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课外雅致生活-空中飞舞,羽毛球
15649100000014

第14章 港澳台地区的羽毛球运动

一、香港羽毛球运动

香港自1860年鸦片战争后租让给英国。缘此,现代羽毛球运动在1860年于英格兰形成后,早于其他国家传入。1934年7月国际羽联于英国伦敦创立,同年,香港羽总亦告成立。

1937年,香港羽总举办了香港羽毛球公开锦标赛。比赛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三个项目。以后每年举行一次。1942~1947年,因战乱羽毛球比赛被迫停顿。1948年恢复了公开锦标赛。同年,国民党当局举办的第七届“全运会”,香港派队参加了表演。翌年,香港公开赛增设了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项目。之后每年举行一次,一直延续至今。

50年代是香港羽毛球运动的萌芽时期。1950年,香港羽毛球总会加入国际羽联。香港羽总为培养后备力量,组织了分龄比赛,吸引不少学生参加。1954年,香港派队参加了第三届汤姆斯杯赛预赛,首占以6∶3击败日本队,但在亚洲区决赛时输给印度队(0∶9)未能出线。

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陆的羽毛球运动已崭露头角,数度击败世界冠军印尼队,并远征北欧羽毛球强国丹麦、瑞典获得全胜。由于其时香港与大陆的体育往来甚为闭塞,对香港羽毛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影响甚微。1964年广东羽毛球队首次访港,开始了与大陆羽毛球运动的交流,并找到了差距。随后“文革”开始,又断了来往。60年代末、爱国人士汤恩佳先生入羽总,组成全华人的羽总领导机构,积极开展此项运动。这一时期是香港羽毛球运动扎实地打基础时期,羽总组织了各层次的比赛、并建立了竞赛制度;香港的羽毛球运动从此走向了正规化、制度化。与此同时、开始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培养专门人才,遂使香港羽毛球运动的水平不断提高,并能跟上国际羽坛形势的发展。

70年代是香港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时期。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随后中英关系日趋好转。

此后,香港与大陆羽毛球界的交往日益增多,香港羽总与中国羽协的关系也日益密切。1973年,香港羽毛球队邀请大陆羽毛球队访港,再度打开交往的闸门。随后的羽毛球运动交流往来,奔放不已。在1974年亚羽联举行的特别会议上,香港羽总投票支持中国羽协恢复在亚羽联中的合法席会。

1978年,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锦标赛在北京举行,香港派出了一支庞大的羽毛球代表团来京参赛,陈念慈获得少年组女单冠军。

1979年6月,要杭州举办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暨第二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香港再次组队参赛,并压得混合双打冠军(吴俊盛、陈念慈)。

20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羽毛球运动随着国际羽坛形势的发展,走向了兴旺发达时期。

1980年,伊丽沙白体育馆落成,羽总迁入该馆办公,从此有了一个永久性的会址。位于沙田的银禧体育中心落成后,羽毛球运动员又多了一个专门训练的基地,这是一个肩负培养香港精英运动员使命的体育中心,专职配备了几位羽毛球教练员,对提高香港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作出很大的贡献。

为使羽毛球爱好者能观摩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竞赛,也为推动香港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促进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羽总主办大型国际比赛。1981年承办世界精英赛;1982年办“佳宁杯”赛;1984年办汤姆斯杯和尢伯杯的亚洲区预赛。从1985年起、羽总又致力于国际系列大奖赛,承担每年一度的一级大奖赛。1985年的第一站为香港羽毛球公开赛,中国队的杨阳轻取弗罗斯特夺冠,传为佳话。

当前,羽毛球运动在香港已成了一项很受群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羽总新会长汤恩佳(在洪卓有贡献,曾得国际羽联颁奖)的大力介导和市政局的积极支持下,羽毛球竞赛热潮方兴未艾,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档次,甚至残疾人都投入羽毛球热赛中来,普及的程度堪列世界前茅。

在日益普及的基础上,香港羽总为适应当今国际羽坛形势的发展,十分重视羽毛球运动的提高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近年来举办了多种研讨会、训练班、夏令营等活动,意在培养年轻选手、提高现有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把香港地区的羽毛球运动水平迅速搞上去。

目前,香港羽总的属会有74个,注册的运动员已达60000人。据统计,每年单是参加各类比赛的选手即超过5000名。近年来,该地区的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陈智才、陈念慈曾获第二十四届奥运会羽毛球赛(表演项目)混合双打第三名。裁判员队伍正在发展壮大,有国际级裁判一名、高级裁判员三十二名。我们深信,香港羽毛球健儿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当指日可待。

二、澳门羽毛球运动

1.澳门羽毛球总会。中文名称:澳门羽毛球总会。

国别:中国

地址:澳门台山李宝椿街巴波沙体育综合体

创始时间:1982

简介:

澳门羽毛球总会体育社团。1982年成立,会址在台山李宝椿街巴波沙体育综合体。以推广和发展羽毛球运动,提高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为宗旨。1985~1986年间先后加入亚洲羽毛球协会和世界羽毛球联合会。除每年举办当地公开赛外,还组队参加国际赛事,取得较好成绩。根据世界羽联在1998年4月份公布有分球员的550名入选者当中,澳门3名运动员分别排列在第200名、第249名、第269名的位置。

1998年底总会的属会有25个,每个属会均有数十名会员。

2.澳门体育期待融入全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首次派队参加全国羽毛球锦标赛,是澳门体育和全国的体育体系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据中国澳门羽毛球队领队阮家豪介绍,以前澳门的体育运动大多数是群众体育,主要是大家自发组织的,主要目的是自娱自乐、锻炼身体。与外界的交流也是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近年来,随着澳门体育的发展,在澳门也有了一定数量的从事专业体育的人群,因此澳门开始逐渐加强和全国体育界的融合。走在最前面的是武术界,澳门武术由于拥有历史传统,因此很快就融入了全国武术界。但是澳门的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由于人口太少,缺乏专业环境,始终难有成效。澳门此次参加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特别经过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都可以报名参战,另外还可以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羽毛球冠军赛。

阮家豪表示,作为特别行政区,澳门本来就是全国大家庭的一分子,体育方面的融合同经济上的融合有着同样的效果。此次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只是一个开端,随着合作与融合的不断加强,相信澳门的竞技体育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台湾羽毛球运动

台湾自1945年光复后,羽毛球运动渐由大陆人士移居台岛而得到发展。此中得力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播。1945~1956年是处于羽毛球运动的初期开展阶段,发展缓慢。

1956年底,“中华羽毛球协会”创立,同年在该协会组织下举办了每年一次的台湾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翌年9月,“中华羽毛球协会”便加入了国际羽联。自此,台湾羽毛球运动在国际羽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进入奠基发展时期。嗣后,各县、市相继建立羽委会,至今已有21个,并兴建了不少羽毛球馆,内部设置颇具现代化。近年来,继“中美”羽毛球馆建成之后,台南且又有一座振农羽毛球馆诞生,台中地区继“中友”、“博美”羽毛球馆建成之后,又有“羽美”球馆落成。可谓球馆林立,羽运当兴。

1958年,“幸运”牌羽毛球在台自制成功,从此改变了羽毛球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为台湾开展羽毛球运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经历了十年的苦心经营,台湾的羽毛球运动开始普及,并日益受到民众的喜爱。

1969年10月,为了推动羽毛球运动深入开展,台湾胜利体育公司开始羽毛球运动器材的生产。至今20年来,为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倾尽心血,贡献不小。如今,该公司生产的羽毛球拍已与世界一流产品齐名,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自20世纪70年代起试制成功的尼龙羽毛球,品质优良,行销欧、亚、美等地。欧洲地区性的羽毛球赛,台产“奇乐”尼龙球已被选为比赛用球。

纵观20世纪70年代,是台湾羽毛球运动的转折点。群众基础已趋巩固,技术水平稳步上升。

据调查,台湾每个家庭中拥有的体育器材,首推羽毛球拍和羽毛球。有关部门还把羽毛球运动列为重点开展的体育项目之一,并为开展此项运动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

20世纪80年代是台湾羽毛球运动的提高时期。自1980年始,台北市规定每年年初都举办“台北国际羽毛球名人赛”,多国高手大都前往参加角逐。1983年始,得到国际羽联支持的“巡回系列大将赛”,将“台北国际羽毛球名人赛”正式纳入每年系列大将赛的第一站。

1981年初,台湾以“中国台北羽毛球协会”的名义加入国际羽联后,积极参加国际羽联组织的比赛,以图提高竞技水平。因队员技术欠佳及缺少大赛经验,成绩不尽人意。台湾报刊对一年一度的台北国际名人赛感叹曰:“眼看各项奖金又为外国选手囊括而去时,心头滋味如何当可想像,但愿我们的选手能争气,以不负羽坛的厚望。”

台湾羽协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近几年来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主要的有:1.举办各级档次的竞赛活动,使普及与提高并举。此中最受羽毛球界重视的当推自1983年起举办的台湾单双打排名赛。其次是每年一度举办的区运动会羽毛球团体赛。这项赛事代表了地区(县、市为单位)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参加此项事的单位之多(有26个),仅次于田径、乒乓球项目,可见其热烈的程度。

此外,除羽协组织主办的比赛外,各社会团体还举办多行业多层次的羽毛球比赛,为清晨杯、民主杯、飞翔杯、青年杯、记者杯等,名目繁多,蔚为大观,足见羽毛球运动在台湾全岛的发达。

2.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现台湾有重点羽毛球学校六所,即台北市德明商专、台北商专、北一女中、宪尾高中、西螺农工、高雄高工;每年举办一次重点学校交流友谊赛,以促进球艺的提高。

3.举办教练员教练培训班。如台北市1985年举办中、小学羽毛球教练讲习会,有40多人参加。还用重金聘请印尼“羽毛球王”梁海量短期执教,学习当今羽毛球运动的先进技术,提高台湾羽毛球运动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

4.为促进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重视裁判队伍的建设。据1985年6月底的统计材料,台湾有羽毛球高级裁判51人。

5.台北羽协于1984年9月创办了《中华羽毛球》杂志。多年来,还曾翻译、出版了不少羽毛球技术书籍,在指导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高上起了重要作用。

1985年9月下旬,香港羽毛球总会举办了一次东南亚地区羽毛球邀请赛,受邀参赛的有台北队、福建队、菲律宾队、泰国队、连同东道主共五个队。这是海峡两岸民间羽毛球来往的开端。福建羽毛球队和台北羽毛队场上竞技高低,场下交流技艺,畅叙思念之情。这是三十多年来海峡两运动员的同场竞技。

台湾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还得到了生产羽毛球器材厂商的大力赞助。有识志士认为:台湾羽毛球选手的水平不算低,但每每败在他人手下,其原因是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不适应当今世界羽坛日新月异的打法。有鉴于此,让球员多出国参赛成了突破现状的必经之路。

产销“飞翔”羽毛球的银翼公司慷慨解囊,拨款赞助球员出国参赛。银翼公司的这一举动在全台引起了很大反响,一些公司接踵响应。

台湾羽协现致力于走出去,请进来,以期台湾的羽毛球运动员开阔眼界,学习和掌握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先进技术,积累国际比赛的经验,尽快提高该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大赛中创造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