釉特征有明显差异。两汉釉陶的胎是陶土不是瓷土,胎质疏松,吸水率在10%以上;其次二者器型也不同,前者用以制作明器,后者则多为实用器。现在铅釉的赝品时常出现,一与真品相比就可发现:其胎质过细,有的呈粉红色或黄色,有的以砖红色涂料涂抹于胎体上,用水一擦,色彩即可脱落;某些携品器表的银釉,是以涂抹盐酸的方法而制成,在放大镜下观察与真正的银釉结构完全不同。汉代铅釉技术的发明,不仅为唐三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也为釉上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绿釉彩楼 汉 高91.4厘米三合式陶屋 东汉泥质陶。圆盆形底,正面开门,四周有骑马的护卫及护犬。楼有3层,每层四面出檐,正窗,各有兵丁守护。楼顶还安置了一个充满动态的镇楼之灵。通体施绿釉。此组陶楼造型独特典雅,布局错落有致,建筑宏伟,制作精细,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是研究汉代西北地区建筑风格的重要资料。

陶屋由前堂、后室和天井构成。前堂左侧立一持筛人物,右侧一人下蹲,双手按羊,另一人持刀宰羊,堂中一人持杵舂米。右侧屋檐下斜坡道上,一牧人正挥臂欲将羊赶入室内。天井为猪栏,一人持钵倒食,栏内两猪正在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