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桥风云
15668800000013

第13章 太极拳

时间:2006年类别:杂技与竞技

地区:河南,河北编号:Ⅵ-11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焦作市,河北省永年县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之一,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要领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

太极图

在中国,太极拳又被人们叫做“哲拳”。“太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论,认为太极是最原初的实体,它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和宇宙的万事万物。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韵味,以太极图的阴阳鱼为符号,以黑为阴,以白为阳,黑白相依,互抱不离,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体。于是,形成了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动作拳路。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体也是由阴阳构成,身体好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太极拳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体,人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体。练太极拳首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太极拳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人体,一是形,即由筋、骨、皮、肉组成;二是神,即由精神和意识组成。练太极拳就是既要练筋、骨、皮,又要练精、气、神,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达到人体的平衡发育,和谐成长。练太极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会收到多种功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传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就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来说,主要有陈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为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自陈王庭以后,练拳之风盛行,历代相传,名手辈出。由陈氏支派先后繁衍成武式、杨式、吴式、孙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在近代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中,陈式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及其侄陈照丕、儿子陈照奎起了积极的作用。1928年陈发科由陈照丕的推荐来北京教拳,对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陈发科在京教拳近30年,为人忠厚,平时少言寡语。他在原有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增加了螺旋缠绕动作,创造了新的拳式,陈发科(1887-1957)如三换拳、背折靠、退步压肘、中盘、双震脚等动作,从而丰富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容。现在全国普遍流行的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就是陈发科晚年的套路。1953年,陈发科与胡跃贞共同创办了首都武术社,推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并培养一大批武术人才。1961年由沈家祯、顾留馨编著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一书。1963年,陈发科之子陈照奎应邀到上海、南京、郑州、焦作、石家庄、陈家沟等地教拳,使陈式太极拳得到广泛的发展。为了教学的需要,由冯志强主编了《精练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入门》;由田秀臣、阚桂香合编了《简化陈式太极拳》;由阚桂香主编了《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这些书的出现,使陈式太极拳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庭所创,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式,另有长拳一百零八式,炮捶一套。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和第二路套路。

第一路拳动作比较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捩、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用力方法以缠丝劲为主,发劲为辅;动作力求柔顺,以化劲为基础,用柔迎刚和化刚,在外形上具有缓、柔、稳的特色。初练时,动作力求徐缓,并着重缠丝劲的锻炼。动作起来以身法领导手法,要求达到动分(离心力)、静合(向心力)不断变化的效果。由于动作速度较慢,拳架分高、中、低,运动量可以调节,因此既适于身体较好的人用来增强体质,也适于体弱和某些慢性病患者的疗病保健。

第二路(炮捶)拳动作比较复杂,要求疾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捩、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动作力求坚刚、迅速,着重弹性劲的锻炼。套路中有“蹿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具有快、刚、跃的特色。从外形来看,它的快、刚、跃虽与其他拳种似无区别,但在本质上仍具特色,它在运动时不断旋腰转脊,悬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动全动,贯串整体的一系列螺旋动作,从而可收到开与放、合与收和开中寓和、合中寓开的统一功用。

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创编的,顺序与老架相同,架式较小,转圈也较小,称之为小圈拳。由陈青萍创编的另一种新架套路,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以及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在当代面临着困境,其文化内涵日渐消亡,原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拳、械套路濒临失传。近年来,焦作市、温县两级人民政府虽然在政策、资金投入、普及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陈氏太极拳的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濒危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二、杨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现在重点分布在上海、北京、四川、西安、河北、广东、海南及海外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杨氏太极拳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为清道光年间杨露禅所创,永年县也被尊为“太极圣地”。杨露禅及其祖孙三代经过苦心钻研,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有了深刻理解,在陈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百零八式杨氏太极拳。

杨福魁,字露蝉,河北永年县人。年少从师陈长兴,约1850年返回永年县以授拳为生。传其子杨班侯、杨健侯。杨健侯又传其子兆熊(少侯)、兆元、兆清(澄甫)。经过杨氏祖孙三代人的努力,在陈长兴的太极拳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杨式太极拳。

杨兆清,字澄甫,幼承家学,历经数年寒暑苦功,终于成为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成为杨式太极拳(大架)的创始人之一。杨澄甫从学者众多,其著名的弟子有崔毅士、牛春明、李雅轩、傅钟文、董英杰、郑曼青、王旭东、闫月川等。其中,崔毅士得其真传,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正宗传人。杨式太极拳崔立志(1892-1970),字毅士,河北省任县人。崔毅士自幼酷爱武术,1909年慕名进京拜杨澄甫为师,精心悉拳,潜心练功,深得杨师器重,得其真髓。在数十年的练功及授拳研修过程中,崔先生不仅完全继承了杨师当年授拳时“以明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守规矩”的作风,还不断地对杨式太极拳进行改造,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此派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

永年杨氏太极拳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主要包括大架、中架、小架、快架、三十二短打等;二是杨氏太极拳器械,主要包括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等。

太极拳得到普及与推广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比较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来练习,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有不同类型的打法,其特点也各有千秋,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从杨露蝉出生到杨澄甫去世的这段时间是137年,从杨禄禅成拳开始算,可以说这三代九人100多年间将太极拳由乡下带到京城,由民间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其创天下,打天下,传天下,饱经沧桑。

杨式太极拳拳架也是一个不断锤炼,不断丰富,不断演化的过程。再加上上述各代宗师又有各自的门生高足再研再传,杨式太极拳多样化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比如有快打的,有慢打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低的,高的;有形成班侯拳的,健侯拳的,少侯拳的,也有的各成一家。比如从杨式拳中派生出来的吴式拳、孙式拳、李式拳,还有国家派杨式太极拳,等等。

永年杨氏太极拳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习练者按其要求秉持讲义重德的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近50年是杨式太极拳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但是,在快速的普及推广中,出现了许多练习者只重视粗略的拳架形式,而忽视了要领及用意运气,使得真正的杨式太极拳被淡忘,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把太极拳练成“太极操”的现象。为此,当前太极拳运动面临着从普及到提高的阶段,太极拳爱好者练拳不能总停留在形式上,要强调用意运气,逐步做到形神俱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杨式太极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