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零阻力合作经营签约高手
15667900000008

第8章 从网络到合作网络

长期以来,市场和企业始终被看做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两种主要制度安排。市场和企业的两分法虽然有助于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把握,但它却忽视了企业问千丝万缕的并非市场交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工业革命的后期就已萌芽并且获得了不断的发展。

回顾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可以看到以价格同盟形式出现的卡特尔,对行业内企业的产量、价格、质量等做出一系列规范的行业协会,对生产过程进行垂直分解的分包制。近几十年来,更是出现了供需链、合作开发等新的企业合作形式。这些千姿百态的企业问合作形态表明了在市场和企业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被经常使用的经济活动制度安排:网络。一些人形象地把这种组织间的协调称做是企业之间的“握手”。企业正是通过不断的握手,形成了知识和资源的网络,使参与其间的组织有条件克服自身的局限,去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

在网络存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有许多学者对以卡特尔、行业协会领价制、协调委员会等形式存在的企业合作网络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既不是有明确定义和等级结构的正式组织,也不是分散的市场,这种建立在人体共谋及互惠关系基础上的企业间依赖形态是对经济运行效率的破坏。这种看法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对市场机制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无数小企业的待业,市场的力量会决定哪些公司将成长和繁荣,哪些公司将衰落和消亡,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网络的参与者主要抱着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中维持相对稳定的利润的目的,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价格的控制和对市场份额的安排上。更重要的是网络的参与通常将网络视为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是一种被动的合作选择,因而网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时有发生。基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网络在较长一段的时间内一直被认为足缺乏效率的。

网络形式被人们认可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扩张,企业的跨国经营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国际经营理论曾经将企业网络视为一种跨国公司发展是临时性机制,但仍然没有给予网络以正式的地位,学术界也没有重视网络的效率和效益问题。

但是,网络的效率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日本以惊人的业绩占据了国际汽车市场、国际消费类电子市场、国际半导体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后,许多美国学者开始关注日本的生产方式,想揭开日本企业迅速成长的秘密,于是日本的“产业系列”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产业系列是日本产业的特征,日本的企业不是以一个个原子状态存在着的个体,而是错综复杂的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网络上的节点。这种网络通常有个领头企业,供应商根据领头企业的需求进行技术升级,提供专门技术;领头企业则起着组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作用。这种格局大大降低了日本企业的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经营能力。日本的“产业系列”型网络结构使小公司可以参与像美国大公司之间才存在的职能性整合。基于互惠关系基础上的日本商业联盟也运作在广泛的公司网络之上。美国企业界的一些领袖甚至认为美国的企业如果不采用类似的方式,则有可能在21世纪的时候被日本企业淘汰。

人们在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网络的机制与作用进行分析的同时,有关的理论研究也有所发展。例如有人曾对网络要领进行了多角度(经济学称为多维角度)的讨论。他认为一个网络通常具有四个维度:

其一为经济维度,即网络组织是超越市场与企业的一种经济组织形态;

其二为时间维度,即网络组织是各种参与者基于信任、认同和互惠等所组成的长期关系系统;

其三为认知维度,即网络组织是大于个别参与者(企业)诀窍总和的集体诀窍的存储器;

其四为规范维度,即网络内存在着一整套明示的或默认的义务与责任的规则。

从合作性质来看,日本的“产业系列”是某一种类型的供需链。只不过日本的“产业系列”存在在先,而欧美学者讨论“供需链”在后。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大家逐渐认可网络组织实际上是一种与市场和企业(公司制)相区分的独立的制度安排和管理形式,有些研究者甚至将网络视为后工业社会组织结构的代表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从否定到认同,再到褒奖,对网络认识的变化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自身的进化密切相关的。在社会经济方面,20世纪后50年的最显著变化是知识在经济中的含量不断提高。

在某种程度上知识和信息的特征是对经济资源稀缺性的“悄悄”的革命,为企业经营逻辑的改变提供了基础。众所周知,收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呢?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实现其目标的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企业必须一。方面自己尽可能多地占有这些资源,另一方面则要阻止其他的企业占有这些资源,因此损人利已的动机就始终会存在。在此种状态下,网络通常被看做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妥协,参与各方通常心存侥幸。总想自己少付出多获利。但当资源的稀缺性不再成为企业行为的主要约束,而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应变能力上升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时,网络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合作的主动选择,参与各方将会进行自觉的合作以寻得“双赢”乃至“多赢”的结果,这也正是时下各种各样的网络不断增加的原因。

有人将这种自觉的以“合作”为行动理念的网络称之为合作网络,合作网络具有如下特点:

特点一:强调共同利益。

在合作网络中互惠互利的相互利益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基于交易观点上的相互利益已经让位给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参与者各自利益的交集,共同利益的实现需要合作网络中各方的齐心协力。为了共同利益,网络中的参与者不再仅仅以对自己是否有利来选择合作策略,而是以对整个网络是否合适来做出选择。

特点二:企业之间的互动是长期的且不断重复的。

在合作网络中企业关心的不再仅仅是单一活动项目中自己将得到多少,或是自己的收益如何,而是网络对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作用。在合作网络中,合作通常被参与者视为自己的长期战略安排,而不再仅仅是一种短期策略。因此,合作网络往往会导致附加利益的产生。

特点三:信任成为合作网络生产率的重要前提。

彼此都值得信任,彼此能够相互信任是合作网络区别于其他一些网络的显著特点之一。凡是结成网络,其参与者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事实上的合作,但这种合作极容易受到机会主义的干扰,导致产出效率低下。而合作网络则不同,信任及被信任降低了协调成本,大大减少了沉没成本出现的概率,提高了网络的资源合成能力,使得合作网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

特点四:关系资源和网络资源是合作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优势。

这些资源构成了人网企业独特的、具有生产性的异质性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是别的企业难以模仿与抄袭的。换而言之,网络不仅是对已有资源的重新安排,而且能够产生新的资源,这些资源一经产生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相对独立性,既可以被企业共享来发挥作用,也可以被企业单独运用来实现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