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织成一网绝妙
15667700000016

第16章 草编

草编,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蓆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主要品种有河北、河南、山东的麦草编,上海嘉定和广东高要、东莞的黄草编,浙江的金丝草编,湖南的龙须草编及台湾省的草蓆等。

草帽辫:草编的一种。一般用小麦秸编结,因解放前仅用于订制草帽的半成品,故名。现已用来制作各式各样的草帽、手提篮、茶杯套、茶壶垫、扇子、玩具等用品。分披草、原草、花样辫三大类,有二千余品种。主要产地为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尤以山东掖县的产品最为著名。

蔺草编:草编的一种。蔺草亦称“灯芯草”,质地细软,色泽温润,能编制各种生活用品。台湾省的蔺草编尤以草蓆工艺品闻名,选材优良,织工精美,能在蓆面织出纤巧的文字或图案,美观实用,并可摺叠。

芒箕编:草编的一种。以广西一带常见的芒箕草 (属蕨类植物,当地人称“土藤”)为原料。成熟的芒箕呈深浅不等的棕褐色,皮和心都可用来编织凉席和各种日用器物。芒箕编席,不仅凉爽,用久后可变成美丽的棕红色,表面光亮,且具有不生虫、不发霉的特点。

一、大理草编

草编是大理民间沿袭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花色各异,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传统的谷草、麦秆、棕丝等编织。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永昌地方(明大理曾属永昌)近已设习艺所,教以学习山东草编之法”。从此代代相传。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需求,旅游事业的发展,大理草编工艺制品种类越来越多,有草帘、草垫、草篮、草扇、草席、草制玩具等数百种花色样式。仅是草篮一类,五颜六色,造型多样,让人眼花缭乱。草编制品上面绣着蝴蝶、茶花、三塔、洱海、苍山、禽兽等民族民间喜闻乐见的图案,既别致美观,又经济实用,不仅国内各族群众喜欢,而且远销美欧、东南亚各国。

二、临朐草编

草编产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术品,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玉米皮、麦秸秆为原料,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山东省草编质量享誉海内外,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朐草编”是我国著名的草编艺术品种之一,各种草编产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品种数以千计,以实用性和工艺性著称于世。

临朐草编工艺规范,编织精美,产品种类丰富,比较实用的如婴儿篮、蛋圆篮、井筒篮等,其中婴儿篮的制作颇为精美;精工制作的工艺品如小猫篮、各种手提篮等。各种尺寸、品种丰富多样。

三、掖县草编

通常人们认为,中国各地的草编工艺,最初是由山东传出,而山东各地的草编又出自掖县。

掖县草编是以麦秆和玉米皮为原料,采取手工编织而成。这种草编制品虽然用料简单,但编制工艺却很复杂。制作实用性品首先要把麦秆按粗细不同进行挑选分类。玉米皮则要选用中层皮。中层皮牢度强、弹性好、纤维软适宜。原料选好后,接着进行漂白、编辫或染色。

编辫,又分原草辫和劈草辫。原草辫是将漂白、染色后的麦秆或玉米皮直接用来编辫。劈草辫是用工具将处理后的原材料剪成若干细条,然后编成辫。

草编成辫后,再根据设计要求,编成各式各样的草编制品。如系制作欣赏品,那么编织的工艺更为复杂,原料除经上述漂白、染色等工序外,还要将麦秆压平,再用小刀顺着纤维削,或将它斜剪成片,用来贴制禽鸟和花卉。轻便、不传热、不吸水、柔轻富韧性,有的具有天然色泽,有的可以人工染色,美观实用。

掖县草编品种很多,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实用性草编制品,包括茶壶垫、杯垫、椅垫、靠背垫、沙发垫、草帽、果盒、提篮、拖鞋、地毯等。二是欣赏性草编制品,包括各式各样的花、卉、禽、兽、山川、树木等。其中尤以草贴画、草贴盒受人们青睐。

四、慈溪草编

草编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慈溪草编与嵊州竹编齐名,为浙江重点出口工艺品,名扬中外。

史书记载,慈溪草编的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清乾隆年间,编织草帽的工艺由外地传入今慈溪长河一带。1922年前后,法国某洋行老板闻知慈溪长河一带妇女善编织,工艺精湛且手工工资低廉,感到有利可图,便将南洋一带所产的金丝草原料运到长河等地发放,组织编织成草帽,再销往欧美国家。以后,中外商客又相继在长河设立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草帽行,草帽行雇佣的贩子频频活跃在当地,投放草料,收购凉帽。从此,以长河为中心,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金丝草帽的商业网,长河也因此而成为金丝草帽的加工生产中心,出现了“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织帽人”的兴旺景象,“草编之乡”也驰名于世。

以金丝草为原料的金丝草帽,其制作的大致方法和过程是:先纺织成帽坯,然后剪去帽坯边缘的余草,放入漂白粉液里浸泡,约15个小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曝晒,干后用光滑如卵的石块摩擦,再用熨斗烫平整,修光边毛,这样,一顶漂亮的金丝帽就编织成了。金丝草帽的基本式样有四种,即:金丝两根蕊帽、金丝对花一根蕊帽、金双丝帽、喇叭式帽(又称长头颈帽)。金丝草帽洁白细软,手感极好,加上编织精细,使草帽显得光亮秀丽,雍容华贵,尤其受到欧美国家女士的青睐。

慈溪草编,在金丝草帽的基础上,现已进一步发展到包括各种帽类、提篮、地毯、门帘、鞋子、玩具、礼品、包、垫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种、1000多个式样,草编工艺品以其精致的工艺,新颖的图案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近年来,慈溪草编工艺品大量出口,销往英、美、法、日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慈溪草编妇女用慈溪沿海特产的咸草编织而成的咸草凉帽已成为继金丝草帽后最受人们欢迎的草帽制品,在广交会上备受外商赞扬。

五、绥中草编

绥中县草编业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早在300年前,人们就利用秫秸编织草帽,花样有四趟纹、三朵花、万字花,其工艺精湛,价廉适用,是城乡居民惯用的遮晒、遮雨的生活用具。此外,还有蒲草编草垫、蒲包和扇子等物。

随着编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料的广泛应用,1982年11月绥中县小庄子满族乡由山东省黄县引进了以玉米皮(果穗外皮)为原料的草编技术新工艺。

以玉米皮为原料的草编有三种形式:平编、扣编和辫编。工艺精细新颖,美观大方。编织各式汽车靠垫、折叠椅垫、圆桌垫、沙发垫、茶几垫、手提包、钱包、纸篓、门帘、地毯、首饰盒、各类筐篮等产品达多个花色品种。有77个样品参加了广州商品交易会,14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外商争相订货,为国家换取外汇。

绥中草编,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一亩地玉米,可出玉米皮30公斤,能编30套汽车靠垫。

六、大名草编

草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中期,就有农民用麦秆结成条扎成简单的草帽。1840年以后,我国的草编出口到国外。由于我国的草编具有草质洁白、柔软、结实的特点,因此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河北省大名县的草编,以天然、优质的小麦莛秆等天然原料,经过精心选料、拔莛、浸泡、掐辫等十几道复杂的工序编织而成的。

大名草编,经技术人员的巧妙设计和工人的精心加工,编制出洁白、柔韧、光亮的各种草帽、草篮、草盒、草垫、地席、茶垫等。它具有无毒、舒适、美观的特点,使用起来冬暖夏凉,放在屋内能散发阵阵草香,使人清神悦目。

七、连云港草编

上溯百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连云港市赣榆县的麦秸团扇,以其不同凡响的奇巧构思获得三等奖,彻底风光了一回。草编工艺品是连云港工艺美术的拳头产品之一,目前连云港市有数万人从事草编加工。

连云港人还采用草柳混编、柳纸混编、柳瓷结构等方法,生产篮、筐、花盆、花架、工艺装饰品等高档工艺品,因其编织精巧而畅销海外。

八、凤翔草编

草编制品是凤翔农村世代相传的一种家庭副业。草编取材于麦秆、玉米皮等,由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编成草辫,经熏蒸、染色,再缝制成各种器物。“凤翔三绝”(西凤酒、东湖柳、女人手)中的“女人手”就是因此而来。

凤翔草制工艺品始于明,盛于清,到现在有200多个花色品种,如太阳帽、工作帽、各种草提篮、海滨席、沙发垫、手提包等做工精巧,造型美观,样式新颖,经济实用。

九、东莞草编

广东东莞的草编历史悠久,工艺精良,品种多样,造型美观,厚街被誉为“草席之乡”。

编织草席,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也是东莞农民主要的家庭工副业。现在东莞的草席、草垫、草饰物已远销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外顾客的赞赏。

十、开封草编

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它,普普通通的麦秸花草在一双双巧手的编制下变成了精美多姿的艺术品。

开封草编在北宋时期已十分兴盛。闹市街头,市井小巷,农村庄园随处可见。由于草编织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下来。主要有草提篮、草手袋、童篮帽、各种工艺草帽和麦草工艺品、十二生肖、艺术挂屏、工艺脸谱、汴梁八景应有尽有、造型优美、做工细致精巧、形象丰富逼真、富有立体感,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封草编曾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多次被评为民间工艺大奖。

十一、宁波草编

草帽宁波的草编工艺品享有盛名。1925年法商永兴洋行获悉浙东女子心灵手巧,善编草帽,遂从菲律宾购来金丝草,发给宁波西郊和慈溪长河一带妇女编织。果然,编出的金丝草帽,轻若云,亮似雪,极合国际市场需要。于是本国商人和外商竞相经销,大量出口。

解放后,在“革编之乡”慈溪长河乡建立草帽加工厂,1954年改名为慈溪金丝草帽厂,大部分采取组织家庭副业搞外加,附近约7万余人常年从事草帽编织。

鄞县和宁波市近郊也有不少妇女以编织金丝草帽作为家庭副业。宁波的草编资源丰富,有席草、麦秆、咸草、蒲草、龙须草、玉米皮等多种。当地人民历来就有传统的编织技艺,除草帽外,还编织草篮、提袋、草扇、草拖鞋、草茶垫等,以及各种花纹图案。

十二、莱州草编

莱州市草艺编制历史悠久,以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风格、浓厚的乡土特色和兼备欣赏与实用的价值,博得国内外商贾青睐,产品行销国内和世界各地。

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据传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口,是我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沙河由此成为全国草辫生产和出口的中心。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鄂创办草辫业,特聘掖县(即莱州)艺人前去传艺。民国初年,全国草辫四大名品“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均为掖县人所创。其品质之优为当时意大利“正草黄”和日本“劈草货”所不及。1915年,四大名品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被誉为世界最优质草帽辫。

20世纪50年代,主要产品在传统的麦秆草辫、草帽、提篮等基础上,增加了玉米皮编制提篮、提袋、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等。麦草贴画集油画、工笔画等艺术于一身,多表现花鸟虫鱼、虎啸深山、鹿鸣翠谷、秋菊傲霜、红梅吐香、悬崖飞流等题材。麦草贴盒多取型于东西方古建筑,或楼、台、亭、阁,或教堂、古堡,或城市一条街,或乡村院落等等,为各国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喜爱。近年来又试制麦草、皮革合编品获得成功。

十三、嘉定草编

嘉定黄草编织品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解放后,徐行乡成立黄草供销合作社。1980年,县乡镇工业局设草编总厂,收购草织品,帮助农民推销。2001年全区种植面积118公顷,嘉定黄草编织品在历届广交会上深得外商青睐,远销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国最多,年产值500万元,创汇150万美元。

目前,由嘉定黄草编织的工艺品有拖鞋、提包、椅垫、果盆、杯套等十多大类100多个品种。其特点是:用料光滑细巧,编织技艺精湛,式样美观大方,既有自然之美,又富民族特色。黄草拖鞋轻便美观,夏季使用更为适宜,深受消费者喜爱。草提包花式品种多,可与皮草提包相媲美。黄草织品具有塑料等生活用品不能替代的优点,它取自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无毒无污染,还能给人以古朴优雅的享受。

十四、烟台草编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烟台人利用麦秸秆、玉米皮、高粱秸和野生的油草、蒲草、茅草、羊胡草等,可以编制出各种花样的草制工艺品。

烟台草编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很早以前,人们就用这些草料来编制炕席、草帽、坐垫、蒲团和草鞋等。19世纪中期,有人开始把这些草编工艺品运往海外销售,深受国外喜爱,从而开辟了草编工艺品的国际市场。现在,草编工艺品已发展成为烟台市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烟台草编工艺品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样式不断更新,工艺观赏价值越来越高。草编产品,有经济耐用、美观舒适的草制地毯,有造型精美、式样端庄的果盘、茶垫、食品盒、首饰盒等,有经济实用、小巧别致的挎包、提篮、提袋、草帽、坐垫等,有配以金属、绣花等饰品的箱笼、婴儿摇篮等,有构思灵巧、俊丽奇特的麦秆画和各种鸟兽的造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