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扇出一阵清风
15644500000019

第19章 杭州的扇文化

杭州的扇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杭州属越国,当时吴越一带民间已流行麦草扇。

相传当越国大夫范蠡为寻访贤人,来到苎萝山下,在浣纱江边巧遇西施,两人一见倾心,在江边同心石上,指石为证,对月盟词,结下百年之好。因范蠡国事在身,不能久留,临别,西施用浣纱江边的麦草编扇子,用苎萝山上的翠竹制成扇柄,用浣纱江里飘洗过的彩丝将自已的姣美容貌绣在扇心中,制成一把精致的麦草扇,送于范郎。不料范蠡的这把心爱扇子被越王勾践发现,大为惊异,询问再三,得知原因,于是西施被选取送到都城,送给吴王,演出了一幕悲壮的历史话剧。

晋时,民间盛行纸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题扇赔礼的轶事,说明浙江是史籍可考最早用纸扇的地方。古代绍兴蕺山南面有座“蒲扇”,桥头住着一个靠卖扇度日的王婆,孤苦一人,晚景十分凄凉。当时,任会稽县右军的王羲之常喜欢同亲朋友好结伴到城南兰诸山游玩,经常路过“蒲扇桥”,看到王婆孤苦零仃,十分同情。一天,王羲之与文学家谢安等人在兰诸山举行“流觞曲水宴”回来,在蒲扇桥上正遇王婆卖扇归来。她六十来岁,满头银发,手中提着一只小篮,篮内装着没卖掉的纸扇,看见王羲之一行人迎面走来,忙让路,将竹篮放到石桥栏杆上,不料一不小心,手一松,竹篮落到桥下,掉进水中。王羲之见状,忙招呼众人涉水到桥下给王婆捞起篮子。王婆接过篮子,见纸扇被河水浸湿,心疼地掉下眼泪。王羲之见老人流泪,心中更加不安,追问缘由,王婆就把这几天卖扇销路不畅,家中快要断炊,今日出去卖扇又几乎白跑一趟的事诉说一遍。王羲之听后,拿过竹篮,只见二十几把白纸六角扇,几乎全被水浸湿,但由于捞得及时,晾晒一下还可使用。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回身让亲朋好友先走一步,自己搀扶着王婆回到她的土屋中,从邻居借来纸笔,挥笔在扇上书写起来。第二天,王婆带着这些扇子上街叫卖,许多人看到王羲之的题字,都纷纷来买,不一会,就把扇子卖光了。后人为纪念王羲之,将“蒲扇桥”改名为“题扇桥”。

宋室南移,许多画扇艺人的制扇工匠随着宋室南渡,聚集于杭州。“直把杭州作汴州”,扇子也成为点缀新都繁华的一项重要行业。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当时“杭州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珍异珠宝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其中扇子就有“徐茂之”、“青篾”、“周家”、“陈家”等著名商号,“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影花扇、藏香扇、漏尘扇……”,应有尽有。

《杭州府志》记载:东坡在杭时,民有诉扇肆负钱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束,就判事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付之。才出门,人竞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杭州清河坊之东有一条巷,叫扇子巷,长逾1公里,是当年制扇作坊集中之处,扇子巷之名沿用迄今未改。可见当时杭州扇子行业的兴盛。

明、清以后,杭扇的发展更为兴旺,扇业工匠遍布杭城,民间有做草扇、蒲扇、竹编扇的,但更多的但更多的是制作经营纸扇。其中最大的一家是扇子巷的张子元扇庄。杭州兴忠巷有座扇业祖师殿,据殿内碑文记载,祖师殿内供奉老艺人共462人。又据民国初年的《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中叶杭城营纸扇业者,总计有50余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人,可见当时杭州城扇业规模之大。以后随着服饰的改变,电扇的通行,扇业颇受影响。许多扇业工匠纷纷改行,至民国20年(1932年)仅存14家。杭州的扇子,五彩缤纷,种类繁多。老百姓用的有竹编扇、芭蕉扇、绢扇、羽扇、纸折扇、檀香扇、麦草扇等等。葵扇朴实自然、竹扇轻巧灵便、绢扇古雅轻盈、檀香扇华贵香馥、折扇潇洒大方、羽毛扇悠闲飘逸。杭州扇子,林林总总,堪称扇子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