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中的精彩
15669100000060

第60章 嘉定竹刻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美术

地区:上海编号:Ⅶ-46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

在明朝中期以后,竹刻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嘉定竹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竹具有“气节”、“隐逸”、“君子”等文化内涵,符合当时知识界的思想需求,因而得到特别的青睐。一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艺术修养的雕刻家投身于竹刻创作,吸收书画艺术的营养,创作出高品位的竹刻作品,改变了人们以往视竹木一类雕刻工艺为“奇技淫巧”的观念,而以得到名家制作的竹刻作案头清供和掌中珍玩为风雅之事。竹刻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明代、清前期、清中后期、民国至今四个阶段。

嘉定地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北依浏河,盛产竹子。嘉定竹刻在该地区大力发展、流传,称为中国竹刻史上最大的流派。

嘉定竹刻作为中华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绚丽多姿的奇葩,一直源远流长。竹刻艺人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文、印诸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作品有淡淡的书卷气和金石味,风雅绝俗,是历代文人的雅玩。

“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据《嘉定县志》记述:“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吾邑最负盛名,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普通所用,以刻字者为单尖,辟厚约分许,而削其一面,其口平,以角尖入竹,名曰行刀。而复以圆刀还之,则为圆柱形。削其一端为斜面状,而圆其锋,故所入处,其底不深而平,此其为用,能恰到好处,而字体之结构及转折之姿态,均能与书者相吻合,无牵强之弊。闽湘各地,亦有竹刻者,然较之吾乡终不能及,既无此刀法也。”由此可见,嘉定竹刻的刀法独树一帜,与各地不同。

嘉定竹刻艺人使竹刻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