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江西编号:Ⅳ-14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广昌县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又名“盱河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至今传承500余年。 广昌戏剧剧照广昌孟戏在甘竹镇一带流行,有两个民间戏班演唱不同的剧本,不同的唱腔戏曲,剧情都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当地人俗称“孟戏”。广昌孟戏作为一种酬神祭祖的宗族戏,有一定的演出习俗。甘竹大路背戏班和赤溪戏班出帅时间分别为正月初一上午和正月十二至正月十五任选一日上午。出帅地点在本街(村)或邻近村坊。出帅队伍由四套人员组成,即清源祖师和三元将军各一套人员。仪仗开道,乐器齐奏,龙灯、蚌壳灯相行相伴。总人数可达千人,热闹非凡。
孟戏在广昌原有三路,现存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舍溪孟戏已在20世纪60年代自然湮灭。孟戏只在每年正月演出一次,用于宗族的祈神祭祖活动等民俗活动。刘家、曾家两路孟戏在剧本上标有曲牌名的曲牌有140余只,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因此广昌孟戏也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中的“活化石”。
赤溪曾家孟戏被认为是元本,属两夜连台本,全剧共64场,需9个小时演完,一个晚上演一本。剧中孟姜女富于反抗精神,哭倒长城,为保贞节而投河自尽,同时对于封建朝廷进行了有力抨击。
大路背刘家孟戏是明传奇本,始演于明万历年间,是3夜连台本,全剧共69场,需11个小时演完,分三个晚上演出。剧中孟姜女虽因丈夫死于长城下而悲伤,却并无反抗意识,结果被秦王封为一品夫人,获赠金银。
经考证,赤溪孟戏唱腔多有古南曲,艺术价值独特,而大路背孟戏唱腔属多声腔的曲牌体系,以高腔为主,其间有弋阳、乐平、徽青阳等腔以及海盐腔的遗音和曲牌,音乐价值弥足珍贵。刘家、曾家两路孟戏剧本上标出的曲牌有一百四十余支,在戏曲音乐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孟戏发展到今年,凝聚了几代戏曲工作者的心血。1981年广昌盱河戏剧团把大路背的“孟戏”改称《长城记》,唱高腔和乱弹,使孟戏得以延续。
广昌孟戏属曲牌体,以高腔演唱,一唱众和,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曾家孟戏所唱南曲比弋阳腔更古老,并吸收了海盐腔的成分,字多腔少,以广昌官话演唱,以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节奏较快,显现出简单、原始的古曲特征。刘家孟戏主要以海盐腔演唱,同时参以弋阳腔、青阳腔和徽州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