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雕琢一方玉洁
15643400000023

第23章 玉器命名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玉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正因为文人雅士的喜爱,玉也蕴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写文章时,有一句话是“标题善,佳作成一半”。同样道理,一件玉器的成功与否,与玉器的命名有很大关系。传统的玉器雕刻大多是花鸟鱼兽、山水、人物。因此,在对玉器命名时,如果将一些花草树木、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进行组合,通过谐音寄托善良美好的愿望,通过诗词歌赋命名,无形中提高了玉器的文化品位,也无形中提高了玉器的价值。如一年四季的主要花卉:春芙蓉、夏海棠、秋菊、冬梅。芙蓉花可根据诗句命名为“芙蓉国里尽朝晖”。海棠花可根据李清照《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命名为“海棠依旧”或“绿肥红瘦”。秋菊历来与长寿相连,可命名为“爱菊者寿”或“万寿菊”;松菊雕刻在一起,还可命名为“松菊犹存”或“松菊延年”,寓人之高洁品格与不屈不挠精神,祝福长辈或上级健康长寿。至于冬梅,涵义更多,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又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因此在给这类玉器命名时,可命名为“只有香如故”或“俏也不争春”等,喻人品之高洁。如荷花,可命名为“君子之风”,其来源于周敦颐《爱莲说》;也可命名为“一品清廉”。一品指九品官级中最高的一级,莲与“廉”谐音,“一品清廉”喻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古时百姓对清官的赞颂之词。如月季花,可命名为四季平安。又因为月季是月月开花,也比喻事业“兴旺发达”。如玉兰花,可命名为“玉树临风”。因为玉兰在早春开花,花大纯白,常用来比喻春天,用玉雕成树配以玉兰花,喻男子才貌双全,玉树临风寓意俊才与美好,其来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杯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玉兰花、海棠、牡丹组图也可命名为“玉堂富贵”,赞颂富贵之家,府第辉煌,荣华富贵。此外,百合(或柏树)与柿树(或狮子)、灵芝(或如意)组合为“百事如意”;桂花与菊花,可组合为“贵寿无极”;菊花、牡丹可组合为“长寿富贵”;天竹和水仙可组成“天仙祝寿”等。在玉雕的动物造型中,经常有鹿出现,可命名为“呦呦鹿鸣”。其源自曹操《短歌行》中“青春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可比喻渴求贤才,二可比喻对异性的向往。群鹿在山中也可命名为“鹿鸣耸翠”。鹿鸣山在南召云阳境内,“鹿鸣耸翠”为古时南召八景之一。玉雕中的牛可命名为“田园牧歌”、“伏牛奋蹄”、“俯首甘为孺子牛”,还可喻为股市中的“牛市”。玉雕中的马可命名为“龙马精神”、“一日千里”、“马到成功”等。玉雕中的虎可命名为“虎虎生威”,或“回眸时看小於菟”。其源自鲁迅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坐看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於菟:虎的别称;小於菟、虎幼仔)。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也是玉雕的一个重要体裁。如“莺莺听琴”不如“待月西厢”更有文化品位。“莺莺听琴”源自《西厢记》。有诗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总之,一般认为,作为玉雕工艺的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的雕刻技术,更要有独特的艺术眼力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因为,良好的文化素质可提高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又促进雕刻技术,只有这样,二者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