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烧出一本瓦辉煌
15643100000014

第14章 唐三彩

一、唐三彩由来和发展

中国明器艺术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当属唐代,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开元盛世时期,盛葬之风空前高涨,为彩绘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唐代明器的数量大增,器物有的竟高达1米以上,制作更加精致考究,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其杰出的代表就是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根据窑址资料分析,唐三彩创烧干唐高宗时期,兴盛于开元年间,安史之乱后日趋衰落。宋、辽时期虽也烧制三彩器,但各方面都无法与唐三彩相媲美。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它用含有大量高岭土成分的黏土作胎料,并经过精心提炼,颗粒细,杂质少,同时又因产地不同而各具特点。河南洛阳、巩县的产品胎土洁白,胎质坚硬,某些产品底部有支钉痕迹;西安的产品胎土白中闪红,胎质相对较软,有的用指甲一划可显出痕迹;而扬州地区出土的三彩器胎质呈白、淡红、淡黄等几种颜色。

唐三彩器类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三大类:俑,日用器皿和居室用具的各种模型。人物俑有各种男俑、女俑、文官俑、天官俑、力士俑、武士俑、乐舞俑及各种胡俑;动物俑有牛、马、骆驼、狮、虎及镇墓兽等;日用器皿有枕、炉、尊、壶,灯、钵盂及各种碗罐;此外还有假山、房屋、楼台亭阁等。可以这样说,唐三彩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种类比任何一个朝代的明器品种都丰富。

二、三彩艺术欣赏

三彩西瓜 唐 高18厘米

唐三彩的彩釉属于低温熔融釉,在受热过程中向四处扩散流动,色彩呈现出从浓到淡的层次。工匠们巧妙利用这一特点,有目的地使各种彩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斑驳灿烂的效果。此三彩西瓜色彩艳丽,造型生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彩蓝釉陶香炉 唐 高14厘米

这是一件唐三彩的生活用具,造型可爱,色彩艳丽,釉色自然。绮丽的低温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与绿釉和黄釉共同构成了唐三彩的基本色。

三彩马 唐 高47.6厘米

三彩马,马低首直立于长方形踏板上,两耳直竖,双目微闭,神态恭顺,剪鬃缚尾,辔饰、鞍鞯俱全,背披花毯,前腿直立,后腿微弯。马施白釉地,间饰绿、黄等彩釉,三彩釉自然垂流。造型生动优美,神态逼真,体魄雄壮威武,姿态矫健,将盛唐时期达官贵人的华贵乘骑活脱脱地塑造出来。唐代三彩陶马较多见,釉色绚丽多姿,这件三彩马,堪称三彩器中的佳品。

蓝釉三彩仕女俑唐高32.4厘米此俑面庞丰腴,穿袒胸窄袖衫,下着长裙,衣饰华丽,坐于一细腰圆凳上,反映了唐人由席地而坐转向垂足而坐的习俗。

三彩双鱼形细颈壶 唐 高18厘米盛酒器,作双鱼形,通体饰黄、绿、褐等彩,造型新奇,烧制精美。唐至五代时期双鱼形壶盛行。鱼是民间最常用的馈赠佳品,双鱼寓意吉祥合欢,连年有余。双鱼作酒瓶,鱼酒一体,馈赠亲友,情深意长。

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 58×43厘米这件题材新颖、塑造形象鲜明的骆驼载乐俑,体现了我国盛唐时期艺术的繁荣景象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骆驼睁眼引颈望天,闭嘴喘气,鼻孔鼓起,四肢强劲有力,颈上和腿上的驼毛梳剪整齐,呈酱黄色亮釉。身施乳白色釉,脸部加绘酱黑色线条,睛点黑色,眼角加朱色。背有双峰,据考是巴克利亚种的双峰驼。背垫厚毯,下垂遮肚,上平面呈椭圆形。毯面饰条形图案,上涂相间的绿、白、黄、褐釉,周缘刻画垂丝,作绿色,近毯边处还绘有白色联珠纹的黄带。驼背平台作舞台,乐舞俑五人,四人分坐两侧为弹奏乐师,手抱琵琶等乐器尽情演奏。中立歌舞俑,体格健壮,面视前方在舞蹈。看得最清楚的是左侧前面的胡人形象,头扎幞头,嘴唇涂朱色,耳际至下颌均是整齐的髭、须,脚穿黄色尖头毡靴,精心地拨击琴弦。左侧后方的乐俑是汉人形象,身穿圆领绿衣,双手举于颈间,似乎正拿着乐器作吹奏状。右侧前面的一个,也是汉人形象,着黄色长衣。右侧后面那个是胡人,作拍鼓状。整个骆驼载乐俑不仅驼、人塑造传神,而且形体姿态栩栩如生,十分健美,静中有声,酷似一支小小的乐队在演奏,是一件陶瓷雕塑的艺术珍品。

唐 方格纹三彩罐

河南洛阳出土

唐 鸳鸯纹三彩陶枕

河南洛阳出土

唐 三彩三足罐

辽宁朝阳出土

唐 三彩罐

河北景县出土

唐 三彩盘

陕西乾县出土

唐 三彩龙首杯

河南洛阳出土

唐 三彩鸳鸯壶

河南洛阳出土

唐 黑彩马

河南洛阳出土

唐 三彩马

河南洛阳出土

唐 三彩猎骑胡俑

唐 三彩女俑

唐 彩绘女俑

唐 三彩玩鸟俑

唐 三彩武士俑

上海博物馆藏

唐 三彩神兽

上海博物馆藏

宋 三彩人物纹瓷枕

河南济源出土

宋 三彩花鸟纹瓷枕

宋 三彩琉璃舍利匣

河南密县出土

清 珐花三彩荷花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