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扇出一阵清风
15644500000020

第20章 我国特有的扇文化

扇子虽然逐渐要被空调、电扇取代,然而扇子在我国文化历史上却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因而在收藏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扇文化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这便是扇子的起源。据晋代崔豹《古今注》载:“舜帝开视听,求贤人,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古时扇子均以鸟羽制成,仅作为帝王的仪仗装饰和障尘蔽日之用。携带方便的“折扇”出现于南齐,以象牙或骨、玉为柄,绢面绘以山水、人物、花鸟的扇,在古代称为“团扇”,也称“宫扇”。

扇子在历史上就有众多的种类。吴自牧《梦梁录》上说,南宋时“杭城天街卖扇昼夜不绝”。有细画绢扇、影花扇、藏香扇、漏尘扇等高级名扇。明清两代,扇子生产盛况空前。清代杭州有五十多家制扇作坊,长达三里多的扇子巷,就是因制扇店坊多而得名。创建于1875年的杭州王星记扇厂,是我国制扇业中花色品种最多的一家工厂,厂内博物馆里收藏的扇子,品种之齐全,制作之精良,在国内首屈一指。这里有精心制作的黑纸扇,有巧拉细镂的檀香扇,有艳丽多姿的白纸扇,有古雅珍贵的象牙扇,有造型优美的戏剧扇、舞蹈扇,有小巧玲珑的袖珍扇、旅行扇、儿童扇……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扇的还有苏州团扇和湖州羽毛扇。

扇子作为艺术品,自魏晋开始。文人、画家都爱在扇面上作画题字,相互馈赠。《晋书》记载,王羲之遇一位日不饱腹的卖扇老妪,便在扇面上随手题字。结果扇子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王羲之的题扇地点在青石桥,后人把它改为“题扇桥”。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唐寅的画扇《山居客至》,清新的画面上题诗一首:“红树黄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篱笆,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来人借看花。”此扇“诗书画三绝”,被视为难得的艺术品。清代“扬州八怪”,近代吴昌硕、黄宾虹,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著名画家,都有扇面佳作流传于世,其中,很多作品已成为我国的珍贵艺术宝藏。

扇子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道具。在京剧中,不论生、旦、净、丑,都须具备耍扇之功。舞台上的诸葛亮“羽扇纶巾”,指挥三军,丰富了人物形象。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运用扇子巧妙地表演贵妃的醉态。说唱演员用扇子点点划划,边说边唱,更把观众引入了绝妙的艺术境界。以扇为题的戏曲也很多,如《沉香扇》、《桃花扇》,以扇串联全剧,从赠扇、书扇、画扇到撕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从而赋予扇子更为深厚的内涵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