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莫扎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15648500000014

第14章 拙守退却的精神家园

现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有个很重要的术语:Nicht—Zuhause—sein,意即不在家、无家可归、不自在和惶惶然失其所在的感觉。应该承认,这是个很严重的状况。

莫扎特提起笔来作曲有两个动力:第一,为生计。比如完成萨尔茨堡大主教交给他的任务;第二,寻找精神家园、精神故乡。这第二个动力才是最根本的,自发的。

莫扎特作曲是返乡记,是一种怀着乡愁的强烈冲动过程。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活动以及我们听他的曲子,其实质都是返乡记。他的17首钢琴奏鸣曲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只好借助于他的钢琴奏鸣曲来缓解我们心中的乡愁,托遗响于悲风,重新找回内心失去的平衡。

他的最早6首钢琴奏鸣曲估计创作于18岁,即1774年。也就是《C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79号)、《F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80号)、《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81号)、《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82号)、《G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83号)和《D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84号)。

1777年写下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09号)是令人难忘的,因为里面透露出了一种伤感,一种忧郁。创作地点在曼海姆。这是莫扎特为曼海姆音乐家坎拉比希(Cannabich)先生的女儿罗莎(Rosa)写的小品。慢乐章好像是为罗莎画的一幅肖像画。在音容笑貌的后面,给人蛾眉为枯骨、坟上哭明月的悲哀。我们联想起柴科夫斯基在1886年9月20日写下的一段话:“我爱莫扎特有如爱一位音乐的耶稣。莫扎特是一位那么天真、可爱的人物。他的音乐充满了难以企及的美,如果要举出一位与耶稣并列的人,那便是他了。当然,我虽爱莫扎特,但并不认为他的每首小品都是佳作。比如,他的每首奏鸣曲并不都是伟大的作品,但我毕竟还是喜爱他的每一首奏鸣曲,因为它是莫扎特的作品。”

当然,《C大调钢琴奏鸣曲》精神抖擞的快板也给人深刻印象。他好像在上楼梯,我们只要从他的脚步声便知道他是莫扎特。

这时候,莫扎特的心情又是快活的。

大艺术家的内心很像变幻不定的天空: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又有乌云密布。比如,1872年1月1日,柴科夫斯基在信中写道:“从动身的第一天起,一种强烈的苦闷感便紧紧抓住我,在我整个旅行过程中它一刻也不离开我,甚至在目前的这种大自然的美妙意境中也没有放过我。即使是在这些愉快时刻也不免带有感伤的色调。”

莫扎特的一颗心也是由乐与哀这两半做成。当然,这也是构成他的全部音乐的两大元素。

1777年11月,莫扎特的父亲在回信中说:“我亲爱的儿子,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母亲、你姐姐,还有我们大家,也会同样感到幸福的。”

今天看来,这个“我们大家”,还包括当今世界千百万热爱莫扎特音乐的发烧友。

莫扎特把他的幸福感写进了他的音乐,并传达给了我们,我们便感受到了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越是有幸福感,内心就越会生出一种惆怅:《a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10号)创作于1778年。对于莫扎特,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年。在12月29日,他给父亲写信,说他的心在痛哭。所以说这首奏鸣曲的背后有隐痛纤悲在,那是不牵强附会的。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细腻的感情好像山间清泉,潺潺流出。那仿佛在说:泉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第三乐章是急板。主题好像是梦幻在叮叮咚咚地敲门。门被敲开后,严酷的现实世界霍地一下展现在梦幻面前。失望。原来人的一生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幕落,身后留下一片宁静和惆怅: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1778年对于莫扎特不仅是创作小提琴奏鸣曲(Sonataforviohinandpiano)的丰收年,同时也是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丰收年。这年他正在苦苦单恋着阿露西娅。一口气他写下了6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包括作品第330号《e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地点在巴黎,时夏秋之交。全曲分三个乐章,描述了他在巴黎的心境、也许还包括焦急地等待阿露西娅回信。——人生原是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等待所构成。第一和第二乐章都很明亮、欢快。有法国和波兰舞曲的节奏。曲子里头有莫扎特特有的音色,正是这特色造就了莫扎特钢琴曲子的明亮。(所谓音色就是由基音和一连串泛音列共同构造的复合和谐声音的总和。这同演奏家的触键大有关系。因为不同的触键会使钢琴的音色和音量产生不同变化,从而造成了音乐语言的抑扬顿挫,莫扎特的灵魂状态正是借助于这抑、扬、顿、挫传递、抒发出来的。)

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从法国风味的舞曲节奏里面透露出了一丝悲伤和压抑,透露出了怨别自惊千里外,秋风送客使人愁的情绪。结尾沉重的低音宛如法国乡村教堂的暮钟在鸣响,并渐渐消失在浮天无尽处: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莫扎特的伟大,在于他从不被命运的形而上的打击而崩溃、散架。他将悲哀和忧郁化成舞蹈性的主题,比如1788年写下的作品第331号《A大调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不愿回萨尔茨堡,不愿再在大主教手下当差,写他不愿写的曲子。

他渴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音响艺术家”,每两年能去欧洲一些主要城市作旅行演出。1788年9月11日,他在信中写道:“一个具有中等才华的人永远都是平庸的,不上不下。对于他,出不出去旅行都无关紧要。——可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华的人(上帝知道,我是不是算作这种人),如果老是让他蜗居在一处,那将是很不妙的。”

莫扎特的这一主张直到今天还是对的。

他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同他广泛吸收18世纪欧洲各主要国家音乐艺术流派之精髓和多彩多姿的大文化是分不开的。

欧洲大川之奔流,森林之苍郁,城堡、皇宫、教堂之宏伟,以及与各主要同家文化创造者们的交游,所有这些奇闻壮观,以及天地之广大,世界之瑰丽,均能激发莫扎特的志气,使其音乐艺术世界宽大而宏博。

在故乡萨尔茨堡,莫扎特所能游者,不过是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十里之间。莫扎特受不了这闭塞。

22岁的莫扎特想每隔两年出去旅行演奏,不仅仅是出于想暂时摆脱骄横大主教的奴役,以及出于“静极思动,动极思静”的心理原则,而且主要是出于少年锐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考虑。因为艺术,说到底是“气之所形”。而“气”则得之于游览名山大川和交游豪俊之士。

对于莫扎特,18世纪欧洲一些剧作家、诗人、钢琴家、小提琴家、单簧管演奏家,便是豪俊之士。

比如他的《魔笛序曲》浓缩了全人类的一颗心——大写的心。这无疑是莫扎特“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结果。

童心是他的浩然之气的精髓。这和贝多芬的浩然之气是颇不相同的。天高地迥,兴尽悲来,觉宇宙之无穷,才是贝多芬胸中浩然之气的特点。

莫扎特作品第545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一开始便弥漫了一种纯真的童心,给我们极深印象。谁能想到,这是莫扎特32岁即1788年的作品,三年后他便去世了。

作品第570号《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89年,它同作品第545号是齐名的。这两首小品都是莫扎特的”天鹅之歌”,都是他的绝唱。

“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诗人刘言史为邯郸人)

这两句诗也正好刻画了1788—1791年莫扎特的心境。家,指“老家”。

莫扎特经常想到一个死字。许多事件和变故不得不使他这样想。比如1787年12月27日,他的第4个孩子出生,1788年6月29日便夭折。1788年12月16日,他的第5个孩子出生,取名叫安娜,但只活了一天。

“驿”字也是意味深长的。它是驿站的意思。人生苦短。人生原是个匆匆过客。莫扎特对此有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触。他想把这些体验和感触像竹筒倒豆那样倾吐出来,宣泄出来。途径不外:一、同友人交谈,或写信,或写诗;二、作曲。

对共济会的朋友普赫伯格,莫扎特便想倾心吐胆。他说,他不愿把苦恼和欢乐一个人闷在心里。于是才有了他的钢琴奏鸣曲和其他曲子。

在一切人类文化创造者的内心都有一种上帝所赋予的形而上性质的忧虑和困惑。他觉得自己仿佛是被抛到、拖到这个世界上来受苦受难受困惑的:我来了,却不知道从何处来;我去了,却不知道去向何处。

19世纪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生便有这形而上的忧虑、畏惧和苦闷。(莫扎特也有。这是他的音乐向我们透露出来的)这位丹麦哲人说,他“会大声哭泣,一种对世界人生及其一切不可名状的畏惧使我非常悲痛”。

所以我们一再说,莫扎特是“以歌为哭”。

爱因斯坦是“以理论物理学研究为哭”;维纳(R。Wiener)则以数学研究为哭;哭世界人生的元荒,哭上面提到的元困惑。

一切真正的大画家都是以画为哭者。从画中透出哭声者才是第一流的作品。

当然,莫扎特的17首钢琴奏鸣曲毕竟是小品,它还包容不了全人类一颗大写的心。有好些曲子是为了迎合伯爵夫人、公主和小姐而创作的。它可以驱散掉这些名媛贵妇的百无聊赖,却无法映出大写人类一颗大写心的广阔和深邃。

当然,一些慢乐章是例外,比如1774年写的《G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83号)。第一乐章(快板)和第三乐章(急板)都显示不出莫扎特的伟大。只有第二慢板乐章才透露出了莫扎特之魂的深沉,那如歌似的柔美,给人以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的家园感,温柔之乡感。

总起来看,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如他的钢琴协奏曲那样辉煌,有些也不能同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抗衡,尤其不能同贝多芬的《C大调“悲怆”钢琴奏鸣曲》、《热情》和《月光》比肩。

当然,在今天全世界成千上万架钢琴上,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的乐谱永远是放在一起的,肯定还要继续放到下个世纪。只要人还是人,还保有基本的人性,而不是非人,不是心理变态者。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曲子是互补的,就像太阳和月亮、树林和飞鸟、天空和大海永远是互补的那样。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哪里摆着钢琴,那里就一定有这两位作曲家的钢琴奏鸣曲乐谱放在琴上。这叫什么?

这叫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